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讲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_原子__的重新组合。2.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_化学反应__的各物质的_质量总和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_质量总和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宏观:①_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__;②_元素种类不变__;微观:③_原子种类不变__;④_原子数目不变__;⑤_原子质量不变__。(3)化学反应前后两个改变。①宏观:_物质种类__一定改变;②微观:_分子种类__一定改变。(4)一个可能改变:_分子数目__可能改变。,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意义)1.定义:用_化学式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1)质的方面:_反应物__、_生成物__及反应条件。(2)量的方面:①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_质量__比。②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_分子个数__(或粒子个数)之比。3.以C+O2CO2为例。其读法为:(1)宏观:在点燃的条件下,_碳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__。(2)微观:在点燃的条件下,_每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__。(3)质量:在点燃的条件下,_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__。,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1.书写原则一要_以客观事实__为基础,二要遵守_质量守恒__定律。2.书写步骤(以KMnO4受热分解生成O2的反应为例)(1)写出化学式: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_反应物__和_生成物__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加上一条短横线。如:KMnO4——K2MnO4+MnO2+O2。(2)配平并检查:在化学式的前面加上适当的_数字__(是“1”时,若不是填空题,一般省略),使短线两边每种元素的_原子个数__相等,并将短横线改为等号。如:_2KMnO4===K2MnO4+MnO2+O2__。(3)注明反应条件,标明产物状态。如:_2KMnO4K2MnO4+MnO2+O2↑__。 ,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计算类型(1)已知某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某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3)含杂质物质的有关计算。2.计算步骤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解题格式一定要规范,具体的步骤为:(1)设未知数x(此步骤的“x”不带单位);(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3)找出关系量、已知量、未知量(注意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计算正确);(4)列出比例式;(5)求出未知量;(6)回答问题。3.计算公式(1)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_物质的纯度__(2)纯净物的纯度=1-_杂质__的含量(3)杂质的含量=注意:①代入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_纯净物__的质量;②代入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_参加反应__或反应后_生成的物质__的量;③关系式中的数据要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正下方,各物质的质量单位统一。1.(2018?广西)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判断,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化学方程式4P+O22P2O5从物质角度:可读为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粒子角度:可读为每4个磷原子与5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从质量角度: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解答】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故B错误;C.表述错误,应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故C错误;D.表述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了解方程式的读法,理解方程式的含义,明确方程式中体现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2018?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分析】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的重新组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进行解答。【解答】解:在化学变化中,五个“不变”:从宏观上看,物质总质量、元素种类不变;从微观上看,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一定不会变化。两个“一定变”:从宏观上看,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从微观上看,分子的种类一定变。一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变化的实质中原子的进行了分析,难度不大。3.(2018?山西)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 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ClH C.HCl D.ClO2【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X+HClO,反应前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l。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2018?湖州)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B.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来分析。【解答】解:A.分子间存在着间隔,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的酒精的水溶液体积小于2毫升,故不合题意;B.酒精与水混合,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溶液的名称是酒精的水溶液,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故符合题意;C.在常温下,1g氯化钠不能溶解在1g水中,故不合题意;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所得混合溶液的质量小于2g,故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溶液的体积不能相加,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2019年河南省】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碳酸钠 B.硫酸钠 C.碳酸氢钠 D.氢氧化钠【答案】A【解析】A、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B、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硫酸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硫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白色固体不可能是碳酸氢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钠,这是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氢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6.(2018?自贡)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Fe与稀HCl:2Fe+6HCl=2FeCl3+3H2↑B.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C.Ba(OH)2溶液与稀H2SO4:Ba(OH)2+H2SO4=BaSO4↓+2H2OD.AgNO3溶液与稀HCl:AgNO3+HCl=AgCl↓+HNO3【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错误;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D.硝酸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A。7.【2019年安徽省】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答案】D【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O2CO2+2H2O+N2。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故错误;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错误;C、反应前和反应后均由多种分子,所以均属于混合物,故错误;D、由化学反应原理可知,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故正确。故选D。8.【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26 8 2 4反应后质量/g 1 X 16 15A.上表中X的值是0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4∶11【答案】D【解析】A、X=26+8+2+4﹣1﹣16﹣15=8,故A错误;B、甲物质减少25 g,丙物质增加14 g,丁物质增加11 g,所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C错误;D、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4 g∶11 g=14∶11,故D正确。