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 历史专题练习五六(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中考 历史专题练习五六(含答案)

资源简介

《社会·法治》学科素养专题练习:《历史与社会》(五)
班级 姓名 学号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明朝派郑和下西洋 B.元朝设置了宣政院
C.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D.明朝推行改土归流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司隶校尉 ③创立三省六部制 ④建立刺史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下列史实能佐证历史学家顾颉刚这一观点的是( )
A.修筑长城 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 D.颁布推恩令
4. 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史料与史实相符的是( )
序号 史 料 史 实
A 《新唐书·百官志一》:“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分封制
B 宋吕祖谦:“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三省六部制
C 《汉书·郑吉传》:“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郑和下西洋
D 清鄂尔泰:“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 改土归流
5.100年前爆发的大规模的青年爱国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这场爱国运动的发动有着它特定的思想基础,那就是( )
①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②西方列强的侵略 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工人阶级的参与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6.1931年,上海青年组成赴东北援马抗日团。团长张少杰在火车站向欢送人群致的诀别词: “除非我们死,我们决不回来!”从中折射出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是( )
A.国共两党实现二次合作 B.中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
C.日军在战争中犯下罪行 D.海外华侨支援人民抗战
7.在《影响世界的 100 帝王排行榜》中,下列帝王名列前茅。下列帝王与其所采取的措施不相符的是( )
①秦始皇——建立一套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为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
③唐太宗——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创立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大将兵权,崇文抑武
⑤成吉思汗——建行省制度,设宣政院,负责西藏事务
A. ②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8.追思百年铁路梦,激励吾辈当自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见年代尺






材料二:一百年后的今天,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京张高铁要在这条历史之路上开世界智能铁路之先河,届时将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
(1)促成詹天佑11岁赴美留学源于哪一历史事件的什么举措?(2分)这一措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结合年代尺并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詹天佑修筑铁路历程坎坷的原因?(4分)



(3)铁路见证中国的屈辱与梦想,詹天佑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和京张铁路百年来的逐梦变幻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社会·法治》学科素养专题练习:《历史与社会》(六)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中国象棋被誉为“纵横之智慧,浓缩之历史”,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 “楚河、汉界”源于秦国末年的历史 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秦始皇嬴政
C.“围魏救赵”的战术思想源于战国 D.“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元朝
2.下表中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及美国独立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有( )
史实 历 史 意 义 共 同 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④都取得了胜利,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 ②推翻了英国的封建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结束法国封建专制统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失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红军长征
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利——五四运动 ④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是近代世界上第一个( )
A.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B.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平等的国家
C.实践文艺复兴思想主张的国家 D.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5.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指出“除公认的海上优势外,西方人还拥有更为重要的、全面的技术优势”。“公认的海上优势”和“更为重要的、全面的技术优势”分别始于( )
A.新航路开辟、经济全球化????????????B.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
C.海上丝绸之路、工业革命????????????D.马可·波罗来华、东学西渐
6.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8.(10分)历史之问,烛照发展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当晚,路易十六惊恐不安,他问左右,“这是一场叛乱吗?”利昂库尔公爵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摘编自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
(1)这场革命彻底摧毁了这个国家的哪种制度?哪场运动为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2分)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2)为实现近代化,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用史实说明他们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又是如何去“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的?(6分)




材料三:1945年7月,国民参政员黄炎培将要从延安回重庆时,毛泽东问他有什么感想。他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摘自杨津涛《黄炎培与毛泽东畅谈“历史周期率”》
(3)听了上述这番话后,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解读两位名人的对话,推测□□应填什么内容?(2分)










专题练习五参考答案

ABCDABB
(1)洋务运动;(1分) 派遣留学生。(1分)
影响: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2分)
(2)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辛亥革命前列强在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写出任意两点给4分)
(3)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责任等角度回答(任答一点给2分)





专题练习六参考答案

CCADBBB
8.(10分)
(1)封建专制制度,启蒙运动
(2)以奕?、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企业(2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以陈独秀、胡适等民国先生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推动民族思想解放(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满分不超过4分)
(3)民主(注:回答“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等,酌情给分)























詹天佑生平事迹年代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