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社会·法治》学科素养专题练习:《历史与社会》(一)班级 姓名 学号 1.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开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下列对这期间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有( )A.鸦片战争的爆发是虎门销烟的导火线 B.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 C.《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掀起了洋务运动2. 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 3. 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一条书船、一家书院、一座书楼……湖州文脉悠远、书香传世。据此回答4-6题。4. 织里书船(图2)是穿梭于水乡河道卖书的船,始于明初。在刚出现的书船上可能买到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 B.《资治通鉴》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5. 湖州安定书院(图3)是传授湖学的重要场所,是为纪念胡瑗(安定先生)而建。它的创立主要与当时朝廷推行的崇文抑武策略有关。据此推断,湖州安定书院最有可能出现于(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朝6. 嘉业堂藏书楼(图4)是民国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私家藏书楼。20世纪30年代,为避免古籍因战乱而流失,藏书楼主人刘承干将大部分珍贵书籍运往上海租界保存。这场战乱指的是( ) A.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北伐战争 D.日本侵华战争 7. 史学家蒋廷黻(fú)认为,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列能印证“相当的成绩”的有( ) ①创建北洋水师 ②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创办轮船招商局 ④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12分)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1中的路线①②分别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中的什么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4分)(2)为了开辟和保障图10的路线,西汉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3)根据材料概括汉唐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请以丝绸之路为例,结合材料分析中外交流带来的影响。(5分)《社会·法治》学科素养专题练习(二)班级 姓名 学号 1. 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事件。以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场景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直接相关的有( )①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达成共识并合影留念②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游说斯大林对日作战③盟军部队横渡英吉利海峡发起大规模登陆战役④美国珍珠港海军突然遭到日军飞机的疯狂轰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舟山有座古老的桥——南珍桥。据《定海县志》记载:“宋明道元年(1032年)陈文谅捐资建,明洪武二年至二十年改木吊桥,清光绪间复建石桥。”这一记载涉及的历史纪年法是( )①干支纪年法 ②年号纪年法 ③公元纪年法 ④君主在位纪年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 可以和图6史料一起印证清朝对某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史实是( )A.设置宣政院B.推行改土归流C.设立伊犁将军D.实行金瓶掣签4. 历史学家把百年前的某历史事件视为“分水岭”,它“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这一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维新变法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据此材料回答5~6题。5. 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 A.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 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6.“侵略者之日本对美国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偷袭珍珠港 B.中途岛海战 C.诺曼底登陆 D.阿拉曼战役7.“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为海制。”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张骞通西域 ②新航路开辟③雅克萨之战 ④鸦片战争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8. (10分)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图一:5月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 图二:6月上海工人开展罢工图三: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毛泽东(1949年2月7日) 图四: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l)图一和图二共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导火线是什么?根据图一和图二概括此历史事件进程中所发生的变化。(4分)(2)根据图三,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历史背景。(2分)(3)图四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它得益于中共开辟了一条中国化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2分)(4)四张图片共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它的结束有何意义?(2分)专题练习一参考答案CCDACDC8.(1)①鉴真东渡 ②玄奘西行;(2分)相同点:都传播了佛教;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2分)(2)开辟:西汉政府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1分);保障:先后设置酒泉、张掖等四郡;设置西域都护府;占领河西走廊,构筑军事防御设施;在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开辟一点1分,保障任意答两点2分)(3)汉唐时期对外交流频繁(1分)。丝绸之路的开通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使西方文明如音乐舞蹈等传入东方,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2分)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传播到世界,促进了中西方经济交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两个角度,一个角度2分,没有结合材料分析各扣1分)专题练习二参考答案BDDCBAC8.(1)五四运动(1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分),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到上海,主力从学生到工人(2分)(2)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全国胜利的到来。(2分)(3)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分)(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分)。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只要写出其中一点即可1分)图3湖州安定书院(想象图) 图4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图2织里书船(模型)汉朝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最盛时期之一。汉使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安息等多国,唐王朝也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许多西方文明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等。? ——改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图11图10唐图6 驻藏大臣令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