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列5分小题的类型与解法大家知道,数列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考试卷中不是大题,就是两到三个小题,分值一般在十到十五分之间。从题型上看,可能是大题,也可能是选择题或填空题;难度系数较低,一般为中档题或低档题。这里着重探导数列的5分小题,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归结起来,数列的5分小题主要包括:①数列的概念问题;②数列通项公式的问题;③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④等差数列的问题;⑤等比数列的问题等几种类型,各种类型问题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解答方法也各不相同。那么在实际解答数列问题时,到底应该如何抓住问题的结构特征,快捷,准确地给予解答呢?下面通过典型例题的详细解析来回答这个问题。【典例1】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集合A={x|x=2n-1,n},B={x|x= ,n},将A B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则使得>12成立的n的最小值为 ;【解析】【知识点】①集合的表示法;②集合运算的基本方法;③子集的定义与性质;④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⑤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定义与性质。【解答思路】根据集合表示方法和集合运算的基本方法求出A B,从而得到数列{},利用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就可得出结果。 【详细解答】集合A={x|x=2n-1,n}={1,3,5,7,-------,2n-1,-------},B={x|x= ,n}={2,4,8,16,------,,------},A B={1,2,3,4,5,7,8,9,11,13,15,16,-------},数列{}可表示为:1,2,3,4,5,7,8,9,11,13,15,16,------- ,=+=441+62=503,=43,12=1243=516,=+=484+62=546,=45,12=1245=540,<12,>12,使得>12成立的n的最小值是27。2、已知数列{}共16项,且=1,=4,记关于x的函数(x)=-+(-1)x,n∈。若(1n15)是函数(x)的极值点,且曲线y=(x)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15,则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个数为 ;【解析】【知识点】①导数的定义与几何意义;②求函数导数的基本方法;③函数极值点的定义与确定;④数列递推公式的定义与运用;⑤组合的定义与组合数的求法。【解答思路】根据求函数导数的基本方法,结合问题条件求出函数(x)的导函数(x),由函数(x)的极值点得到 =+1或=-1,从而得到 | -|=1,利用到函数=-8x+15=15, 得到-8+15=15,解这个方程求出 的值,由的值分别确定数列{},运用组合数的求法就可求出数列{}的个数。【详细解答】(x)=-2x+( -1)=[x-(+1)] [x-(-1)],(1n15)是函数(x)的极值点, =+1或=-1| -|=1,=-8x+15=15,-8+15=15,=0或=8, 当=0时,由-=(-)+(-)+-----+(-)=3,-(1i7,i)有2个为-1,5个为1,由-=(-)+(-)+------+(-)=-4,-(,8i15 ,i)有6个为-1,2个为1, 数列{}的个数为.=588;当=8时,由-=(-)+(-)+-----+(-)=3,-(1i7,i)有2个为-1,5个为1,由-=(-)+(-)+------+(-)=-4,-(,8i15 ,i)有2个为-1,6个为1, 数列{}的个数为.=588;综上所述,数列{}的个数为.+.=588+588=1176;3、下列四个结论:①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上的函数;②数列若用图像表示,从图像上看都是一群孤立的点;③数列的项数是无限的;④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唯一的。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解析】【知识点】①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解答思路】根据数列,函数的定义能够判断①,②是正确的,可以排除C;由数列的分类能够判断③是错误的,可以排除B,D,从而得出选项。【详细解答】根据数列,函数的定义能够判断①,②是正确的,可以排除C;由数列的分类能够判断③是错误的,可以排除B,D;A正确,选A。4、下列四个数列中,既是无穷数列又是递增数列的是( )A 1, ,,,----- B sin,sin ,sin ,-----C -1, -,-,-,----- D 1,,,-------,【解析】【知识点】①数列的分类的基本方法;②数列的单调性的定义与单调性判断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根据数列的分类的基本方法能够判断A,B,C,D都是正确的;根据数列的单调性判断的基本方法能够判断A,B,C是错误的,可以排除A,B,C,从而得出选项。【详细解答】根据数列的单调性判断的基本方法能够判断A,B,C是错误的,可以排除A,B,C,D正确,选D。5、数列{}中,=-+11n,则此数列最大项的值是 。【解析】【知识点】①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一元二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解答思路】根据数列通项公式=-+11n,可以视为关于n的一元二次函数,运用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就能够求出结果。【详细解答】数列通项公式=-+11n是关于n的一元二次函数,-1<0,当n=-=,n,即当取n=6时,=-+116=30为最大值,数列最大项的值是30。『思考问题1』(1)【典例1】是与数列的概念相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需要理解数列的定义,注意数列的通项公式、递推公式的意义,同时掌握数列的分类和数列的表示的基本方法;(2)数列是一个特殊的函数,它的表示与函数一样有:①解析法;②列表法;③图像法;但需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是它的定义域为正整数。〔练习1〕解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数列1,3,5,7可表示为{1,3,5,7} B数列1,0,-1,-2与数列-2,-1,0,1是相同的数列 C数列{}的第k项为1+ D数列0,2,4,6,8------可记为{2n}2、已知数列,,,----,,----下列各数中是此数列中的项的是( )A B C D 3、在数列{}中,=1,=1+(n2),则等于( )A B C D 4、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那么这个数列是( )A 递增数列 B 递减数列 C 常数数列 D 摆动数列5、数列{}满足:=,=2,则= 。