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空气的热胀冷缩》一、【教学目标】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2.通过模拟“微粒”运动的游戏明白:热膨胀、冷收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3.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4.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5.能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6.在实验中,获得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证明观点的体验,对热现象产生更的探究兴趣;二、【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三、【教学难点】设计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四、【教学准备】量杯、烧瓶、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实验记录单;课件。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水和许多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 ”(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红墨水和玻璃细管的“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引导学生做实验。出示:挑战一:改进装置。改进上节课用过的装置,使其能够验证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讨论,汇报交流改进方法。根据学生汇报师演示操作。2、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挑战二:重新设计实验,想办法,验证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课件提示:(1)准备借助哪些材料帮助我们“观察”空气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2)如何使用这些材料:(3)准备用什么方法让空气受热、受冷;(4)猜测可能产生的现象。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先自己静静地思考1分钟,再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案(思考1分钟)师:有没有谁能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呢?生回答。师:还有其他想法吗?3、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实验探究。师: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多,那这节课我们先来试一种方法。出示准备好的量杯,热水、冰水、常温水;气球、锥形瓶。师:同学们能利用这些材料,动手实验来验证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吗?生回答,教师做适当提示。课件出示实验温馨提示:分工合作、注意安全;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及时记录。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边实验,一边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到实验记录单。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师知识构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说明空气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齐读)板书: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受冷后(体积收缩)4、比较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解释热胀冷缩的原因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也和水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既然水和空气都有热胀冷缩的本领,请问,它们两个谁的本领大?生:空气热胀冷缩的本领比水强得多;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明显。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解释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吗?学生回答师:科学家经过研究后,给出了关于“热胀冷缩现象”更科学的解释。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35。请学生做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教师作简单的解释后问: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不能像小小科学家一样,解释“热胀冷缩现象”吗?(三)、迁移应用为什么踩瘪但不破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一泡就会鼓起来?七、【板书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受冷后体积收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