故选D。【2019年北京市】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 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A、由甲的化学式为C3H8,可知其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1×8=9∶2,故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得,乙和丙的元素组成不相同,故不符合题意;C、设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要乙的质量为x,C3H8+5O23CO2+4H2O44 16044 g x解得x=160 g,故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得,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不符合题意。10.(2018?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一密闭的容器中,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个氧分子参加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则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故选项图示正确。B、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气体的质量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示错误。C、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终碳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最终减少至0,故选项图示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项图示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金属铝的冶炼要用到冰晶石,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为(冰晶石用A表示):12HF+3Na2CO3+2Al(OH)32A+3CO2+9H2O,则A的化学式为A.NaAlF6 B.Na2AlF4 C.Na3AlF6 D.Na3Al2F3【答案】C【解析】由12HF+3Na2CO3+2Al(OH)32A+3CO2+9H2O可知,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18个,反应前氟原子是12个,反应后应该是12个,包含在2A中,反应前钠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包含在2A中,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3个,氧原子都是15个,反应前铝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A中,因此每个A分子中含有3个钠原子、1个铝原子和6个氟原子,A的化学式是Na3AlF6。故选C。12.(2018?娄底)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和与氧气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8.8g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8.8g××100%=6.4g,5.4g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5.4g××100%=4.8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和=6.4g+4.8g=11.2g,11.2g>9.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g﹣9.6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13.(2018?天津)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A.9.6g B.8.8g C.6.8g D.4.4g【分析】根据“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则可假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a、8a,又因为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则可求一定量B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质量守恒,可求C的质量。【解答】解:根据“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则可假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a、8a,设2.8gA与B反应的质量为xA+3B=2C+3D7a 3×8a2.8g x,x=9.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8g+9.6g=C+3.6g,故C=8.8g。故选:B。14.【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答案】C【解析】A、反应后甲、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乙、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戊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戊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44∶27,即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4∶27,甲、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是1∶1时,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不是4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5.【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A、由2KO2+2H2O2KOH+X+O2↑可知,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X的化学式是H2O2,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例如氧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例如反应前没有气体,反应后生成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6.【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自来水厂有一种新型的消毒剂ClO2,其工业生产原理是:2NaClO3+4X2ClO2↑+Cl2↑+2NaCl+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HCl【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4个氯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l。17.【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干粉灭火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常见的一种ABC型灭火器内充装物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NH4H2PO4),使用时,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NH3),同时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试写出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NH4H2PO4P2O5+2NH3↑+3H2O【解析】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NH3),同时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是水和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H2PO4P2O5+2NH3↑+3H2O。18.【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一些心脏病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以在心跳骤停时刺激心脏,恢复心跳。一种用于心脏起搏器的锂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4Li+2SOCl24LiCl+X+S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S【解析】由4Li+2SOCl24LiCl+X+SO2↑可知,反应前后锂原子都是4个,氧原子都是2个,氯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S包含在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S。19.(2018?仙桃)现有白磷、氧气、一氧化碳、氧化铜,氢氧化钡溶液、高锰酸钾,硫酸铜溶液等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不能重复使用)(1)能发生自燃的反应 4P+5O22P2O5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3)有铜生成的反应 CuO+COCu+CO2 ;(4)生成两种沉淀的反应 CuSO4+Ba(OH)2═BaSO4↓+Cu(OH)2↓ 。【分析】(1)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3)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4)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解答】解:(1)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填:4P+5O22P2O5。(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3)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故填:CuO+COCu+CO2。(4)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OH)2═BaSO4↓+Cu(OH)2↓。故填:CuSO4+Ba(OH)2═BaSO4↓+Cu(OH)2↓。20.(2018?