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科学知识: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物体的重量)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知道一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教学难点: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教学准备:各种实验器材(一面光滑一面有沙纸的木板、带钩的木块、测力计、钩码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了解摩擦力。1、课前播放《捉泥鳅》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一起唱)2、做捉泥鳅的游戏。①介绍游戏规则。②生抓泥鳅。③师生交流捉泥鳅的感受。3、师生体验摩擦力。4、(投影出示)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师用两个手掌同步作出动作),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5、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儿感受到过摩擦力或有摩擦力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二、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确定验证方案1、关于摩擦力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简单板书)师: 由于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我们就选一个问题来研究(师手指“大小”问题),猜一猜,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2、学生进行猜测,教师简单板书3、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一组实验来验证,并把实验的方案写下来,完成这张实验记录的上半部分。(学生分组讨论填写。教师巡视)4、学生展示设计方案(找三组不同的学生展示)5、教师介绍实验材料。6、各组的小组长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到材料超市选择实验材料。7、提出几点实验要求:(投影出示)三、学生实验,组织交流,汇报验证猜想。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开展实验。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交流实验结论。3、让学生用今天我们学习的摩擦力知识来解释一下捉泥鳅的活动。4、关于摩擦力,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观看短片)。师提出问题: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呢?四、拓展延伸1、猜一猜:没有摩擦力的世界会是怎样?(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2、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去年一场雪老师却因为这双鞋吃了不少的苦头,(出示鞋底光滑的鞋),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