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枣庄市×××小学 2019 ——2020学年度第1学期
教 师 个 人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姓 名:

学 科:科学

任教年级班级:三年级1-9班
二O一九年九月
每班周课时 2 总课时 18 听课 10 理论学习
教 时 新授课 复习(实验)课 检 测 机动时间 2
23 8 期中、期末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及学困生转化计划和措施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两年科学知识了,已经具备了很多的科学知识,但是因为年龄还是比较小,所以在课堂上的设计上,有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还没有很好落实。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在本学期中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
[ 包 括 教 材 的 结 构 、特 点 、目 标 等 ] 教 材 情 况 分 析 ? 本册书23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 1、动物与环境:(1---4)课:本单元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科学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是在“动物感知环境”中的《动物的眼睛》、《动物的鼻子》、《动物的耳朵》、《观察蜗牛》四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翅膀等接触和感知环境。为高段“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奠定 基础。因此本单元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植物的生活:(5---8)课:本单元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对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细致的研究。在进行本单元的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借助工具对事物进行定量观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再加上学生对植物比较熟恐,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进行本单元的科学探究并不困难。 3、土壤与岩石:(9--13)课:植物与土壤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它们同样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但学生往往不予关注和研究。本单元以学生熟悉、常见的土壤和植物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 亲自探究,初步感悟身边处处皆科学,相信自己也能傲科学研究。知道土壤的构成,能设计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以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4、物体的形态:(14--17)课:知道物体的三种基本形态固体液体气体,知道固体液体的质量和体积,通过实验了解气体也有体积和质量 5、地球上的水:(18---20)课: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水和陆地的资料,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6、测量工具:(21---23)课:学会使用天平量筒测量工具,动过动手制作简单的沙漏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课时 教 学 内 容 周次 课时 教 学 内 容
1 2 开学第一课 动物的四肢
2 2 动物的皮肤 动物的翅膀
3 2 冬眠与迁徙 植物的“身体 ”
4 2 植物的根 植物的茎
5 0 假期
6 2 叶的蒸腾作用 土壤的成分
7 2 土壤的种类 保护土壤
8 2 认识岩石 矿物与矿产
9 2 固体、液体和气体
10 2 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
11 2 空气占据空间吗?
12 2 气体的体积和质量
13 2 河流和湖泊 海洋和陆地
14 2 淡水资源 量筒
15 2 天平 沙漏
16 2 复习
17 2 复习
18 2 复习
19 2 期末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打 算 及 主 要 措 施
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科学教师,应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 动口、动脑的能力。
教 学 改 革 的 研 究 课 题 及 措 施 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与当今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普遍关注的“主体教育”、“自主学习”等诸多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不谋而合。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的课题,旨在实现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首先应该加强对教材的研读,重点从单元整体结构出发,对每一课教材进行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确定教材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围绕单元核心概念的建构来开展每课教学活动,切实落实课时目标。 其次,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着力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好每一堂科学课。通过以学生设计实验为主;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以收集资料为主;以反思交流为主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再次,开展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本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独立自学或合作交流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质疑假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用教育的信息化推进教育的现代化。


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包括“学查纠”方面的内容)
学: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质量观;学习各项教育教学规范,进一步明确各项规范要求,在教学践中自觉加以贯彻落实;学习典型经验和身边优秀教师的好做法,深入分析和反思自身的教学工作,查缺补漏,创造性地加以借鉴;学习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的有关书籍,提高有效教学的针对性。 查:查漏洞,查找在教学和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根源;查差距,对照先进教师成功的经验,找出自己存在的差距,认真分析成因,寻求解决办法;查落实,主要检查有关教学计划、制度、措施是否得到真正落实。 纠:针对查摆出的问题,确定一至二个重点工作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落实工作措施,集中进行整改和自纠。














需要在实验室做的实验
年级 第几课 第几课时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及数量 注意事项 备注
三 年 级 上 册 4 1 认识岩石 各种岩石
9 1 土壤的种类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11 1 固体液体和气体 水、木块、塑料袋
13 1 量筒 量筒、水
14 1 天平 天平、砝码、橡皮
23 1 沙漏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