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社会法治中考复习阶段性测试1(范围:九年级社会法治+七年级社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社会法治中考复习阶段性测试1(范围:九年级社会法治+七年级社会)(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社会法治中考复习阶段性测试
选择题(20小题,第小题2分,共40分)
2018年11月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据此回答 1~3 题。
1. 读上海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下列对 11 月份上海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温和少雨 D.炎热干燥
2. 进博会最大最重展品“金牛座”龙门铣床,由海路从德国依次经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运抵上海。“金牛座”龙门铣床经过的海峡有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由中国倡议举行的首届进口博览会共有 172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 多家企业参展,超过 40 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规模达到空前的强大。这说明( )
A.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之一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C.中国积极与各世界贸易大国结盟 D.中国领导全球经济发展

4.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下列生产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①地形区的是
A. 天府美自古堰来,茶馆小憩看变脸 B. 千沟万壑黄土厚,秦腔腰鼓话轮回
C. 河湖众多鱼米丰,黄酒越剧名天下 D. 草原辽阔牦牛肥,那达慕上显身手
6. 读右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海拔单位为米),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a、c 两点相对高度为 1300 米
B.b 处地形比 d 处更为平坦开阔
C.图示区域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
D.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 千米
7. 同盟会成立仪式上,孙中山向参加会议的会员宣称:“自今日起,君等已 非清朝人矣。”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B. 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已经终结
C. 孙中山有推翻清朝的坚定信念 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已经成立
8. 有人在评论二战期间的某次战役时说:“没有一个人曾料想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恶极的方式侮辱美国的威力……大家立即团结起来,一致支持总司令罗斯福,孤立主义者同干涉主义者 之间先前的争论至少已暂时忘却了。”这次战役是( )
A. 不列颠之战 B. 偷袭珍珠港 C. 中途岛海战 D. 诺曼底登陆
9.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下列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10.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在抗战中的事件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重大事件 标志性意义
① 九一八事变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②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③ 七七事变 全国性的抗战从此爆发
④ 百团大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请按时间对以下对联排序
①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③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④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2.以下关于建国初期史实与影响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制度,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第一次反侵略战争胜利,巩固新生政权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D.一五计划完成——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3.中华民族在寻求伟大复兴的探索之路上历经坎坷。下列图片所承载的历史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历的失误与挫折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两个关键词:转型期和创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最成功的转型和最大的创新分别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③④
15.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40年来,两岸交流从最初的台胞赴大陆探亲寻根,到旅游、经商、求学,实现两岸直接的通航、通商、通邮。这充分说明
①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②两岸的频繁交流使台独分子消亡
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④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指日可待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 大会召开之前,人民网与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 20 家网络媒体和平台共同发起的 2019“我向政府工作报告献一策”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吸引 700 万网友关注。这体现了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 )
A. 社会听证制度 B. 专家咨询制度 C.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17. 大会审查了国务院关于 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这体现了( )
A.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多党联合执政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 乡村振兴中,各地持续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的“三大革命”。“三大革命”的推进 ( )
①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可以加快改善农村的人居生活环境
③体现绿色发展新理念 ④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一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 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从 1959 年的 1.74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1477.63 亿元,2018 年,全区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7 万元…… 这得益于 (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民族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坚持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 在 2019 年全国“两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中,“减”的措施和力度更多、更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降至 16%;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 20%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1000 万以上……这体现了 ( )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总分6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 西非红海海岸。(附:茶马古道带示意图)
材料三: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高山民居风光和峡谷风光,远离尘嚣,秀美独特,故被称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  
(1)茶马古道途径我国多个省级行政区流经我国众多省级行政区,写出图中①、②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2分) ①:   ,②:   ,(2分)省区③处于   (地形单元),主要生产特色是   (2分)
(2)省区②出产的茶叶是茶马古道上运输的茶叶的重要来源之一,请从自然因素的角度分析省区②盛产茶叶的有利条件(4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为“茶马古道”的再次兴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写出上述年代尺中 A、B 处的重大历史事件。(4 分)

