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健康《你会说“对不起”吗?》教案一、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懂得做错事要勇于认错,学会说“对不起”。二、设计理念: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可连柯说过:如果在儿童期,不能合理地教育儿童,使他们养成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就给以后的教育带来几十倍的困难。? ? 现代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意识日益增长,导致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无理的要求,就算知道是自己的错或是无法办到的事,也拒不承认错误,不肯说“对不起”。因此,教师必须在这种不良意识成为习惯之前,引导学生自己纠正已有的偏差,明白做错事要勇于认错,这样才会使事情得以缓和,甚至得到解决。如果拒不承认,反而使事情越闹越僵,甚至无法收拾。要学会用“对不起”三个字来承认错误。三、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课件展示小男孩波波和妈妈之间发生矛盾的故事。[情境再现:波波看中了一件高级玩具,价钱很高,妈妈不肯买。于是,波波又哭又闹。妈妈很生气,不理波波了。(故事没有结尾,需要学生自己设计。)]2、设问:你喜欢波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每个人随时都会犯错,会导致矛盾越来越大。(二)、畅所欲言1、设问:你能帮帮他们吗?鼓励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想法。2、教师引导点拨,提供正确方法的指导。做错了事,哪怕不是故意的,也一定要勇敢地承认错误,会说:“对不起”。这样,才不会使事情越闹越大,无法解决。(三)、演一演1、教师介绍男、女主角,鼓励大家演一演。(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事例进行编排。)2、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组合,进行排练。3、分组交流,选代表上台展示。4、提问: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结局?你们是怎么想的? (四)、“走迷宫”1、教唱儿歌“好孩子”,曲子借用学生熟悉的《上学歌》。2、师生边唱边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