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不等式考点解读 1.不等式的性质(1)实数的大小比较与实数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传递性)如果,那么性质2.(加法性质)如果,那么性质3.(乘法性质)如果,,那么;如果,那么(3)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出发,还可以得到哪些有用的推论?推论1. ; 推论2. 推论3. ; 推论4. 推论5. ; 推论6. 推论7. (4)如何比较不等式的大小?①作差法 ②作商法2. 解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讨论:2.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解集: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当且时,解集为;当且时,解集为.(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如表所示:(当方程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时,不妨设为,且)判别式 的图像 的根 有两相异实根 有两相等实根 没有实根的解集 的解集 (3)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同解变形法(分式不等式整式不等式一次、二次不等式)①同解;②与不等式组同解.(4)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标根法其步骤是:(1)分解成若干个一次因式的积,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2)将每一个一次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从最大根的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一点画曲线;并注意奇穿过偶弹回;(3)根据曲线显现的符号变化规律,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若,则不等式或的解法如下图(即“数轴标根法”):(5)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方法一: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去绝对值(最后结果应取各段的并集);方法二: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三:应用化归思想等价转化.①最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的同解变形;;或; 或.②关于绝对值不等式的常见类型有下列的同解变形 ;或;.(5)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求解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增减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1)如果,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2)如果,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4.不等式的证明(1)比较法①作差比较法A.理论依据B.证明步骤:I: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数(或式)作差;II:变形:对差进行因式分解或配方成几个数(或式)的完全平方和;III:判断:结合变形的结果及题设条件判断差的符号.②作商比较法A.理论依据当时, .B.证明步骤:I:判断(判断能否作商);II:作商;III:变形;IV: 下结论.(2)综合法证题时,从已知条件入手,经过逐步的逻辑推导,运用已知的定义、定理、公式等,最终达到要证结论,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由因导果).(3)分析法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地推导,最后达到命题的已知条件(可明显成立的不等式、已知不等式等),其每一步的推导过程都必须可逆(执果索因).【总结】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3)分析法;(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 ;(8)图象法. 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总结】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间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即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也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的横坐标.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1)化标准:将不等式化成标准形式(右边为0、最高次的系数为正);(2)考虑判别式:计算判别式的值,若值为正,则求出相应方程的两根;(3)下结论:注意结果要写成集合或者区间的形式 .记忆口诀: 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前提).【拓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理论: 1、方程在上有实数解,首先要讨论最高次项系数是否为0,其次,若,则一定有.2、方程在上有两根充要条件是;在上有两根的充要条件是;在和上各有一根的充要条件分别是: .若在闭区间讨论方程有实数解的情况,可先利用在开区间上实根分布的情况,得出结果,再令和检查端点的情况.当然也可以利用参变分离结合函数图像来做.【提醒】标根法主要用于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题型,因为上海高考不作要求,可以简单的了解.【拓展】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等问题: (1)恒成立问题若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上;若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上.补充: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规处理方式:常应用函数方程思想和“分离变量法”转化为最值问题,也可抓住所给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利用数形结合法.(2)能成立问题若在区间上存在实数使不等式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上;若在区间上存在实数使不等式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上.(3)恰成立问题若不等式在区间上恰成立, 则等价于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不等式在区间上恰成立, 则等价于不等式的解集为.【注意】1、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按参数讨论,最后应按参数取值分别说明其解集;但若按未知数讨论,最后应求并集;3、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要注意对字母参数的讨论,如果遇到下述情况则一般需要讨论:①不等式两端乘除一个含参数的式子时,则需讨论这个式子的正、负、零性;②在求解过程中,需要使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时,则需对它们的底数进行讨论;③在解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需要考虑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状况(有时要分析),比较两个根的大小,设根为(或更多)但含参数,要分、、讨论.【提醒】基本不等式可以用来求最值,但要注意条件的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如:若变数,则若(常数),则当且仅当时,有最小值;若(常数),当且仅当时,有最大值.【拓展】常用不等式有:(1)当为正数时, EMBED Equation.DSMT4 (当且仅当时取“”号),即平方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2)糖水不等式:若,则(糖水的浓度问题);(3)绝对值不等式:【注意】若两个正数作差比较有困难,可以通过它们的平方差来比较大小.【注意】(1)在具体处理问题时,常常是先用分析法分析,再用综合法证明,两种方法结合使用;(2)如果采用分析法证明时,要注意书写的要求.分析法可以叙述为:欲证结论,需先证得,欲要证得,需先证得, 欲要证得,需先证得,……………………………, 欲要证得,需先证得.当成立时,若以上步步可逆,则结论成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