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冬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国风光》欣赏课《冬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作品,感受音乐描绘的冬猎场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感受乐曲的各种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作品,了解音乐与所呈现的画面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音乐等教学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播放《勇敢的鄂伦春》) 提问:这首歌讲了哪个民族的故事?通过歌曲,你了解了这个民族的哪些生活状态或者细节?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讲的是鄂伦春族人守护山林的故事,“鄂伦春”的意思是山岭上的人,而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和鄂伦春族人有关的作品,名字叫做《冬猎》。二、全曲欣赏1、听赏音乐提问1:请大家先安静聆听,听完后,和大家分享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2、再听作品提问:通过音乐带给你的不同感受,你将作品大致分为几部分? (两个部分)其实,除了大家判断出的两个部分外,第一部分前有引子,第二部分结束时有尾声,现在,我们就将作品拆开来,一点一点的欣赏与了解这首作品。三、分段欣赏——引子1、欣赏引子 提问:音乐中的哪些片段或节奏能表现出这是冬猎的场面呢?(神秘和紧张感)以及(模仿枪声或脚步声的节奏型)2、节奏练习 (练习要求:联系时,节奏应由慢渐快,由弱渐强;再由快减慢,由强渐弱。模仿出猎人打猎时蹑手蹑脚怕猎物发现,再到追赶猎物,渐渐跑远的过程。)提问:当节奏越来越快,音量越来越大时,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你是被追赶的猎物,你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害怕,紧张,恐慌,这就是音乐的方式营造出的气氛。)四、分段欣赏:第一部分1、提问:如果你作为一个猎人,在打猎过程中你会做哪些事情? (观察、追逐、搏斗、制伏等等)2、分别聆听观察、追逐、搏斗的音乐片段。3、分析这三个音乐片段的特点 A主题 + 三组下行音 + 突然弱下来的旋律 加深学生对A主题的旋律记忆。4、听赏A主题的再次出现 A主题 + 突然弱下来的旋律 + 越来越紧凑的音型五、分段欣赏:第二部分1、提问:与第一部分对比,第二部分有什么变化呢?(旋律线条拉长,音乐转为开阔明亮的调性。)2、提问2:在这一部分的结尾部分,为何作品又转回了乐曲开始的基调?(开放式讨论)六、介绍作品与演奏乐器《冬猎》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作曲家是刘锡津。这一组曲分为《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冬猎》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冬猎》的演奏乐器是柳琴,柳琴又叫柳叶琴,土琵琶。柳琴身材娇小,音色清脆,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柳琴的外形、构造、演奏技法都与琵琶类似。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刘锡津的音乐作品《冬猎》,从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音乐的表现手段是多样的,每个人对音乐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只要我们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从音乐中获得更多的感受。)《冬猎》教学反思《冬猎》是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中的一首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鄂伦春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同时,也是一首非常有表现力、有生活画面的音乐作品。在欣赏作品的时候,还是非常有难度的,音乐通过柳琴的演奏技巧和特殊乐句的表现,反应了捕猎时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以及捕获猎物后的欢庆场面。欣赏作品的同时,需要学生们展开丰富的音乐联想。同时,在节奏练习时,节奏应由慢渐快,由弱渐强;再由快减慢,由强渐弱。模仿出猎人打猎时蹑手蹑脚怕猎物发现,再到追赶猎物,渐渐跑远的过程。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设置的环节还是非常丰富的,需要在节奏练习环节再深入再细致,在对音乐展开想象力的时候再多一些可能性与异想天开,描述出自己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