【典例2】解答下列问题:1、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且=4,=,n,则= ;【解析】【知识点】①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③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之间的关系;④已知数列通项公式求数列某一项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根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之间的关系,结合问题条件得到=2,从而得到 =2,由=4,=,n求出 的值,可知当n2时,数列{}是,以4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运用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由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就可求出的值。 【详细解答】=,=,-=-=,=2,=2,=4,=,n,====4,当n2时,数列{}是,以4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4=(n2),当n=1时,=24,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当n=1时,=4,当n2时,=,==32。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那么是它的( )A 第4项 B 第5项 C 第6项 D 第7项【解析】【知识点】①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根据数列某一项的值确定数列所在项数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根据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项数n的方程,求解这个方程就可得出选项。【详细解答】数列{}的通项公式==,=, ===,n=4, A正确,选A。3、数列{}满足=1,=2-1(n∈),则=( )A 1 B 1999 C 1000 D - 1【解析】【知识点】①数列递推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运用数列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求法;③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④根据数列通项公式求数列某一项的值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根据数列{}递推公式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 =2(n∈,且n2),从而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性质得到-=0=0,得出==-----==1,结合问题条件就可求出的值。【详细解答】数列{}满足: =2+1(n∈),=2-1,-=2(-),=2(n∈,且n2),=1,==2-1,-=1-1=0,-=0=0,==-----==1,=1,A正确,选A。4、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 B = C = D = 【解析】【知识点】①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已知数列前几项,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③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与基本方法。【解答思路】根据已知数列前几项,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结合问题条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就可得出选项。【详细解答】数列的前几项为:,-,,-,----,①从各项的符号来看,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②注意各项的绝对值,,,,都是分数,分母分别是2=,4=,8=,16=,------分子分别是1=21-1,3=22-1,5=23-1,7=24-1,-------=,C正确,选C。5、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满足+ = ,且=1,那么等于( )A 1 B 9 C 10 D 55【解析】【知识点】①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求法;②数列前n和公式的定义与性质。【解题思路】运用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从而求出的值。【详细解答】当n=m=1时,+ = ,+=,+=+,=,当n=1,m=2时,+ = ,+=,++=++,=,当n=1,m=3时,+ = ,+=,+++=+++,=,------,当n=1,m=9时,+ = ,+ = ,++++------+=+++-------+,=,A正确,选A。『思考问题2』(1)【典例2】是与数列通项公式相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需要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掌握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2)求数列通项公式问题涉及到几种不同的类型,各种类型问题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解答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实际解答问题时,应该注意抓住问题的结构特征,采用恰当的方法快捷,准确地解答问题。〔练习2〕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满足:=1,=-4,则= ;2、已知数列,,,----,,----下列各数中是此数列中的项的是( )A B C D 3、在数列{}中,=1,=1+(n2),则等于( )A B C D 4、数列,-,,-,-----的第10项是( )A - B - C - D - 5、已知数列{}满足=1,=2,(n为正奇数),则其前6项之和为( )(2016山西长治月考) +1,(n为正偶数),A 16 B 20 C 33 D 1206、若数列{}满足=2,=3,=(n≥3且n∈),则等于( )A 3 B 2 C D 7、数列{}满足= 2,0,=,则数列的第2015项为 ; 2-1,<<1,8、数列1,,,,------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 B = C = D = 【典例3】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5,=15,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A B C D 【解析】【知识点】①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运用;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运用;③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运用。【解题思路】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运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与通项公式,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首项为,公差为d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出首项为,公差为d的值,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出,代入进行裂项,运用数列前n项和公式就可得出结果。