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爱我的性别【目标】1. 了解异性的特质,能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彼此的差异,增进学生间的沟通。2. 在认同并强化各自性别角色的同时,通过对“中性”角色的讨论,学习接纳并欣赏自己或别人身上的异性特质。【设计意图与建议】青少年时期,身体的成熟与第二性征的出现,都会激发青少年面临对“自我性别”的困惑,他们会极其注重身体的发育及外表的形象。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个人的性别发展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生理的层面,其二是心理的层面。在自我观念发展上,不但认识自己生理上的性别,而且在心理上也接纳自己的性别,愿意做一个男生或女生。青少年如果不认同自己生理的性别,就可能产生性别认同障碍。性别认同障碍者,即使他生理上性别的主性征(生殖器官)与次性征(乳房体毛等)发育均正常,但在心理上总希望使自己成为相反的性别,故而导致身心冲突。在性别意识逐渐觉醒的同时,学生也会更深刻感受到社会对性别的态度。如华人社会中常见的“重男轻女”现象,容易使女生产生对自己性别的否定。还有一部分学生也可能对自身的“中性行为”产生担忧与自卑。1. 在组织本课活动时,教师要把握三点。一是异性间是有差异的,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有利于建立接纳的态度,从而增进人际关系,增强生活的情趣;二是性别是与身俱来的,最健康的办法就是接纳并愉悦它;三是在认同自己性别的特质时,也乐于拥有部分异性特质。2. 教师课前准备“自我训练”第2~3题的情境,可以制作课件,或让现实生活中较仔细的男生和假小子的女生来组织小品表演。3. 为便于统计,教师可将“感受自我” 的第4题和“自我训练”的第4题设计成一张“理想的性别形象”调查表。4. 本次活动重在丰富学生的体验,端正对青春期的性认识,纠正一些认识和情感的偏差。但真正的效果需要教师后续的观察,若能在一个时段后,组织一项相关活动,如“最佳女生”“最佳男生”的评比,将有助于学生塑造自身性别的理想形象。【活动方案】一、男生女生有差异1. 学生完成“活动广场”,根据动物的特征,对男女性别有所认识。2. 全班交流,并以实例说明自己的选择。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每一种回答,不必强求统一。3. 学生思考:哪一种动物最好?4. 教师提示:所谓“男女有别”,此话不假。由于性别基因的不同,男女生在身体特征上有许多不同。有些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声音、体能等,也由此带来了与生俱来的各种各样不同的强项和弱项。就像兔子灵敏,老虎威猛一样。男女生在许多方面的不同,是不可以简单地用谁好、谁不好来评判。我们只能看到男女生各自的长处和不足。相互的了解促使我们更宽容地看待差异。比如,我们可以理解羊的胆小,容忍狼的鲁莽。5. 教师补充介绍性别的差异:⑴ 从性别的奥秘可知,男女应是对半分布,不过从出生率上来看,男儿童略高于女儿童。⑵ 从平均年龄上来看,女性比男性长寿。⑶ 从先天的能力来看,男女各有占优势的地方。智力方面,女生占优势的有:语言、知觉速度、艺术鉴赏等。男生占优势的有:数学能力、空间能力等。⑷ 感情方面,女生普遍比男生感情丰富,如女生更富同情心,更易害羞,也更易焦虑等。⑸ 个性方面,女生多内向,男生多外向;男生较倾向于支配他人,女生较倾向于服从他人。⑹ 自我评价方面,男生往往自我评价偏高,且不太注意他人评价。女生则多相反。对失败的认识,男生往往将失败归因于外因。女生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⑺ 交往方面,女生有少而深的伙伴关系,男生的交友面广,但常是泛泛之交。二、面对我的性别1. 教师简要介绍性别的奥秘:XX+XY的结合。父亲的Y染色体与母亲的X染色体结合,就是男性;父亲的X染色体与母亲的X染色体结合,就是女性。2. 学生以手势表达自己对性别的喜恶。“YES”举手,“NO”向下握拳。全班统计,并交流喜恶的原因。3. 全班分享:如果可以选择,自己是否愿意改变性别?4. 全班统计,“YES”举手,“NO”向下握拳。交流原因。三、我喜欢我的性别1. 教师讲述“自我训练”第1题的情境。2. 学生交流:⑴ 琳琳长大后会形成怎样的性格?⑵ 你如何看待这种养育方式?⑶ 琳琳目前该怎么做?3. 学生阅读故事“我热爱我的性别”。4. 师生小结:性别是与生俱来的,充分地发挥由性别带来的先天的优势,能做最好的自己。四、欣赏“中性”行为1. 教师简述“边博士说”,初步了解“中性行为”。2. 学生表演“自我训练”2~3的情境,即男女生常见的“中性行为”。3. 