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复习社会法治线上教学学力检测(范围:九年级上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中考复习社会法治线上教学学力检测(范围:九年级上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社会法治线上教学学力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有人赋诗歌颂近代中国的某历史事件时说:“中山奋起卫炎黄,叱咤风云革命张。首义武昌摧末帝,共和民主屹东方。”他歌颂的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解放战争
2.胡适主张:“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耿飚将军在回忆 1935 年的一次会议时说:正是在张闻天、王稼祥等人支持下,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才被大家采纳。这次会议 ( )
A.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B.中国革命开始向土地革命战争转变
C.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材料中的内容出现在( )
A.大西洋宪章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雅尔塔会议决定
5.下列近现代史上中国军队名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国民革命军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 ④八路军 ⑤工农红军
A.④②①③⑤ B.①⑤③②④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④③①
6.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掀起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7.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中最成功的转型和最大的创新分别是(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据此回答9-10题:
9.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1972年尼克松访华 D.1979年中美建交
10.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

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列代表“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经济政治集团”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据此回答下面12-13小题。
12.首届进口博览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规模达到空前的强大。这说明( )
A.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之一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中国积极与各世界贸易大国结盟 D.中国领导全球经济发展
13.进博会上环保“C位出道”,所有的展位所有的材料要么就是模块化的,可拆分和扩展连结,按需要重复使用,要么就是环保材料可以循环回收利用。这有利于( )
①提高资源利用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杜绝资源浪费 ④促进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46%,到2014年底,这一比例提高到了15.5%。要缓解人口结构的这一发展趋势,应该( )
A.逐步完善和调整生育政策 B.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C.完善社会养老和保险体制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15.以前,我国主要着力解决“饱不饱”“暖不暖”“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 的问题。这一转变反映了我国的( )
A.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奋斗目标发生了变化
C.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永无止境。这揭示的道理是(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民族进步之魂
③改革开放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④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为建设法治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相关规定和工作变化进行核实增减,未列入制定主体清单的单位、机构不得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这表明 ( )
①法治政府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
②政府各项权力都应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③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必须做到依法行政
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是依法行政的核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8.2019 年 11 月 14 日,习近平主席就香港局势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 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这说明 ( )
①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示威游行活动
②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③反对分裂,就是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④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绍兴发展依托于绿水青山。2018年绍兴市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48家,关停热电企业7家,推广新能源汽车5026辆,打响了蓝天保卫战。这样做( )
①是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表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绍兴当前的工作中心
③体现了绍兴努力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④体现了绍兴着力追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7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加满油, 把稳舵,鼓足劲,让承载着 13 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中国人民伟大梦想指的是 ( )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梦想
二、综合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
21.(14分)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间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师分历史时期或节点

注:C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
一一欧阳淞《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⑴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有不同任务。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B时期的主要任务。(2分)

⑵C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各举一例。(4分)

⑶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


⑷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4分)

22.(10分)百年来中国外交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建国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发表文告解释不签字之理由,谓和会关于山东问题之解决殊欠公允,中国曾于五月四日向各国首相会议提出抗议……
——巴黎二十八日路透社电《中代表不签字之通告》
材料二: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侠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十八·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材料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当前国际形势和两国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有几点始终没有改变。一是中国对中法关系的重视始终没有改变。二是中法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共同追求始终没有改变。三是中法合作互利共赢的属性始终没有改变。
——摘自2019年3月25日新华社《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提出抗议”。(2分)

⑵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列举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两项外交成就。(4分)

⑶中法建交55年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三中“几点始终没有改变”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何启示?(4分)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节选)

材料二:新长征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跨越、要征服。如:目前全国还有近1/4的村庄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80%的村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处理;每万元GDP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东中西部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人习惯于西方流行文化的洗礼,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⑴党中央为加快经济发展在B阶段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2分)

⑵在A与C阶段我国经济都曾面临极大的困难,结合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度过难关使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的? (4分)

⑶依据材料我们该如何跨越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6分)



24.(11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赵建国出生的那一天,是什么让中国人民如此欢欣鼓舞?(2分)

(2)出生不同时期的三位人物见证了中华民族怎样的发展变化?(3分)

(3)根据材料,分析中华民族实现上述伟大转变的原因。(6分)


25.(12分)小杰所在学校组织“关注家乡发展”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一一起参与。
【第一站——绍兴市公共服务中心】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最多跑一次"标语和“政务信息公开”栏目。行政工作人员面带微笑,热情服务,办理业务规范高效。普通市民体验了1 0分钟办完身份证换新手续,企业快速完成注册业务,办完之后还可评价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
小杰第一站的见闻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哪些道理?(4分)

【第二站——诸几大唐街道】
这儿是远近闻名的“抗日革命村”“抗日英雄村”。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注重做大做强“红色文章”,受到媒体的积极宣传。该村让每一位村民会讲“庄余霞村抗日英雄好故事”,鼓励年轻人利用新媒体传播“新故事”,并注重对村里孩子红色精神的熏陶,培养有爱心、有担当的新一代。
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说明积极宣传庄余霞村做大做强“红色文章"有何现实意义。(4分)

【第三站——某印花公司】

(3)根据小杰与经理的对话,分析该印花公司的产品遍布全国的主要原因。 (4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CDDCD 6-10:ABCCC 11-15:CACAC 16-20:DADCC
非选择题:
21.⑴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巩固新生政权。
⑵成功例子:①1967年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氢弹;②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等;失误:1958年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1966年—1976,发动“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⑶①第一个重大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②第二个重大关头:1992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征程。
⑷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要遵循发展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22.⑴中国的正当要求被拒绝,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⑵“另起炉灶”。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国分别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⑶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启示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3.⑴把党和国家的经济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⑵A阶段:调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C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同年召开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推进了改革开放。
⑶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依靠科技进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4.⑴1949年,新中国成立。(2分)
⑵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4分)
⑶新中国成立,为中国的发展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为中国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6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
⑴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②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或: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③民主监督是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或: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答两点,共4分)
⑵①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②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精神支柱(或为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提供牢固精神纽带;或为激励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动力);③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三选二,每点2分,共6分)
⑶企业坚持诚信经营,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积极发挥作用,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每点2分,共4分)













生于2009
我叫鲍睿阳,我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强国一代”。我去现场看过俄罗斯世界杯,还和英国狼队的小朋友交换过球衣,我要努力实现我的“足球梦”。

衣。我要努力
“足球梦”。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致辞:“中国之时局现正极其紊乱,因之对实行
我政府之对华政策,有予以深切考虑之必要。”


生于1979年
我叫朱雪芹,初中毕
业后到上海打工,坚持学习,从缝纫工小妹成长为技术能手、全国人大代,以全国优秀农民工身份落户上海,终于实现我的“城市梦”。





生于1949年
我叫赵建国,北京人。爸爸说,我出生的那一天,天安门广场成为红色的海洋,人民群众的鼓掌声和欢呼声盖过了隆隆的礼炮声。中华民终族实现了百年来的梦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