【详细解答】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 =+4d=5,=5+10d =15,+4d=5①,+2d =3②,联立①②解得=1,d=1,=1+n-1=n,==-,=+++------++=1-+-+-+-------+-+-=1-=,=,A正确,选A。2、数列{}中,=,若{}的前n项和=,则n等于( )A 2016 B 2017 C 2018 D 2019【解析】【知识点】①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运用;②数列通项公式及运用。【解题思路】运用数列通项公式,结合问题条件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根据前n项和的值得到关于n的方程,求解方程就可得出结果。【详细解答】=,=-,=+++------++=1-+-+-+-------+-+-=1-==,n=2017,B正确,选B。3、数列7,77,777,7777,------77----7,----的前n项的和为( )A (-1)B (-1)C [(-1)-1] D [ (-1)-n] 【解析】【知识点】①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运用;②数列通项公式及运用。【解题思路】运用数列通项公式,结合问题条件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77-----7=7 11-----1=7(1+10++------+)=7=-,将每一项分成两项,从而可知数列{}由两个基本数列(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利用基本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分别求出两个基本数列的前n和,把两个前n和相加,就可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的值。【详细解答】数列{}的通项公式:=77-----7=7 11-----1=7(1+10++------+)=7=-,=(10+++------+)-n=-n=[(-1)-n],D正确,选D。4、若数列{}的通项公式=(3n-2),则++-------+等于( )A 15 B 12 C -12 D -15【解析】【知识点】①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运用;②数列通项公式及运用。【解题思路】运用数列通项公式,结合问题条件得到数列{}前n项和的表示式,注意相邻两项的符号,把它们相加,从而得到一个项数是原数列项数一半的新数列,这个新数列是基本数列,利用基本数列前n项和公式就可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的值。【详细解答】=(3n-2),=-1+4-7+10+-------- -25+28=(-1+4)+(-7+10)+(-13+16)+(-19+22)+(-25+28)=3+3+3+3+3=15, A正确,选A。5、若数列{}的通项公式=(3n-2).,则数列{}的前n项和= ;【解析】【知识点】①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运用;②数列通项公式及运用。【解题思路】运用数列通项公式,结合问题条件得到数列{}的前n项和关于n的式子,根据=(3n-2).的结构特征,把数列前n项和关于n的式子两边同乘以2得到又一个数列前n项和关于n的式子,两个式子相减得出c(c为常数)关于n的式子,这个式子中的一部分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前n和公式求出这部分的和,从而可以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的值。【详细解答】=(3n-2).,=+++------++=2+4+7+--------+(3n-5)+(3n-2)①,2=2(+++------++)=+4+7+--------+(3n-5)+(3n-2)②,①-②得:-=2+3+3+3+--------+3-(3n-2)=2+3(+++-------+)-3n-2)=2+3()-(3n-2)=2+3-4-(3n-2)=-2-(3n-5),=(3n-5)+2。6、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若=2+1,则= ;【解析】【知识点】①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③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之间的关系;④求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根据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2,判定数列{-1}是等比数列,求出数列{-1}的通项公式,从而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就可求出的值。【详细解答】=2+1,=2(-)+1,=2-1, -1=2(-1),=2,当n=1时,==2+1,=-1;当n2时,=+=2+1,=-2,=+=-1-2=-3,-1=-3-1=-4,当n2时,数列{-1}是,以-4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4=-,=-+1(n2),当n=1时,=-2+1=-1成立,数列{} 的通项公式是=-+1=-+1=-63。『思考问题3』(1)【典例3】是与数列前n项和公式相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需要理解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掌握求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2)求数列前n项和问题涉及到几种不同的类型,各种类型问题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解答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实际解答问题时,应该注意抓住问题的结构特征,采用恰当的方法快捷,准确地解答问题。〔练习3〕解答下列问题:1、数列{}满足+= (n∈),=2,若是数列{}的前n和,则为( )A 5 B C D 2、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若前n项和为10,则项数为( )A 11 B 99 C 120 D 1213、已知=2-4+6-8+10-12+-----+2n,则++等于( )A -10 B -2 C 0 D 124、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2. +.(ln2-ln3)+.nln3的前n项和为,则= 。【典例4】解答下列问题:1、设等差数列{}满足3=5,且>0,则前n项和中最大的是( )A B C D 【解析】【知识点】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③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④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首项,公差d的等式,从而得出公差d关于首项的表示式,运用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把表示成关于n的函数,利用函数求最值的基本方法求出的最大值就可得出选项。【详细解答】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7d,=+12d,3=5,3+21d=5+60d, d=-,=n+(-)=(-+40n),当n=-=20时,取的最大值,C正确,选C。