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与技巧 课件+微课(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与技巧 课件+微课(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教师:李丹丹
学校:文峰区宝莲寺镇黎官屯小学
6.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8.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4.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6.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7.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8.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4.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5.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7.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8.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1.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7.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6.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三年级
了解内容3次
四年级
把握内容5次
五年级
把握内容4次
六年级
理解内容3次
把握内容2次
了解
初步
把握
把握
理解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小学语文部编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单元训练“量”与“质”图解
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句、段的概括和理解












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
方法与技巧

学习目标
怎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写了什么?
知识归纳
1.叙事为主的文章:



叙述事情的经过
2.写人为主的文章:
人物做了什么
3.写景状物的文章:
从几个方面描写事物的特点

常出现的问题:
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
2、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
3、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
过于复杂
主次不清
不够完整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原则
准确 全面 简洁
1.归纳时,一定不能出现比喻句、拟人句等这些修辞手法,最好少用形容词。
2.概括出来的句子是陈述句。
文章中所涉及的重要的点都应该概括出来。
紧扣原文。
模板:
本文主要写了(谁)……的事 / 描写了……的景物。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一、题目扩充法
顾名思义,就是对文章的题目进行扩展的一种方法。它在我们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作为标题的文章当中运用极广。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具体步骤:
(1)认真读全文;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两个或两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天窗》
提出问题:
1.天窗在哪儿?
2.为什么要开天窗?
屋顶上开的一个小方洞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1.观看外面的世界
2.产生丰富的想象
本文主要写了( )通过( ),(
)的事。
乡下的孩子们
天窗
观看
外面的世界,并产生丰富的想象

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摘句归纳法
有的文章结构上有关键语句,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时可直接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或者稍加整理,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注意:
1、直接“抄”。
2、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
3、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本文主要写了( )。
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表现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白鹅》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承上:第一段点到的鹅的高傲。
启下:下面的段落会从这三方面依次介绍。


《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去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同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到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
需要“串”!!!
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
本文主要写了(
)的事。
猫的性格很古怪,而
表达了作者( )之情。
对猫的喜爱
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三、段落合并法
(适用于说明文、议论文)
就是将层次清晰的文章各段的段落大意合并起来,经过适当的增加和删减,组成几句连贯、通顺的话,便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课文内容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管用的方法。

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
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
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
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
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去繁从简。
具体步骤:

《白鹅》
第1段写白鹅的由来和“我”对白鹅的看法。
第2段过渡段。
第3自然段描写了鹅的叫声。
第4自然段描写了鹅的步态。
第5-7自然段描写了鹅的吃相。
本文主要写了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表现出来的高傲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要素串连法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人 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样
找出这六要素,再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4月14日
排队等候,出洞
浙江金华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游北山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主要写了(
)的事。
“我”游览双龙洞的过程和所看到
的景象,最后出洞
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对大自然
表达了作者(
)之情。
的喜爱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
方法与技巧 文章的特点 运用的方法
题目扩充法 题目就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的文章 围绕课题提出两三个相关的问题,串连起来
摘句归纳法 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而这些关键句子提示了全文主要内容的文章 需要“抄”“串”“缩”,稍加改动整理
段意合并法 从几个方面描述,层次清晰的文章 给课文分段,把每段的段意概括、串连起来, 修改、综合
要素串联法 写人、叙事的文章 找出文中的六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