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案:我是一名小学生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案:我是一名小学生啦

资源简介

《我是一名小学生啦》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与快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享受愉快的学校生活。
2. 使学生初步认识学校规则、纪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纪律观念。
3.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设计发放课前调查表和联谊卡
2. 准备相应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完成课前调查表,询问爸爸妈妈对自己在上学路上、学校、放学路上的要求。
教学重点
1、要天天不迟到,在家、上学路上应该怎么做,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悟怎样才能天天不迟到。
2、让孩子们诉说自己在学校里感到高兴的事,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发现别人的优点,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享受学校生活。
3、在做游戏时,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在学校时,自觉遵守学校规则。
4、让孩子牢记放学后要立即回家,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
教学难点
由不迟到到天天不迟到,培养学生的毅力,在学校生活里,认识到规则在学校各方面生活中的作用,要自觉遵守规则。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8月26日
授课时间:9月11日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儿歌引趣:导入新课
1.在上课铃响之前,让所有孩子都背上书包排队站在校园里,播放《上学歌》带领孩子们回到教室里坐好……
2.师生互相问好
【设计意图:先把孩子们带出教室,背上书包,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模拟学生上学的情境,让他们回忆起每天早上上学的情景和心情,方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欣赏学校美丽的风景照片,激发学生们热爱学校的心情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的学校。(课件展示:学校里的一些美丽的图片资料,同时配上儿歌音乐)
通过欣赏这些图片,你的心情怎样?想说点什么呢?-----学校如此美丽。
生:说说自己对学校的印象,是否喜欢自己的学校
3、说说你上学的心情
孩子们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看学校的美丽照片时能激发他们对学校的喜爱之情,并激发他们能够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板题----我是一名小学生)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
1、学唱《上学歌》
教师课件出示:《上学歌》视频
全班跟唱
从上面的视频中,看到、听到了些什么?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谈感想:我要做个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的真好啊!从同学们的表情和回答中,我们看出了同学们要成为还孩子的信心。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天天不迟到呢”?
(板书:——天天不迟到)
让孩子们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一住校生为主,每个班里的“走读生”很少。学生回答主要根据以往在幼儿园、学前班的经历为主。】
学生回答:早晨起床不赖床 遵守时间 不磨蹭……
教师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并引导
根据课本插图,从“自己起床”、“洗簌”、“离家”、“上学路上”开始引申
2、PPT图片展示:
自己按时起床VS睡懒觉
干净整洁 VS懒得洗簌
抓紧时间 VS 磨磨蹭蹭
与家长告别 VS 不理睬父母
教师提问:以上四幅图片中,那个小朋友做的好啊?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啊?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早上去上学的生活片段,让孩子们明确正确与错误的做法,加深印象,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引申设计:今天你离开家上学时有没有向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再见啊?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尊敬长辈,懂礼貌的好习惯】
4.走在上学的路上
教师:现在考考大家的记忆力,从你家到学校的路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位之间互相说给对方听一听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做法,知道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抓紧时间,不贪玩,才能够不迟到。还要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5.爸爸妈妈更辛苦
教师引导:同学们每天来上学,是谁保证了我们“天天不迟到”?你每天早上按时起床,咱们的爸爸妈妈要起得比我们更早,他们要为我们做可口的饭菜,无论刮风下雨都要接送我们上学,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业……大家说,爸爸妈妈辛不辛苦啊?
【设计意图:由于家离学校比较远,走读生都有父母每天接送,相信孩子们也把父母的辛苦看在眼里。感受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要孩子们不要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三、课堂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应该怎么做?我相信我们班的所有小朋友都会成为让家长放心,让老师喜欢,让同学们都喜欢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寻找身边的小榜样,让孩子们对以后的学校生活充满信心和乐趣】
板书设计: 我是一名小学生
天天不迟到 上学真高兴 讲规则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体现了一节课的主题内容,表明了一节课的重点,突出了成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使教学目标集中凝炼,一目了然。】
第二课时
一、说一说
1、教师引导:在学校里,同学们是遵守纪律的好孩子,我们除了“天天 不迟到”,还要“平平安安回家去”。谁能说一说你们每天放学路上发生的事情吗?