师生讨论、交流对“中性行为”的看法:在现代科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脑力的工作越来越多,体力劳动相对减少,强度也趋向减弱。特别使电脑和机械化的普及应用,结果导致男子的用武(强体力)之地逐步缩小,女子的施展之地在扩大。而现代文明带来的女性解放,传统女性“足不出户”“走不动裙,笑不露齿”的唯美标准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能与男生匹敌的“假小子”也被社会所认同。4. 师生小结:随着地域、经济、文化、时代等因素的发展,性别角色也是不断变化的。“中性行为”若兼具男女性别的优势特质,将更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五、塑造理想的性别形象1. 学生分享:塑造一个理想的性别角色,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2. 学生借助“感受自我”中的问题,完成第4题“汇总”的表格。3. 学生参考“调查”结果,完成“自我训练”中第4题,为自己设定“理想自我形象”的塑造目标。六、结束约定半个学期后进行“最佳女生”和“最佳男生”的评比活动。【辅导后记】教学效果教学反思我爱我的性别 ——毕淑敏真情告白人类的性别是人类进化的标志,我们从最早的单细胞动物一点一点地进化,然后雌雄共体,最后到人类,这是我们的光荣。我觉得迄今为止,我们是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智力最发达的物种。作为一个女性,天然具有生育的重任,在生理上有更多付出与危险。而且,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身为女性,势必要拿出巨大的精力来哺育自己的孩子。而正因为此,女性往往在社会角色中占了弱势。但,哺育自己的孩子也是哺育整个人类的后代,把人类的神圣使命当成女性个人的负担,是很负面的,不公正的。其实在动物界已有相关的教训。我采访过北大的一位教授,他研究恐龙蛋,我很破例地进入到他核心的地方,看他们研究恐龙的基因,看了很多很多恐龙的资料,这么大的东西在地球上灭绝了,有一个科学家告诉我说是因为恐龙的繁殖出了问题,我想这个话特别对,任何一个物种灭绝肯定是繁殖出了问题。同样,作为一个男性,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一个国外学者研究社会角色对男性的要求(这已成为社会主导式的论述):第一条是男人与女人本质上是不一样的,真正的男人一定要比女人优胜。这一条对男性的压力就够大了。第二条是说由于女人的价值不如男人,若男人沾上女人的言行思维模式,他就变得低下。我们说这个小小子写字怎么跟个姑娘似的,这是很贬意的。第三条是说男人应该压抑内心的脆弱感受。男孩子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跟他说,男子汉哭什么?哭是人类一个非常正常的情感表达,剥夺了男性哭泣的权利是很残忍的。第四条说能够在关系中支配对方是建立男性身份最关键之处。男性必须要处于支配的地位、主导的地位,否则的话,就是人生的失败。对男性的这种定义,也造成了男人的胁迫之感,因为一个人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适宜做领导,有的人适宜做具体的工作,这里面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第五条说男性最高的价值是坚韧不挠。它指的就是把某种品质定为男性所独有,某一种品质是女性所独有,其实在生理学的层面上它是没有根据的。第六条说男人应该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对男性来说,也是一种强大的压迫。每个性别都不容易。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又没有那么大的决心可以去做变性手术,也不知道那些无数痛苦换来的器官,到时候是靠什么样的药物维持。不爱你的性别,又不能去做变性的手术,那就只有在痛苦中生存。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这个现实,接受我们的性别,并且热爱它!一个人接纳自己,接纳我们的性别,接纳我们的长相,接纳我们的身高,接纳我们不完美的地方,这就是生命的自然状态,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组成。只有坦荡地接受这一切,我们才能用一种更加平和、更加包容、更加有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看待他人。自信不是来源于条件的完美无缺,而是来源于一种精神上的不可战胜,只要自己不被打倒,没有什么人能够让你不从地上站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