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2019)必修3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2019)必修3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教案

资源简介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中的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方式,分析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含义和主要职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阐明了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目“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介绍了人大代表依法享有的职权,阐明了人民代表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方式,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懂得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人民如何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深刻领会我国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行使职权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人大代表依法享有的职权。
教学难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如何行使职权。
四、教学过程(所有视频资源都是可选择性使用)
课程导入:图片资料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2020年2月24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为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原定于202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适当推迟。
总结:从1985年开始,每年的3月,通常是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们留待之后的课程再了解。今天的课程,我们先围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了解为什么要有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有什么职权、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为何能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召开时间推迟、人大代表有什么样的权利及他们是如何履职的等等。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观看视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上图是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形成——民主选举
通过视频可以知道,人民通过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情况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作为中国纪年;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并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结束。此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时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54年9月15日-28日
第二次会议
1955年7月5日-30日
第三次会议
1956年6月15日-30日
第四次会议
1957年6月26日-7月15日
第五次会议
1958年2月1日-11日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59年4月18日-28日
第二次会议
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
第三次会议
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
第四次会议
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1975年1月13日-17日
从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开始,每五年为一届,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从1985年开始,召开会议时间固定为每年3月,从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开始,召开会议时间固定为每年3月5日。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
观看视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主要议程》,结合教材中“探究与分享”中列举的十项议程,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主要议程”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举例说明:
立法权
观看视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草案)》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草案)”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有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比如,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之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编撰、审议、修改完善工作不断推进,目前已形成物权编、合同编、继承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共计6编,将于民法总则一起形成民法典草案,提交即将于2020年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2019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外商投资法,以全面升级的法制设计,向全世界发出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法律承诺。随后建筑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等9部法律完成修改,呼应外商投资法。因2018年7月的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事件,启动为疫苗这一关涉生命安全、儿童权益的公益性产品打造一部专门法律的构想,并于2019年6月正式出台疫苗管理法,且据此修订了药品管理法。还有修改的法官法、检察官法、森林法等等,都是在根据国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法律依据和保障。
决定权
比如,根据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7年7月1日起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决定;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自1999年12月20日起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决定。
 1997年7月1日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
1999年12月20日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澳门综艺馆隆重举行
又如,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
再如,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查通过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通过了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任免权
观看视频:《毛主席选举》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毛主席选举”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视频中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王岐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经过投票表决,决定李克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的提名,大会经投票表决,决定许其亮、张又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决定魏凤和、李作成、苗华、张升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通过选举,杨晓渡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周强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任免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对以上人员,全国人大有权依法定程序予以罢免。
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是指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些监督权的实施我们在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议程中都可以看到,也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会在每次人大会上看到国务院总理要作政府工作报告提交大会审议。
1954年5月23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
观看视频:《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
(上图是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视频中介绍的十三届全国人大的代表符合要求,具有广泛代表性。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举例说明: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常委会组成人员114人现场出席会议,57人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共171人。会议作出了关于推迟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党中央部署,分析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宪法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经过认真研究、慎重考虑作出的决定。全国人大代表中有各级领导干部,还有许多医护工作者、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农民、人民解放军等各方面代表,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适当推迟召开大会,有利于集中力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有利于大会召开时聚焦主题,顺利完成大会各项任务。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观看视频:《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在新冠肺炎肆虐的这个春天,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表决通过这一决定,有利于回应社会重大关切,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法律保障,也有利于提升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各有关方面也能够严格按照此决定,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倡导和推动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还可以观看视频:《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等六部法律》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等六部法律”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会议通过人民陪审员法、英雄烈士保护法、关于修改国境卫生检疫法等六部法律。英雄烈士保护法全面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或者观看视频:《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产生的方式——民主选举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选举人大代表的方式,采取了以直接选举为基础,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1953年选举法规定,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实行直接选举。1979年重新修订选举法,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即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大代表都按选区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由于县、自治县是当时县一级行政区划的主体,规定县、自治县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是直接选举范围的重大扩展。县一级直接选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不仅担负着产生该级国家权力机关的任务,而且为上级国家权力机关以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提供了基础。此次修订的选举法于1980年1月1日实施,其后经过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2010年、2015年6次修改。确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1953年12月,北京市西单, 群众打腰鼓,扭秧歌,庆祝普选。
1954年,延安县枣园乡的选民在基层选举大会上举手选举自己的代表
总结: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人大代表拥有的广泛职权: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
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代表们走向人民大会堂
观看视频:《我是全国人大代表 我这样履职》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我是全国人大代表 我这样履职”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职权。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可以举例说明质询权:
2020年2月23日,山东青岛城阳区抢占“五大高地”推进情况公开质询的最后一场——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推进情况公开质询会议在城阳区人民会堂举行。质询问答环节,城阳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企业家和协会商会代表、市民代表等9位质询人提出了问题,城阳区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工作专班人员应询。经过公开质询,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发展高地”的思路更加开阔、方向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城阳区将全力把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为青岛新的重要支柱产业,肩负起打造“轨道上的半岛都市群”重任。
3.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观看视频:《人民代表 代表人民》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人民代表 代表人民”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观看视频:《人民代表习近平》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人民代表习近平”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课后活动:
观看视频:《关于全国人大代表 这些事需知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思考视频中提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上图是视频资源“【思政广角】关于全国人大代表 这些事需知道”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课程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