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法律保障生活》(36张PPT+5视频+教案+达标测试+思维导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法律保障生活》(36张PPT+5视频+教案+达标测试+思维导图)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2《法律保障生活》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分)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反腐的力度。多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法院判刑。省部级高官落马说明( )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行为准则
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 )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3.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对 “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贪污案件的案犯罗亚平依法执行死刑。这一案例说明( )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只对违法分子具有约束力
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D只有犯罪行为才承担法律责任
4. 成都卢女士驾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变道并点刹车,侧面一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得不紧急刹车,车内的孩子受到惊吓啼哭不止。该车男司机张某逼停并殴打卢女士,致其右肩骨折、脑震荡。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刑事拘留。对此事的正确看法是( )
①卢女士有错在先,就该挨打
②随意变道等交通陋习违反交通法规,且潜在的危害极大
③张某打人的行为情有可原,目的是为了保护家人
④张某殴打卢女士是违法行为
A.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6分)
5. 材料分析题
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由于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用来约束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也是多种多样的。
(1)请列举两种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2)规范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达标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4分)
1.C 2.C 3.C 4.C
二、非选择题(共6分)
5.答案:
(1)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公约、守则等。
(2)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③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8张PPT)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3.怎样认识法治对我国的意义?
【视频1】疫情期间保民生
说一说 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生活的?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项目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敢于同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知识目标】: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导学提纲
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有何不同?
法律有哪些特征?
怎样认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规范?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有何区别?
【视频2】《外商投资法》通过
(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2)道德、校规校纪是如何产生的?
在我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法律草案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而约定俗成、自发形成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具有这一特征。
2020年2月7日,谢某某与邵某想要小区后面绿道的封锁处绕行回家,被正在此处执行政府防疫工作的吴某某劝阻。两人因此心生不满,对吴某某大打出手,造成吴某某头部、右颧部、鼻部多处外伤,损伤程度均达轻微伤。当日,谢某某、邵某被带至派出所接受调查,并于2月8日被刑事拘留。2月10日,临海市人民检察院以谢某某、邵某涉嫌妨害公务罪向临海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月12日下午,临海市人民法院审理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处谢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邵某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
(1)如何保证法律的实施?
(2)道德以及其他行为规范是如何实施的?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
道德及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视频3】周永康被判处无期徒刑
周永康,男,汉族,1942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对周永康的判决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道德及其他行为规范只对部分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国家制定
或认可
国家强制力
全体社会成员
自发形成
约定俗成
社会舆论
信念习俗
部分社会成员
学校制定
监督检查
教育
学校师生
比较项目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
和范围
法律
道德
校规
校纪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特征)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
特征
【视频4】依法维权
从上面的视频中你感受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第十六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第四十一条: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这些规定说明了法律有何作用?
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些规定说明了法律有何作用?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视频5】哄抬物价从重打击
(1)疫情期间从重打击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有何现实意义?
(2)这说明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③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2《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敢于同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知识目标】: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二、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本课所涉及课标点为,3.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2)整体感知教学内容
本课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深入探讨法律的内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引导学生对“法律”形成正确的认知与必要的敬畏和尊重。生活在社会中的当代公民,应该具有较强的法律素养和准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学习法律是一门必修课。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与其它规范的区别。
三、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知道“法律”这个词,但却会感觉“法律”遥不可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罪恶。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与法律意识,普法课程突显其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1】疫情期间保民生。
问题思考:
说一说,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生活的?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与法律紧密相连,法律为我们的生活护航。法律有哪些特征?法律在我们生活中起到哪些作用?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展开学习——《法律保障生活》。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及自学提纲:
※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有何不同?
※法律有哪些特征?
※怎样认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二)讲授新课
PART 1 法律的特征
【活动01】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多媒体展示材料:探究材料。

问题思考:
生活中还有哪些行为规范?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有何区别?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行为规范,如法律、道德、纪律、习俗等等,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活动02】产生方式
多媒体展示:【视频2】《外商投资法》通过。
问题探究:
(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2)道德、校规校纪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点拨:
公在我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法律草案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教师拓展:
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而约定俗成、自发形成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具有这一特征。
【活动03】实施手段
多媒体展示:探究材料。

2020年2月7日,谢某某与邵某想要小区后面绿道的封锁处绕行回家,被正在此处执行政府防疫工作的吴某某劝阻。两人因此心生不满,对吴某某大打出手,造成吴某某头部、右颧部、鼻部多处外伤,损伤程度均达轻微伤。当日,谢某某、邵某被带至派出所接受调查,并于2月8日被刑事拘留。2月10日,临海市人民检察院以谢某某、邵某涉嫌妨害公务罪向临海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月12日下午,临海市人民法院审理并当庭宣判,依法判处谢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邵某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
问题思考:
(1)如何保证法律的实施?
(2)道德以及其他行为规范是如何实施的?
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

教师点拨: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道德及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活动04】调整范围
多媒体展示:【视频3】周永康被判处无期徒刑。
多媒体呈现人物简介:
周永康,男,汉族,1942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正国级干部
问题探究:
对周永康的判决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教师点拨: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教师拓展:
道德及其他行为规范只对部分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阶段小结】


PART 2 法律的作用
【活动05】感受法律的作用
多媒体展示:【视频4】依法维权。
探究问题:
从上面的视频中你感受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分享……
教师点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活动06】规范作用
多媒体展示:探究材料。
材料(一)

第十六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第四十一条: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


材料(二)
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问题探究:
这些法律规定说明了法律有何作用?
学生交流与分享。
教师点拨: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活动07】保护作用
多媒体展示:【视频5】哄抬物价从重打击。
探究问题:
(1)疫情期间从重打击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有何现实意义?
(2)这说明法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分享……
教师点拨:
③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PART 3 学海拾贝

小组内交流本节课收获,然后班内展示。
(1)认识方面:
(2)能力方面:
(3)知识方面: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并强化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点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律是生活的保障;认识了法律的主要特征;明确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懂得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6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