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教学—正面双手传球技术说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排球教学—正面双手传球技术说课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排球教学—正面双手传球技术》
主讲:章志为
体育中学一级教师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贯彻新课程标准
实施素质教育
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不吝赐教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作为理论依据,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
将“增进学生健康”的基本理念,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所提出的五维具体目标
3、运动技能
2、运动参与
4、身体健康
5、社会适应
1、心理健康
激发学生学习排球技术的兴趣,
积极、主动地体验排球的基本技术。
初步掌握排球双手传球技术,发
展排球技术能力 。
通过科学、系统的组织形式、训练手段,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运用师生间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排球双手传球技术》教学目标
三、教材分析
排球在体育运动当中是主流项目,在世界各国均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在我国是一项传统的“优势项目”,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排球运动员:汪嘉伟、郎平、孙玥、赵蕊蕊等排球明星已经深入我国群众心中。
近年,沙滩排球作为新兴项目,悄然崛起。由于在比赛过程中,有着浪漫的阳光和美丽的沙滩,加上特殊的规则等多种客观原因,已经开始备受关注了。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我国选手田佳、王洁、薛晨、张希的出色表现,在年轻人当中,掀起了一股“沙排热潮”。
利用 “沙排热潮”,形成教育契机,开展排球教学。
自2004年重新恢复了初三体育会考,在新的考试方案中,增加了多个选考项目。其中包括了“一分钟排球对墙传球”的项目。
经过了三年数据分析:
近三年海珠区初三体育会考部分选考项目平均分统计
通过数据分析,以及实践研究,在众多的选考项目中“排球”是最容易获得满分的项目。
以上的内容简单阐述了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地位,以及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结合近三年海珠区初三体育会考的部分数据分析作为依据,充分说明了排球运动在中学开展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正面双手传球技术”是排球技术的基础,也是初三体育会考的一项重要科目,所以在中学初三年级(水平四)的教学当中是一个教学重点。(授课过程的导入部分)
“正面双手传球”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正确的传球手型。
2、 全身协调发力完成技术动作,
提高传球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难点:1、 体会正确的“传球手型”接触球体。
2、 通过高密度的训练,熟练技术
动作,形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1、 有利因素: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创造潜能,对新授课程有较高的兴趣,因此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
2、 不利因素:学生处在发育成长阶段,心理因素处于不稳定阶段,自我控制的能力、运动技能不够,女生想练而不敢,见球就躲,对排球运动有恐惧心理。
3、 主要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容易精力分散,精神不集中。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兴趣,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而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
自主学习过程
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课后小结
(直观体验、讲解示范)
1、自主学习


讲解
技术要领
动作
示范
两手相对分开,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型”,拇指、食指、中指完全触球,无名指、尾指第二、三指节触球,手腕后仰。


单人自抛、
自传练习
教师
边讲边练
少讲多练
参与练习
及时反馈
提出问题
击球前双腿弯曲,击球时全身协调用力,加强练习 ,提高质量。
2、合作、探究学习
参与实践
反馈展示
创设情景
分组竞赛
教师引导
猜想假设
教师参与练习,及
时反馈练习情况
合作、探讨、针对性练习
提供展示平台
分组竞赛
3、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在合作练习或游戏活动中对自己、同伴等所有的个体进行关心与尊重!
在体育运动过程的合作行为,转化为日常生活、工作的团体行为
不吝赐教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