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会连接简单电路。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2.意识到科学观察与实验需要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正确连接小灯泡。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灯泡,导线,实验记录单学生实验准备:1节1.5伏干电池教学时间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同学们请看,施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灯泡)你们知道灯泡是谁发明的吗?(介绍爱迪生)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点亮小灯泡,板书课题。(二)观察材料,认识灯泡结构1.观察小灯泡(1)师引入:要想点亮小灯泡,我们先认识一下小灯泡。请同学门观察一下自己手上的灯泡都有哪些结构?(出示灯泡结构示意图)(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师讲解灯泡的结构 玻璃泡、灯丝(发光),金属架、金属螺纹(有上下两个连接点)猜测小灯泡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点亮小灯泡的电流必须从一个连接点流向另一个连接点。一个连接点让电流进入,一个连接点让电流出来)2.观察电池(1)引导学生观察电池。师:想要小灯泡亮还缺少什么吗?(板书:电)师:能不能使用插线板中的电?(不能)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是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这个电压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所以不能用来做实验。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电压为1.5V的干电池(出示干电池),这个电压的电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可以放心使用。(2)讲解电池结构师:电池上有正负两极,有凸起的小铜帽的这一端的是正极(+),另一端比较平的是负极(–)。同学们自己区分正负极。将灯泡连接点和电池正负极之间建立关系电池有正负极,而小灯泡上有两个连接点,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师讲解:电池的电流会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再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这样,小灯泡就亮起来了!3.引出导线要形成这样一个完整的回路,我们还需要一样必不可少是材料就是导线。导线有两个部分组成,外面的橡胶和里面的金属丝。它们都有什么作用?(三)合作尝试,点亮灯泡1.预测哪一个灯泡会亮,分析原因。2.点亮小灯泡四人小组合作,按照实验单完成实验,试着用红笔画出电在电路里流动的路线。教师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同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接亮的方法最多;(2)仔细观察连接的电路,试着用简单的图画出连接装置。每接亮一种,就用示意图画下来;不亮的也用示意图画下来。(3)思考亮与不亮的原因,试着用红笔画出电在电路里流动的路线!(四)拓展——分析短路和断路1.分析电路图2.分析短路和断路电路中电流不通,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就叫做断路。像这样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两端连起来的现象叫短路;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3、对家中使用的电器做个调查。板书设计: 2 点亮小灯泡 回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