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几种常用的书写字体简介(一)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 ( http: / / baike. / view / 61891.htm" \t "_blank )商代 ( http: / / baike. / view / 553879.htm" \t "_blank )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 ( http: / / baike. / view / 22925.htm" \t "_blank )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 ( http: / / baike. / view / 136214.htm" \t "_blank )和兽骨上的文字 ( http: / / baike. / view / 32894.htm" \t "_blank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 ( http: / / baike. / view / 20588.htm" \t "_blank )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 ( http: / / baike. / view / 328090.htm" \t "_blank )、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示例(二)隶书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 ( http: / / wiki.keyin.cn / index.php / %E7%A7%A6%E6%9C%9D" \o "秦朝 ),在东汉 ( http: / / wiki.keyin.cn / index.php / %E4%B8%9C%E6%B1%89" \o "东汉 )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 ( http: / / wiki.keyin.cn / index.php / %E6%88%98%E5%9B%BD" \o "战国 )时期。隶书示例(三)大篆大篆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示例(四)小篆小篆也叫“秦篆 ( http: / / baike. / view / 420722.htm" \t "_blank )”。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五)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一般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頫)等。东晋时期已经成熟,唐代达到高峰。楷书分为三个时期,即晋楷、魏楷和唐楷。楷书示例(六)行书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行书示例(七)草书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 草书示例另外:请你再记住以下四种电脑中的常见的字体:1.宋体或称明体,是为适应印刷 ( http: / / baike. / view / 18955.htm" \t "_blank )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 ( http: / / baike. / view / 1712.htm" \t "_blank )字体。 例如:美丽校园2.楷体 例如:美丽校园3. 黑体字又称方体或等线体 ( http: / / baike. / view / 420748.htm" \t "_blank ),没有衬线装饰,字形端庄,笔画横平竖直,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 例如:美丽校园4.幼圆 例如:美丽校园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