达州)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4.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7:25 ;取该固体混合物25.6g,加入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219g,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最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33.3 g,【分析】根据剩余固体中的碳元素全部在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后碳酸钙和氧化钙都生成氯化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反应后的碳元素全部存在于碳酸钙中,碳酸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3:12,故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因此碳酸钙的质量为:3÷=25,氧化钙的质量为:2=7,故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7:25;加入稀盐酸后碳酸钙和氧化钙都生成氯化钙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则有:2HCl﹣﹣﹣﹣CaCl273 111219g×10% xx=33.3g故填:7:25;33.3。21.(2018?淮安)对销售的化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2.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K2SO4+BaCl2═BaSO4↓+2KC1。(1)20.8g BaCl2溶被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2.08 g。(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写出计算过程)【分析】根据消耗的氯化钡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进而判断是否合格。【解答】解:20.8g BaCl2溶被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20.8g×10%=2.08g。设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K2SO4+BaCl2═BaSO4↓+2KC1174 2082.0gx 2.08g=x=87%>86%符合说明答:(1)20.8g BaCl2溶被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2.08g。(2)通过计算,该钾肥中K2SO4的质量分数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22.(2018?泰安)厨房中使用的食用碱(主要成分碳酸钠)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计算: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分析】根据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以及图片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5.0g设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6.0gx 5.0g=x≈88.3%答: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23.(2018?广安)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酸碱恰好中和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 4 g。(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分析】(1)根据溶液的pH值判断反应的情况;(2)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硫酸的质量。【解答】解:(1)图中A点时pH=7,表示溶液呈中性,酸碱恰好中和;(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40g×10%=4g;(3)解:设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xH2SO4+2NaOH═Na2SO4+2H2O98 80x 4gx=4.9g答: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为4.9g。故答案为:(1)酸碱恰好中和(或溶液呈中性);(2)4;(3)4.9g。24.【2019年广西省桂林市】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g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答案】(1)0.32(2)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8%。【解析】(1)由图象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0.32 g。(2)设样品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2Na2O2+2H2O4NaOH+O2↑156 32x 0.32 g解得x=1.56 g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8%。1.【2019年湖南怀化市】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后总质量一定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分子数目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前后相等;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物质种类。故选C。2.【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则X的化学式是( )A.FeS B.FeSO4 C.FeS2 D.Fe2O3【答案】C【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8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S2。故选C。3.(2018?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物质的值为15C.物质Y一定是单质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分析】根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35g﹣5g=30g,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30g;Z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W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P的质量为37g﹣12g=25g;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0g﹣25g=5g,故待测的数值为20g﹣5g=15g。A、Z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30g﹣25g=5g,故待测的数值为20g﹣5g=15g,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W,生成物是Y,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Y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30g:25g=6:5,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4.(2018?黄冈)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A.5.6g B.8.8g C.4.4g D.4.8g【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1;所以甲烷的质量应该是氢元素质量的4倍,则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0.8g﹣10.8g××4=16g,设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根据题意有:x×+(20.8g﹣10.8g﹣x)×+10.8g×=16g,x=4.4g,故选:C。【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5.【2019年吉林省】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H2+O2 B.2KMnO4K2MnO4+MnO2+O2 C.BaCl2+Na2CO32NaCl+BaCO3↓ D.Zn+H2SO4ZnSO4+H2【答案】C【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氢气、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MnO4K2MnO4+MnO2+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Zn+H2SO4ZnSO4+H2↑。故选C。6.【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C.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16【答案】D【解析】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相关反应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是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在反应物氢气中的氢元素显0价,生成物水中的氢元素显+1价,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B正确;C、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与质量不改变,故C正确;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反应中,氢气与甲醇的质量比=(2×3)∶32=3∶16,故D错误。故选D。7.(2018?绥化)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A.36:19 B.12:43 C.24:31 D.13:42【分析】天平平衡不是取决于加入了多少,而是取决于剩余了多少,也就是取决于质量的净增加。所以在计算中要关注质量增加量。【解答】解:左侧:设加入5.6g的铁引起的左盘质量增加为xFe+2HCl═FeCl2+H2↑ 质量增加量56 2 56﹣2=545.6g xx=5.4g左盘净增加了5.4g,所以右盘也应该净增加5.4g才能平衡。