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15,则=( )A B 1 C D 2【解析】【知识点】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③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④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首项,公差d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出首项,公差d,运用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把表示成关于n的式子,从而求出的值就可得出选项。【详细解答】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3d=,=10+45d=15,=,d=-,=-(n-1)=-n+,=-7+=,A正确,选A。3、设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且2+=+,则=( )A 28 B 14 C 7 D 2【解析】【知识点】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③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④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首项,公差d的等式,求出首项关于公差d的式子,运用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把表示成关于n的式子,从而求出的值就可得出选项。【详细解答】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4d,=+5d,=+2d,2+=+,+4d+2=2+7d,+3d=2,=7+21d=7(+3d)=72=14,B正确,选B。4、已知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中,,,依次成等比数列,则的值是 ;【解析】【知识点】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③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④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首项,公差d的等式,求出首项关于公差d的式子,运用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把表示成关于n的式子,从而求出的值。【详细解答】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d,=+4d,=+11d,,,依次成等比数列,(+4d)=(+d)(+11d),5d-4d=0,d>0,=d,=d+(n-1)d=(n+)d,==。5、(1)记为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0,=3,则= ;(2)记为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若=5,=13,则= ;【解析】【知识点】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③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④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解答思路】(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首项,公差d的等式,求出首项关于公差d的式子,运用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把表示成关于n的式子,从而求出的值;(2)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首项,公差d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的出首项,公差d的值,运用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求出的值。【详细解答】(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d,0,=3,+d=3,d=2,=n+.2=n,==4;(2)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d,=+2d=5,=+6d=13,=1,d=2,=101+2=100。『思考问题4』(1)【典例4】是与等差数列相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需要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2)解答等差数列问题的关键是由条件求出:①等差数列的首项;②等差数列的公差;(3)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的基本思想是方程思想;其基本方法是:①根据条件列出关于首项,公差的方程(或方程组);②求解方程(或方程组);③运用求得的结果求问题的结果。〔练习4〕解答下列问题:1、记为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已知=0,=5,则( )A =2n-5 B =3n-10 C =2-8n D =-2n2、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3=+,=2,=( )A -12 B -10 C 10 D 123、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若,,成等比数列,则{}的前n项和为=( ) A n(n+1) B n(n-1) C D 4、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20,=10,则=( ) A -32 B 12 C 16 D 325、设数列{}为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已知++=99,++=93,若对任意n∈,都有成立,则k=( )A 19 B 20 C 21 D 226、设等差数列{}为1,且,,成等比数列,则{}的前20项和为( )A 230 B -230 C 210 D -2107、设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为,若=-3,=-10,则= ,的最小值为 ;8、设{}是等差数列,且=3,+=36,则{}的通项公式为 。【典例5】解答下列问题:1、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若++------+=12,则=( )A 1 B 3 C 6 D 9【解析】【知识点】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③求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④对数的定义与性质。【解答思路】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首项,公比q的等式,求出首项关于公比q的式子,运用求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把表示成关于,q的式子,从而求出的值就可得出选项。【详细解答】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12,=,=9,==9,D正确,选D。