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2.了解物质溶于水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溶液1.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1)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4.溶液的用途:(1)许多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2)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动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要点诠释】1.溶液“透明”包括无色透明和有色透明(如CuSO4溶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2.SO3、CaO等易与水反应的物质溶于水,溶质不是SO3、CaO,而是H2SO4、Ca(OH)2。要点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在物质溶解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会产生放热或吸热现象。【要点诠释】1.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产生放热现象。2.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产生吸热现象。3.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要点三、悬浊液、乳浊液、乳化现象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如: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如:把植物油和水混合振荡后得到的浑浊的液体,就是乳浊液。该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分层。3.乳化现象:是指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不再分层而能稳定存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走。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就是这个道理。乳化不是溶解,不能形成溶液。【要点诠释】1.汽油和洗洁精都能洗去油污但原理不同,汽油洗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而洗洁精洗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不能形成溶液。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3.悬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而溶液则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溶液等概念及乳化现象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钡餐【思路点拨】解答溶液概念的题时一定要抓住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是判断能否形成溶液的标准。【答案】A【解析】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植物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钡餐难溶于水,形成的是悬浊液。【总结升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悬浊液和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会分层。2.(2019 重庆中考)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C.混合物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思路点拨】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答案】B【解析】A、无色透明是通过观察得到的,A不符合题意;B、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B符合题意;C、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D不符合题意。【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定义,难度不大,需要加强理解和记忆。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答案】A【解析】汽油是一种有机物,它能溶解手上的油污。而其余选项则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使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并随水漂走。【总结升华】要注意物质的溶解功能和乳化作用原理不同。举一反三:【变式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泥土C汽油 D蔗糖【答案】D【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植物油、汽油不能与水互溶;而泥土与水形成泥水,泥水不稳定。故选D。【变式2】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小苏打B.汽油C.石灰石D.面粉【答案】A类型二、考查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4.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如下图所示装置)。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B.生石灰 C.浓硫酸D.硝酸铵【思路点拨】此题出题角度新,把物质溶解(或反应)时的放热、吸热现象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了。U型管中液面的变化主要和压强有关,而容器内的压强又与温度相关联,解决此题的关键就是要把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搞清楚。【答案】D【解析】图中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瓶中的压强小于大气压,也就是瓶中气体温度降低,因此加入的物质溶解(或反应)时是吸热的,符合条件的只有硝酸铵。【总结升华】要记住:溶解时温度降低(吸热)的物质是硝酸铵等;溶解时温度升高(放热)的物质是浓硫酸、氢氧化钠等;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解时温度不变的物质是氯化钠等。举一反三:【变式】(2019 四川中考)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浓硫酸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答案】B【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蔗糖溶于水热量变化不明显,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基础)【巩固练习】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溶液的特征是()A.无色透明B.均一、稳定的物质C.澄清的液体D.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2019 贵州中考)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一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B.酸奶C.矿泉水D.可口可乐3.某一杯食盐水上部的密度为ag·cm-3,则下部的密度为( ) A.大于ag·cm-3 B.等于ag·cm-3 C.小于ag·cm-3 D.无法判断4.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5.稀盐酸属于( ) A.单质B.化合物 C.纯净物D.混合物 6.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红糖 B.食盐C.白糖 D.花生油7.(2019 湖南中考)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冰块C.花生油D.蔗糖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泥水 C.生理盐水 D.碘酒9.在家庭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B.食盐 C.味精 D.蔗糖10.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B.硫酸铜溶液C.牛奶D.石灰乳二、填空题11.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的是。1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不可能形成溶液的是。①乙醇;②食盐;③蔗糖;④冰块13.(2019 四川中考)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 (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其理由是溶液具有 。14.物质溶解后形成的、的叫做溶液。15.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乳化的原理达到清洗目的是。①用自来水清洗蔬菜;②用汽油清洗油污;③用洗涤剂清洗餐具;④用酒精清洗碘渍【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水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溶液;溶液也有带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2.【答案】B【解析】啤酒是酒精、麦芽糖、二氧化碳等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酸奶中含有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可口可乐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碳酸等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3.【答案】B 【解析】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征,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所以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必然相同。4.【答案】D 【解析】生石灰、烧碱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食盐溶于水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因此饮料罐中所装固体是硝酸铵。5.【答案】D 【解析】稀盐酸是由溶质(氯化氢)和溶剂(水)组成的一种溶液,属于混合物。 6.【答案】D【解析】红糖、食盐、白糖都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7.【答案】D 【解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A、面粉放到一定量的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外界条件不变,分层,形成的是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A错误;B、冰块放入水中,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而溶液是混合物,故B错误;C、花生油不溶于水,放到水中形成的是一种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混合物,静置后可分层,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而不是溶液,故C错误;D、蔗糖易溶于水,放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外界条件不变,不分层,各部分性质相同,形成的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特征: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泥水不具备溶液的特征,故选B。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溶液的形成,食用油难溶于水,故不能形成溶液,选A10.【答案】B【解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蒸馏水属于纯净物;牛奶属于乳浊液;石灰乳属于悬浊液。 11.【答案】乳浊液12.【答案】④【解析】冰块放入水中形成的是纯净物(水),不是溶液。13.【答案】不会稳定性【解析】所谓“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不管放置多长时间,溶质和溶剂长期共存,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氯化钠注射液属于溶液,而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14.【答案】均一稳定混合物【解析】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15.【答案】①②④【解析】自来水清洗蔬菜、汽油洗去油污、酒精洗去碘渍都是溶解的原理,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是利用乳化的原理。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