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意外 生成精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捕捉意外 生成精彩

资源简介

捕 捉 意 外 生 成 精 彩
暨阳小学 戚卫丹
我的课堂教学故事
镜头一:(第一节课)
走进四(5)班教室,感觉有点不一样,这几周一直是剪纸课,怎么今天带的工具不是剪刀、彩纸而变成彩色笔、油画棒了。正疑惑间,班主任何老师走进来,对我说:“戚老师,剪纸的时候碎纸片较多,这两天我想让他们换成绘画课,保持地面清洁,好不好?”我恍然大悟,对了,这两天卫生城市大检查,创卫工作谁都不敢马虎,剪纸课时碎纸片较多,确实怕影响班级卫生。我环视着学生,见孩子们都端正地坐着,等着我上课呢。我的脑子迅速地转着今天该上什么内容。忽然灵光一闪,这不正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吗?于是,我微微一笑:“是呀,这几天创卫,我们都要保持教室卫生干净。其实咱们平时也应该这样,保持干净,而我们的剪纸课确实有许多小碎片,而且也无法避免,那么怎样使小纸片不掉到地上,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如果这个办法好,也许能全校推广呢!因为我们另外的几个班也要开始上剪纸课了。”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一下子踊跃起来,有许多双小手马上举起来了,看来平时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心得的,且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生1:我准备一个工具盒,然后在里面剪,剪下的大纸可以再用,小纸片还可以在别处作装饰。(节约型)
生2:自己做一个纸袋子或带一只袋子,剪完以后把纸片装进袋子去扔掉。(常规型)
生3:桌子的侧面放一个铁圈,再放一只撑开的袋子,剪下的碎片可以掉进去,而且还可以放另外的垃圾。(多功能型)
生4:剪纸时下面垫一张纸,大的纸片可以再用,小的碎纸可以丢掉(常规型)。
生5:我觉得桌子侧面装袋子不方便,因为并拢的桌子还有靠墙壁的桌子根本没办法,不如在自己的前面贴一个袋子,这样更方便。(改良型)
生6:同桌之间可以挂个大袋子,两个人都可以用。(互助型)
生7:一块板剪一个洞,下面装一只塑料袋,可以让大纸小纸分离,而且纸板可以反复使用。
生8:塑料袋的四只角用双面胶固定在桌子上,可以在上面剪。
(学生的气氛很热烈,马上有同学说,那夏天的汗会把袋子粘起来,不好!)
生9:老师,我这个方法稍微有点复杂,就是在桌子上粘一个强力钩,然后把一只一次性纸杯撮个洞,挂在上面,下面再钉一块板,这样杯子就不会斜。(学生激动地比划着讲着,听了几遍才明白)
生10:用一个纸板盒子,把盖子剪开,下面再挖个洞,装上塑料袋,剪纸的时候大纸片就留在里面,小纸片就漏到袋子里去。
生11:用报纸折一个扁盒子,剪下的东西直接放里面好了。
生12:(一个学生跑上来)老师,用保险膜,加点水粘在桌子上,而且保险膜可长可短,用多少都可随意,也不会粘手。
(举着的双手渐渐少下去,但兴奋之情还挂在脸上,前后排同桌不时有小群体在讨论,有一些学生想举手又似乎觉得方案已有人说过或没把握,又犹豫着把手放下)。
我挥手示意学生静下来:“刚才戚老师统计了一下,一共有12位同学发言,并且这些方案都相当不错,很有可行性,但是不知你们想到了没有,天渐渐热起来了,风会从窗子里吹进来,还有,电风扇打开的时候,风也很大,会把你桌子的碎纸吹走,那又该怎么办呢?”显然学生都意识到了这个实际的问题,而且有点难度。教室里短暂的沉默后,几只小手醒目地举起来,我用赞许而鼓励的目光示意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1:在袋子上加盖。
生2:用书挡牢
(书会倒下来,而且还是会被风吹走的,周围的学生马上提出反对意见,我示意这个学生坐下,再请别的学生说)。
生3:用自行车的车篮,把碎纸片剪在里面,因为它很深,碎纸片就不会被吹起来了。
生4:用苍蝇纸,因为有粘性,剪下的碎纸就粘住了。
生5:塑料袋底部加卡纸,塑料袋就不会飘起来,然后在卡纸上粘上双面胶,就能粘住碎纸片了。
镜头二:(第二节课)
我把上一节课学生想出的许多防止碎纸片掉倒地上的好法子进行肯定并鼓励学生,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把自己的想法尝试做一做,看一看在实践中有没有效果,要求是:一、只能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如塑料袋、纸盒等;二、做的这个物品要有效果。三、设计要美观。
镜头三:
一周后,再次上美术课,我进行了检验与评比,部分如图所示:
图(1)现场评比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反思与讨论
那天课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学生们的表现太精彩了!反思上述教学活动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
1、关注学生,有效引导——课堂教学的灵魂