(学生说说放学后的做法,主要从放学路上以及家里等)
2、继续询问:爸爸妈妈对你们有什么要求吗?
学生谈谈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要求
(如:放学后赶紧回家,不要在外逗留,不要随便乱跑,过马路要看清,记清作业,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走开,不要乱吃路边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父母的要求”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不要烦“唠叨”要把它们时刻记在心上】
3、上交“问卷调查表”
放学后是否立即回家 是 否
选择什么交通工具 步行 父母接送 坐公交车
从学校到家需要多长时间
步行回家 独自 和朋友结伴
过不过马路 过 不过
4、教师引导:根据课前的调查,大家说说你发现那些同学做法是对的,那些同学的做法是不好的
5、PPT图片展示
放学之后结伴回家的同学VS放学之后成群逗留的同学
排队回家的同学 VS 追逐打闹的同学
不乱买零食的同学 VS 随便吃路边摊的同学
遵守交通规则的同学 VS 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展示,让孩子们更加明确放学路上我们应该怎样做,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由于是寄宿制学校,班级里大多数孩子放学后需要上晚自习,在学校里统一休息。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走读生”及其家长。】
二、大家一起走迷宫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请同学们试一试怎样才能安全到家?(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说说你这样走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走迷宫的小游戏,提示学生要按时、平安回家以及在放学路上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引导:你认为在放学路上还应注意什么?
学生思考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并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
4、演一演
模拟情景:如果你最喜欢的玩具丢了,你会怎么做?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巡视。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丢东西的心情,做一做当时的动作
教师引导:如果你不按时回家,父母找不到你,他们会怎样呢?
引发学生思考,全班交流。
观看视频片段《贪玩的孩子 焦急的父母》
【设计意图:通过丢东西的经历让孩子们体会焦虑和难过的心情,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深刻体会家长找不到孩子们的心里感受。】
观察课本P22教师提问:放学时遇到雨雪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指名回答,教师点评。
(例如在学校附近耐心等候父母、不要冒雨回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等等)
【设计意图:放学碰到雨雪天气是常见的事情,这时应该怎么办,把问题放给孩子,让孩子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可以提前带好雨具,可以等父母来接,可以和父母约定好地方碰头等,为孩子们以后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的都非常认真,尤其是某某同学坐的姿势最端正,某某同学回答问题很积极,某某同学回答问题很响亮……这些同学都是我们身边的“小榜样”大家以后在上课的时候要向他们学习。
孩子们,我们虽然成为小学生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了。让我们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里做个好学生,你们就是做棒的!老师相信你们!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与快乐,让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开始享受 愉快的学校生活。表扬身边的“榜样”,激发学生做得更好,有利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培养,同时也让孩子们获得成长。】
板书设计:
平平安安回家去
按时回家:路上不贪玩
不在外逗留
安全回家:不追逐打闹
结伴回家
遵守交通规则
我们下雨天怎样做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体现了一节课的主题内容,表明了一节课的重点,突出了“平平安安回家去”这一主题,目标集中凝炼,一目了然。】
教学反思:
一、本教案的亮点:
1、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所以抛掉品生课老师讲,学生读的传统模式,让孩子一开始就喜欢品生课,说说他们知道的事,讲讲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讲故事,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上课之前先让孩子们背上书包来到教室外,重温“开学第一天”的情景,这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对本节课产生兴趣。对比第一天上学,又有了新的情感体验。
3、通过“师生互动”小游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明白了讲规则的游戏才好玩,不讲规则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进而懂得在学校要遵守学校规则,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究学习,促进他们主动发现,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重点解决的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与快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享受愉快的学校生活。让学生从现在开始拥有成为“好孩子”“好学生”的美好愿望。
1、怎样才能“天天不迟到”,结合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懂得一天不迟到容易,但难得是天天不迟到,坚持的重要性。
2、会判断在上学路上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体会父母的辛苦和对我们的爱,教育孩子在家里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个好孩子。
3、在“讲规则”学习中,让孩子们懂得做游戏要讲规则,在学校要遵守学校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与纪律观念。
4、明白“平平安安回家”“按时回家”的重要性,还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例如不在大树下避雨,下雨在合适的地方等家长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