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所以需要生成0.1g氢气,设镁的质量为yMg+2HCl═MgCl2+H2↑24 2y 0.1gy=1.2g所以铜的质量为5.5g﹣1.2g=4.3g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1.2g:4.3g=12:44故选:B。8.【2019年湖北省仙桃市】现有氧气、氢气、铁、稀硫酸、水、氧化铜、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不能重复使用)。(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Fe+2O2Fe3O4(2)2H2O2H2↑+O2↑(3)CuO+H2Cu+H2O(4)Na2CO3+H2SO4Na2SO4+H2O+CO2↑【解析】(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3)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是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Cu+H2O。(4)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H2O+CO2↑。9.【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材料一: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大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_______________的假设。(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答案】(1)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2)空气(3)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4)ACD【解析】(1)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铁丝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等。(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空气的假设。(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打开容器前没有称量容器的总质量。(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故选ACD。10.【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稀盐酸、稀硫酸的一些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3)驱动氢能汽车的能量可来源于氢气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4)实现“险在荆江”到“美在荆江”,农林工作者用波尔多液[Ca(OH)2与CuSO4的混合物]给沿岸树木杀菌,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aCl(2)H+(3)2H2+O22H2O(4)Ca(OH)2+CuSO4Cu(OH)2↓+CaSO4【解析】(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2)稀盐酸、稀硫酸的一些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其离子符号为:H+。(3)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4)氢氧化钙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uSO4Cu(OH)2↓+CaSO4。11.【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如图是某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图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3)图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O22O3 (2)B (3)1∶1【解析】(1)由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3O22O3。(2)A、反应是一种单质生成一种单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正确;C、反应前是3个氧分子,反应后是2个臭氧分子,分子的个数发生变化,故C不正确。故选B。(3)图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比为3×32∶2×48=1∶1。12.(2018?河南)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H2O+CO2↑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6 g。【分析】根据给出的信息可知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为氧化铜可求铜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而确定反应前的铜的质量分数,求算加热后固体的总质量,进而求算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根据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CO32CuO+H2O+CO2↑;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则得到纯净的氧化铜,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0%,根据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可知反应前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反应前铜元素的质量为24g×60%=14.4g,则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为14.4g=18g,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24g﹣18g=6g。故答案为:Cu2(OH)2CO32CuO+H2O+CO2↑; 6。13.(2018?海南)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MnO2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质量为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5.2 g(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然后氢元素守恒进行计算。【解答】解:过氧化氢溶液在分解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过氧化氢溶液溶液的质量为:=95.2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5.2g=90g=5.2g。故答案为:5.2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守恒的元素即可解答。14.(2018?宁波)丁酸乙酯是无色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其密度为0.87g/cm3,难溶于水,可与油类互溶。现取11.6g丁酸乙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产生26.4gCO2和10.8gH2O。(1)含有丁酸乙酯的物品应远离火源。若丁酸乙酯燃烧,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水来灭火。(2)丁酸乙酯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属于 物理 性质。(3)丁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1 。【分析】丁酸乙酯密度比水小,丁酸乙酯燃烧利用水灭火时,丁酸乙酯会浮在水的上面,达不到灭火的目的;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丁酸乙酯燃烧时,其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到二氧化碳中,氢元素完全转化到水中。【解答】解:(1)含有丁酸乙酯的物品应远离火源,若丁酸乙酯燃烧,不能用水来灭火,这是因为丁酸乙酯密度比水小。故填:不能。(2)丁酸乙酯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填:物理。(3)丁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6.4g×):(10.8g×)=6:1,故填:6: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2019年广西省贵港市】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_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催化 +3(2)3H2+2Mg2Cu3MgH2+MgCu2【解析】(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ZnFe2O4中,氧元素显﹣2,锌元素显+2,所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2)反应③中的反应物是H2、2Mg2Cu,反应条件是一定条件,生成物是MgH2、MgCu2,化学方程式为:3H2+2Mg2Cu3MgH2+MgCu2。16.【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在进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前,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通过计算得知:这些氧气的总质量约是16g。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锰酸钾?【答案】158 g【解析】设至少需要高酸钾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MnO2+O2↑316 32x 16 gx=158 g答:至少需要158 g高锰酸钾。17.(2018?