这是一堂事先没有预设的即时生成的工艺美术课,它既属“设计、应用”的领域,也有“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的要求。我们知道美术课的工具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而美术教师事先并未知道班主任已把剪纸工具换成了彩色笔,并且强调“创卫”这个特定事件,担心剪下的碎纸影响教室卫生而影响“创卫”这个大局,使得顺应这种改变是美术老师的唯一选择了。由此强化了剪纸课的碎纸片与教室卫生这个常规而头疼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一直在思索着的,而学生经历了几节剪纸课后,也感受了碎纸片掉到地上挨老师批评、接受卫生检查扣分的不愉快心理体验。因此,当我一提出有什么办法使碎纸片不掉到地上这一问题时,学生的思维即如开了闸的洪水奔涌而出。面对这有感而发的热情,我没有打断学生的思路,没有牵回学生的思维,没有扼杀一个个闪光的思想,而是抓住有利契机,将它作为鲜活的课程,以积极的态度,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我以为,这堂美术课的亮点在于,我抓住了学生美术工具改变的契机,顺应了学生对“纸屑卫生”问题产生烦恼而求改观的心理,能果断改变课前预设。这既体现了尊重学生、尊重其他教师,也强化了新课程“优化课程资源”“注重过程,注重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课程资源”等教学理念。因此,关注学生,有效引导,才是我们美术课堂教学的灵魂。
2、尊重学生,实践创新——用自己的方式感悟美术
言之不足,歌以咏之;诗情画意,皆是有感而发。绘画既有感而发,又感而思物。对这堂课的教学肯定,首先是我充分尊重学生。想说的就让他们说,在说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作激情。第二是适时引导,化激情为动力,趁热打铁,把说得清的和说不清的思路和创意都直接放到实践制作中去检验。学生们在课堂中直接看到的效果,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和欣赏、评价周围同学的作品中不断校正自己的设想,提高自己的水平。三是让学生感而思物、思而造物,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造他们自己想到的美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感悟美术。我想,如果能长此以往,对促进学生的心智和谐发展与创造实践能力的提高必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这些不正是需要我们在课堂实践中一点一滴去做到的吗?我庆幸自己能及时把握生成,更感慨于“孩子的心你要听听,别顾自己走得急”呀!
3、环保不只是口号,美术也不仅仅是一堂课——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先生在五四前后高举的一面教育革命大旗,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基本理念之一,怎样把我们的课堂教育过程与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有机地联系,并成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障碍及由此产生的焦虑、厌学的途经和方法,是当今教育者在新时期面临的一大难点。何谓难点?难在教育在许多时候已脱变为时尚的口号,教学的最后结果只是一组令人发怵的阿拉伯数字。怎样解决时下的这一难点?这一堂美术课或许能给出一个小小的启示。
我们在不断地宣传环保,可学生不知道环保在哪里——种树、爱护草地那才是环保;我们不断地辅导学生绘画、造型,可学生离开了教室就不知道什么美术了——画好了一张画交给老师就算是完成了美术了。因此,通过我们美术课堂让孩子了解环保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片纸屑、一笔随意地涂鸦开始,美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处!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叶澜教授曾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是说,理想的课程需要超越预先设定的教学规程,需要把握真实丰富的现场生成。这也正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由于学生所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美术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规程,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并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以下是我用了三周的学习时间进行的从灵感的捕捉到实践的操作所进行的教学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