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四课学会发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演讲。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顾名思义、典范、倾泻”。3、了解文章说明要点,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领悟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4、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仿写。【学习重难点】1、了解文章说明要点,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领悟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应用。2、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演讲。【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2、选择正确的字、音。3、解释词语。顾名思义: 典范: 倾泻: 4、填空。读了课文,我知道本文是一篇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为了表明这一观点,作者向我们解答了这样几个问题:问题①什么是合作? 问题②为什么要合作? 问题③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 二、课堂研讨。(一)、谈话导入,预习反馈1、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合作的话题(写好课题)齐读。2、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大家交流。3、这是一篇演讲稿,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的学习目标是:a了解作者的观点。b知道围绕观点作者讲述了几方面的内容。C学习作者在表述观点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d熟读课文,练习演讲。(ppt出示)(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用四字概括就是要我们(学会合作)。2、围绕学会合作,课文围讲了三个问题。。反馈预习导学:三个问题:(1)什么是合作? (2)为什么要合作? (3)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指名解答。(1)什么是合作?理解“顾名思义”(抓住词语中的字的意思),用顾名思义说一句话。(2)为什么要合作?(引读)“你是——,你是——,你是——总之,不论——也不论——都——”你发现了什么?(排比、总分总结构)师小结:像这样排比、设问的语句起到了注重强调的作用,既能调动听者的兴趣,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这就是演讲稿的语言一大特点。指名读。同学们齐读。(3)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读第六自然段。(三)、研读事例,感悟合作1、看这三个问题,你认为作者演讲的重点是什么?(板书:卓有成效)2、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4、5、6自然段,看看作者怎样表述的?3、为什么不直接说道理,而要选择两个事例来说明呢? 4、在生活中,你合作过吗?说说你亲身经历的事例。讨论:为什么作者一定要选这个事例呢?不选取拔河比赛等作例子呢?学生回答后总结:因为交响乐团的合作更复杂,更庞大,这是合作的典范,选举的是典型事例,最能说明作者的观点。 (板书)5、 作者在文中举了两例,既是典型事例,我去掉一个例子行不行?再读4——6自然段。(四)当堂训练 进行演讲1、刚才我们学了课文,知道一篇演讲稿有作者鲜明的观点,为了说明观点,还会用典型的事例来验证。学会合作这篇文中观点就是:学会合作。列举的典型事例是:交响乐团演奏、模拟逃生实验。下面就让我们尝试来演讲。2、先请大家仔细听、认真看老师示范其中一段,思考:演讲需要注意些什么?3、小结演讲要点:(1)要向观众问候,作自我介绍,然后报演讲的题目。 (2)讲清观点、典型事例,层次清楚。(3)演讲中举止大方,面带微笑,眼睛看观众,适当地加入表情、动作。4、挑4——6段开始练习。指名演讲。评议。5、同桌练习演讲全文。指名演讲。演讲要求:内容:一要完整。 二要层次清楚。 三要灵活。 技巧:讲演结合。表情自然、落落大方,充满自信。三、巩固练习。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并用上“总之”。2、收集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2条)3、模仿本文选择事例说理的方法,写一篇“学会 ”的演讲稿提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