台州)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碳酸钠质量/克 0.53 1.06 2.12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 66.33 66.86 67.92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 66.19 66.62 67.42(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碳酸钠的质量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 设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440.53g x=x=0.22g对应的体积为=0.11L对应的气球排开的空气的质量1.3g/L×0.11L=0.14g反应后托盘内的质量为66.19g+0.14g(浮力导致天平减小的示数)=66.33g,所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1)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0.22g。(2)分 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8.(2018?荆门)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Cl、NaHCO3、Na2CO3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取出100g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100g。然后又取出等质量的样品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CaCl2又生成沉淀50g(己知:NaHCO3与CaCl2不反应)。(1)该固体样品成分是 NaC1、NaHCO3、Na2CO3 。(2)求该固体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分析】根据取出等质量的样品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CaCl2又生成沉淀50g,可知混合物含有碳酸钠(根据NaHCO3与CaCl2不反应);而100g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100g,说明固体一定含有碳酸氢钠,进而进行计算。【解答】解:根据取出等质量的样品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CaCl2又生成沉淀50g,可知混合物含有碳酸钠(根据NaHCO3与CaCl2不反应);而100g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100g,说明固体一定含有碳酸氢钠。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x 50g=x=53g根据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Ca(OH)2+CO2=CaCO3↓+H2O可得关系式为NaHCO3∽∽∽∽CO2∽∽∽∽CaCO3↓84 100y 50g=x=42g可知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53g﹣42g=5g所以混合物是 NaC1、NaHCO3、Na2CO3。该固体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100%=53%故答为:(1)NaC1、NaHCO3、Na2CO3(2)53%。19.(2018?襄阳)某同学将锌和氧化锌的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4 g;(2)计算原20g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解答;(2)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金属锌的质量,进而求出氧化锌的质量从而计算原20g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即可。【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故填:0.4;(2)设原20g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x 0.4gx=13g所以原20g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100%=35%答:原20g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3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讲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_ __的重新组合。2.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_ __的各物质的_ 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_ 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反应前后五个不变。宏观:①_ __;②_ __;微观:③_ __;④_ __;⑤_ __。(3)化学反应前后两个改变。①宏观:_ __一定改变;②微观:_ __一定改变。(4)一个可能改变:_ __可能改变。,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及意义)1.定义:用_ 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意义(1)质的方面:_ __、_ __及反应条件。(2)量的方面:①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_ __比。②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_ __(或粒子个数)之比。3.以C+O2CO2为例。其读法为:(1)宏观:在点燃的条件下,_ __。(2)微观:在点燃的条件下,_ _。(3)质量:在点燃的条件下,_ __。,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1.书写原则一要_ __为基础,二要遵守_ __定律。2.书写步骤(以KMnO4受热分解生成O2的反应为例)(1)写出化学式: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_ __和_ __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加上一条短横线。如:KMnO4——K2MnO4+MnO2+O2。(2)配平并检查:在化学式的前面加上适当的_ __(是“1”时,若不是填空题,一般省略),使短线两边每种元素的_ __相等,并将短横线改为等号。如:_2KMnO4===K2MnO4+MnO2+O2__。(3)注明反应条件,标明产物状态。如:_2KMnO4K2MnO4+MnO2+O2↑__。 ,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计算类型(1)已知某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2)已知某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3)含杂质物质的有关计算。2.计算步骤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解题格式一定要规范,具体的步骤为:(1)设未知数x(此步骤的“x”不带单位);(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3)找出关系量、已知量、未知量(注意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计算正确);(4)列出比例式;(5)求出未知量;(6)回答问题。3.计算公式(1)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_ __(2)纯净物的纯度=1-_ __的含量(3)杂质的含量=注意:①代入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 __的质量;②代入方程式计算的量必须是_ __或反应后_ __的量;③关系式中的数据要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正下方,各物质的质量单位统一。1.(2018?广西)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2.(2018?威海)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3.(2018?山西)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 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ClH C.HCl D.ClO24.(2018?湖州)通常情况下,下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2019年河南省】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碳酸钠 B.硫酸钠 C.碳酸氢钠 D.氢氧化钠6.(2018?自贡)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Fe与稀HCl:2Fe+6HCl=2FeCl3+3H2↑B.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C.Ba(OH)2溶液与稀H2SO4:Ba(OH)2+H2SO4=BaSO4↓+2H2OD.AgNO3溶液与稀HCl:AgNO3+HCl=AgCl↓+HNO37.【2019年安徽省】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8.【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26 8 2 4反应后质量/g 1 X 16 15A.上表中X的值是0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4∶11【2019年北京市】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 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10.(2018?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11.【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金属铝的冶炼要用到冰晶石,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为(冰晶石用A表示):12HF+3Na2CO3+2Al(OH)32A+3CO2+9H2O,则A的化学式为()A.NaAlF6 B.Na2AlF4 C.Na3AlF6 D.Na3Al2F312.(2018?娄底)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13.(2018?天津)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A.9.6g B.8.8g C.6.8g D.4.4g14【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15.【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16.【2019年四川省巴中市】自来水厂有一种新型的消毒剂ClO2,其工业生产原理是:2NaClO3+4X2ClO2↑+Cl2↑+2NaCl+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17.