结合①②处,说说我国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突出成就的历史原因。 (6分)


23.(14分)壮丽 70 年,阔步新时代。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奠定坚实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
材料中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指什么?(3分)

【实现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大事记:


结合大事记,说明中国社会实现伟大飞跃的历史原因。(8分)



【阔步新时代】
(3)移动支付、高铁列车、网上购物……如今的我们,天天享受着共和国成长过程中的丰
硕成果。展望未来,在享受这些美好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必须…… 请对材料内容进行续写。(3 分。写出一项保障措施,且阐明理由。)
示例: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由: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
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4.(12 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显成就】
材料一: 我国 1978 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3 分)
【舞台亮底气】
材料二:2018 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 8 分钟”惊艳了全世界。节目以高科技为主
旋律,不仅向世界传递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更让世界领略中国的新文化、新技术,如世界上最大却又最轻的熊猫木偶、可以与人共舞的机器人。
有人说:“‘北京 8 分钟’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底气”。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理解。(4 分)

【外交见担当】
材料三:“一带一路”增加 60 多个新朋友,中国与沿线国家已建成 80 多个境外经贸合作
区,为当地创造了 24.4 万个就业岗位;针对域外国家通过标榜所谓的“航行自由”扰乱南海稳定局面问题,中国与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平等协商、开展对话;中国、法国和联合国共同举行了有关活动,重申落实《巴黎协定》的坚定承诺,发出了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强烈信号……
(3)材料三中的系列外交活动符合中国首倡的哪一理念?中国政府的上述举措对践行这一
理念有何积极意义?(5分)
25.(12 分)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海制造”是上海的亮丽名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匠心品质 家喻户晓】


根据上述两则资料,指出上海着力打造“上海制造”品牌的优势所在。(4 分)

(2)上海也曾见证过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与光荣。请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




【破茧重生 再次起飞】
(3)根据相关链接,从政府、企业、公民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上海制造”品牌的再
次起飞该做怎样的努力。(4 分)
【相关链接】上海市将扩大开放、土地资源、产融结合等保障措施,会同相关委办局、各
区、园区、企业等社会各方,加强统筹协调,务实推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由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科考船“雪龙二号”,于 2018 年 9 月在上海下水,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老凤祥”第六代传人吴倍青历时半年,将金银细工非遗技艺,与由上海敦煌乐器出品的古筝融合,打造了一
架代表“老凤祥”极致工艺的金筝。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CBBCA 6-10:DCCBB 11-15:BCDBC 16-20:DDACC
二、非选择题:
21.(1)①川/蜀(1分)、②云/滇(1分)青藏高原(1分);畜牧业(1分);
(2)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地势崎岖,多山地丘陵;土质以红壤为主,适宜种植茶树;(4分,写出一条得2分)
(3)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
22.(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第一理“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使中国贸易发展。
23. (1)1956年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史性决策(1分);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分);1992年邓小平南
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中共十
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分)。
(3)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由: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坚持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理由: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③坚持文化自信。理由: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性兴国运兴,文化强民
族强。④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3分
24.(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迅速增加;已成为世界
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2 分)
(2)“北京 8 分钟”,展示了我们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底气,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北京 8 分钟”展示了中国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共 4 分。)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 分)。有利于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合作共赢,与世界
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
活;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第一点必答,后面任选 2 点,共
4 分)
25.(1)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海之滨,依托富裕的长三角地区;交通发达;制造业历史
悠久;品牌基础好。(4 分)
(2) 屈辱:1840 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开放上海等城市,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分)
光荣:五四运动中上海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1921 年中国共产党在 上海成立,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4 分)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设立上海浦东开放区,主动引入外资,学习国
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和上海进博会的召开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4 分)
(3)政府: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
融资平台;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让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
在自己手里,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公民: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
华优秀中华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创新性发展。(4 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