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材分析】植物的果实成熟之后就是种子的传播。植物必须把种子散布到各处才能扩大后代植株的生长领域。如果种子不散播出去,势必会挤在有限的空间内争夺阳光、水份和养份,从而影响物种繁衍数量和速度。所以,植物的繁衍是本课的基点,从而去观察植物种子和果实的特点。本课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一、观察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要在捏油菜果荚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其特点,推测出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从而了解油菜花的果实干燥后容易开裂这一果实特点,知道像油菜花这样传播种子的方式叫做自体传播,自体传播的距离是有限的;二、观察其它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特点,发现各自特殊构造,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在这部分内容中要了解动物传播(动物吞食和动物携带)、风传播和水传播三种传播方式的种子结构和特点。【学生分析】三年级植物单元,孩子们经历了凤仙花的种植和生长过程的观察,从学生熟悉的凤仙花开始进行观察研究,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生活中对苍耳和蒲公英的传播方式也有一些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过程和方法: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重点难点】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难点: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落实“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实物,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或实际观察来认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植物的果实与种子有什么样的特殊结构,它们具备的这些结构适合于它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它们将种子散播到远处去。同时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安排活动、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植物结构与功能联系的认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视频学具准备:凤仙花、大豆、苍耳、鬼针草、蒲公英、槭树、葡萄的果实和种子,棉花或衣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设疑 1.最近我们在观察植物的花,老师有一个意外的发现:有时在围墙上面、屋顶上面、石头缝中,居然也有一些小草或大树长了出来,这是有人特意栽种上去的吗?大家有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吗?2.你们猜猜,是谁把种子散播在那里的呢?(学生讨论交流)3.讨论后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植物是如何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二)学习新课: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1.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油菜的果实,这是一棵成熟的油菜果荚,观察他的果荚外壳,看看有什么特点?教师请组长领取成熟但未裂开的油菜果荚,并观察油菜果荚特点。(观察提示: ①观察成熟的油菜果实的果皮有什么特点?②轻捏油菜果皮,你发现了什么现象?③观察油菜的种子有什么特点?)2.学生观察后汇报观察到的特点3.教师提问:油菜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你为什么会这样推测。(小组讨论,汇报)(1)学生推测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2)说说这样推测的理由是什么?4.请验证一下你的推测。(1)如果要验证一下你的推测,你准备怎样验证。(2)交流后,学生分组进行验证,说说发现。(3)小结:像油菜花这样的植物果实成熟后,干燥而坚硬的果皮在阳光的烘烤下,常常会自动爆裂,或是稍遇外力就会炸裂。果荚里面的种子就会像飞出枪膛的子弹,被射到远处,这种靠植物本身传播的,并不依赖其他媒介的传播方式,叫自体传播,也叫弹射传僠。所以,是油菜果实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传播方式。(4)在教师指导下填写作业本中活动记录的第一个记录(油菜、果荚成熟后会自动爆裂、自体传播) 5.自体传播的不足之处(1)像油菜那样,果实成熟后会自动爆裂的果实你还看到过哪些?(如:凤仙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2)靠自体传播植物的种子能弹射到刚才图中那样的屋顶上吗?(教师出示[PPT 5])(3)在观察了油菜果荚爆裂后,你发现油菜这样传播种子的方式有什么缺点呢?(学生讨论,汇报交流)(4)小结:像油菜那样靠自体传播种子的植物,虽然让种子散播开来了,但它的种子散播距离有限,成熟后很多会聚集在植物附近;种子大量集中,更容易被动物发现和吃掉;另外,种子集中密度太大,发芽后植株聚在一起,在有限的空间内挤在一起,相互争夺阳光、水份和养份,容易降低存活的机会。(三)学习新课: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1.教师出示苍耳、鬼针草、蒲公英、槭树、葡萄的果实和种子,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这些种子。认识种子后,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1)观察、小组讨论、在作业本活动记录中记录“植物名称”、“构造特点”这两项内容(2)汇报交流(预设:苍耳鬼针草:外表带钩、刺;蒲公英:种子轻、羽毛状;槭树:带翅;葡萄:味美多汁,动物爱吃)。2.根据你们观察的果实和种子的特点,推测种子是如何传播的,并记录在作业本的活动记录中。(1)苍耳鬼针草有钩或刺,你推测他是怎么传播种子的?(2)蒲公英有绒毛,你觉得是怎么传播种子的?(3)槭树果实带翅,你觉得是怎么传播种子的?(4)葡萄的果实和种子味美多汁,你觉得它又是怎么来传播种子的?3.在学生汇报。4.学生回答完成后展示整理结果,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动物携带传播和风力传播种子,看看是不是能用这样的方法把种子传播出去。5.流水传播种子的植物出示莲蓬的图片,请问你觉得它又是怎么来传播种子的?为什么你会这样推测? (四)总结拓展 1.学习了本课之后,那么你觉得那些屋顶上、墙缝里、树洞里的植物最有可能是从哪里来的? 2.教师出示多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 ,请学生根据这些果实或种子的特点来判断种子的传播方式。3.布置作业:进一步查阅资料,收集更多植物的种子,探究它们的传播方式。【板书设计】 3.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炸裂 弹射 ——弹射传播轻、带翅或绒毛 ——风力传播钩刺、多汁、味美 ——动物传播坚硬、不易腐烂 ——水力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