【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干粉灭火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常见的一种ABC型灭火器内充装物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NH4H2PO4),使用时,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有剌激性气味的氨气(NH3),同时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试写出磷酸二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一些心脏病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以在心跳骤停时刺激心脏,恢复心跳。一种用于心脏起搏器的锂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4Li+2SOCl24LiCl+X+S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19.(2018?仙桃)现有白磷、氧气、一氧化碳、氧化铜,氢氧化钡溶液、高锰酸钾,硫酸铜溶液等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不能重复使用)(1)能发生自燃的反应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 ;(3)有铜生成的反应 ;(4)生成两种沉淀的反应 。20.(2018?达州)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4.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 ;取该固体混合物25.6g,加入溶质质量分数10%的稀盐酸219g,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最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g,21.(2018?淮安)对销售的化肥,国家有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某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2.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逐滴加入10%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B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已知:K2SO4+BaCl2═BaSO4↓+2KC1。(1)20.8g BaCl2溶被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 g。(2)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K2SO4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图2的包装说明?(写出计算过程)22.(2018?泰安)厨房中使用的食用碱(主要成分碳酸钠)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计算: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23.(2018?广安)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 g。(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4.【2019年广西省桂林市】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g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2019年湖南怀化市】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2.【2019年湖南省邵阳市】某纯净物X在氧气中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2Fe2O3+8SO2,则X的化学式是( )A.FeS B.FeSO4 C.FeS2 D.Fe2O33.(2018?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物质的值为15C.物质Y一定是单质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54.(2018?黄冈)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A.5.6g B.8.8g C.4.4g D.4.8g5.【2019年吉林省】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H2+O2 B.2KMnO4K2MnO4+MnO2+O2 C.BaCl2+Na2CO32NaCl+BaCO3↓ D.Zn+H2SO4ZnSO4+H26.【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相关反应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C.该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改变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1∶167.(2018?绥化)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A.36:19 B.12:43 C.24:31 D.13:428.【2019年湖北省仙桃市】现有氧气、氢气、铁、稀硫酸、水、氧化铜、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不能重复使用)。(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材料一: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与原来金属相比质量增加了。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大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________________的假设。(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10.【2019年湖北省荆州市】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表示:(1)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稀盐酸、稀硫酸的一些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3)驱动氢能汽车的能量可来源于氢气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4)实现“险在荆江”到“美在荆江”,农林工作者用波尔多液[Ca(OH)2与CuSO4的混合物]给沿岸树木杀菌,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如图是某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1)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图示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3)图示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12.(2018?河南)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g。13.(2018?海南)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MnO2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质量为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14.(2018?宁波)丁酸乙酯是无色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其密度为0.87g/cm3,难溶于水,可与油类互溶。现取11.6g丁酸乙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产生26.4gCO2和10.8gH2O。(1)含有丁酸乙酯的物品应远离火源。若丁酸乙酯燃烧, (填“能”或不能”)用水来灭火。(2)丁酸乙酯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属于 性质。(3)丁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5.【2019年广西省贵港市】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_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在进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前,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通过计算得知:这些氧气的总质量约是16g。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锰酸钾?17.(2018?台州)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碳酸钠质量/克 0.53 1.06 2.12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 66.33 66.86 67.92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 66.19 66.62 67.42(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18.(2018?荆门)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Cl、NaHCO3、Na2CO3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取出100g固体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100g。然后又取出等质量的样品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CaCl2又生成沉淀50g(己知:NaHCO3与CaCl2不反应)。(1)该固体样品成分是 。(2)求该固体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19.(2018?襄阳)某同学将锌和氧化锌的混合物20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2)计算原20g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9讲--学生版.doc 2020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9讲--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