2、设数列{}是首项为m,公比为q(q 1)的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为,对任意的n∈,点(,)( )A在直线mx+qy-q=0上 B在直线qx-my+m=0上C在直线qx+my-q=0上D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解析】【知识点】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③求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④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与求法;⑤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解答思路】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前n项的求法,结合问题条件得到,,从而得出点(,)的坐标,运用判断点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就可得出选项。【详细解答】数列{}是首项为m,公比为q(q 1)的等比数列,=m,==1+,点(,)为(m,1+), qx-my+m=q. m-m(1+)+m=m-m-m+m=0,点(m,1+)在直线qx-my+m=0上,B正确,选B。3、已知数列{},{}均为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分别为,,若对任意的n∈,都有= ,则=( )A 81 B 9 C 729 D 730【解析】【知识点】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③求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基本方法;④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与求法。【解答思路】设等比数列{},{}的首项分别为,,公比分别为,,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前n项的求法,结合问题条件求出,,,的值,从而得出,,运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求出的值就可得出选项。【详细解答】设等比数列{},{}的首项分别为,,公比分别为,,前n项和,,对任意的n∈,都有= ,===1,===,===7,=,2=3+5,+=6+7+7,=,=4,=1或=,=9,=4,=,=256或=9,=,=256或=729,C正确,选C。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的前4项和为15,且=3+4,则=( )A 16 B 8 C 4 D 2【解析】【知识点】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③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与求法。【解答思路】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q,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前n项的求法,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q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q的值,从而求出的值就可得出选项。【详细解答】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q,, (1+q++)=15,==3+4,q=2,=1或q=-2,=-3,数列{ }各项均为正数,q=2,=1,==4,C正确,选C。2、(1)记为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若= ,=,则= ;(2)记为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若=1,=,则= 。【解析】【知识点】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与性质;②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③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与求法。【解答思路】(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前n项的求法,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q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q的值,从而求出的值;(2)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前n项的求法,结合问题条件得到关于,q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q的值,从而求出的值.【详细解答】(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 ,===,= ,q=3, ==,(2)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1,=1+q+=,=1,q=-,==。『思考问题5』(1)【典例5】是与等比数列相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需要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求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基本方法;(2)解答等比数列问题的关键是由条件求出:①等比数列的首项;②等比数列的公比;(3)求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的基本思想是方程思想;其基本方法是:①根据条件列出关于首项,公比的方程(或方程组);②求解方程(或方程组);③运用求得的结果求问题的结果。〔练习5〕解答下列问题:1、“十二平均算”是通用的普算体系,明代朱载培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普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算将一个纯八度普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普,从第二个单普起,每一个单普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普的频率的比都等于,若第一个单普的频率为f,则第八个单普的频率为( )f A f B f C f D f2、设a,b,c,d是非零实数,则“ad=bc”是“a,b,c,d成等比数列”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数列{}是首项为2018,公比为2018的等比数列,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4、在等比数列{}中,>0,若.=81,=1,则=( )A 16 B 81 C 3 D 275、(1)已知等比数列{}为递增数列,且=,2(+)=5,则数列{}的通项公式=( )A B C D (2)在正项数列{}中,若=1,且对所有n满足n-(n+1)=0,则=( )A 1013 B 1014 C 2016 D 20176、设1------,其中,,,成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q的最小值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