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讲 溶液的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_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__。2.溶质质量分数=_溶质质量/溶液质量__×100%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 g+溶解度)×100%,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1.溶液的质量=_溶质__的质量+_溶剂__的质量=溶质的质量÷_溶质的质量分数__;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_溶质的质量分数__;溶剂的质量=_溶液__的质量-_溶质__的质量。2.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_不变__,即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氯化钠、量筒(10 mL、50 mL)、胶头滴管。2.实验步骤:(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计算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50_g×6%=3_g__,水的质量为:_50_g-3_g=47_g__②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③量取 用_50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④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⑤装瓶 把上述氯化钠溶液装入贴有试剂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标签试剂瓶中,盖好瓶塞,放到指定地点整个实验流程如图所示:(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稀释问题) ①计算 所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50_g×3%÷6%=25_g__,水的质量为:_50_g-25_g=25_g__②量取 用_50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③混匀 用_玻璃棒__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④装瓶 同前3.溶液配制中误差分析原因归纳原因误差 药品 天平 量筒 烧杯 计算结果偏高 ①称量前天平指针偏右;②右盘放了纸片,左盘未放纸片 ①量水时俯视读数;②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溅出 计算失误结果偏低 ①固体药品中含水分;②固体药品中含有杂质;③固体药品转移时损失(洒落烧杯外面或沾在白纸上面) ①称量前天平指针偏左;②称量前游码不在零点;③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颠倒(使用游码);④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 量水时仰视读数 烧杯内壁有水 计算失误1.(2017?资阳)20℃时,有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26.47%的食盐溶液B,下列有关A、B两种食盐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m g溶液B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B.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B>A C.m 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100m/26.47 g D.向m g溶液A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m g【分析】A、向mg溶液B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不是36;B、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B<A,B>A错误;C、m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26.47m/100g,100m/26.47g错误;D、向mg溶液A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mg正确,因为mg溶液中又溶解了食盐。【解答】解:A、向mg溶液B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不是36;故选项错误;B、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B<A,B>A错误;故选项错误;C、m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26.47m/100g,100m/26.47g错误;故选项错误;D、向mg溶液A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mg正确,因为mg溶液中又溶解了食盐;故选项正确;故选:D。2. (2018?陕西)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g×10%=2g。A、称氯化钠固体时将氯化钠从试剂瓶中取出时,瓶塞倒放,称量时,使用2g的砝码,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干净纸片,正确;B、量取18mL水的体积应使用能一次量取最小规格的量筒,应选用20mL量筒进行量取,错误;C、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正确;D、装瓶时,瓶塞倒放,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将配置好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试剂瓶中,正确。故选B。3.(2017?沈阳)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分析】本题应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物质的溶解性等多方面考虑.A.氯化钾溶解于水根据数据计算可确定;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C.5.0mL浓盐酸是溶液的体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解答】解:A.氯化钾能溶解于水,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为5g 5g+95g ×100%=5%,故正确;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故错误;C.5.0mL浓盐酸是溶液的体积不能得出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故不能求得溶质质量分数,故错误;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得不到溶液,故错误;故选:A。4.(2018?河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①②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故选:A。5.【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关于配制50 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50.00 mL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答案】A【解析】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 g×8%=4 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 g﹣4 g=46 g(合46 mL),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不能在量筒内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细口瓶中,且不能用玻璃塞,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荧光棒中含有H2O2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2溶液是氧化物 B.H2O2中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C.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D.5%的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0.3%【答案】C【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故错误;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错误;C、CuSO4溶液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且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即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故正确;D、5%的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8%,故错误。故选C。7.(2018?益阳)如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40℃时,将?40.6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分析】(1)根据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4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6g,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NH4Cl。(2)4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6g,40℃时,将 40.6g NaCl 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最多能溶解36.6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6.6g+100g=136.6g。(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0g 36.0g+100g ×100%≈26.5%。故答案为:(1)NH4Cl;(2)136.6g;(3)26.5%。8.(2018?吉林)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20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4 g(2)生成NaCl的质量。【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解答】解: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20g=4g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 58.54g x=x=5.85g答:(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4g(2)生成NaCl的质量为5.85g。【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9.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2)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资料:稀硝酸与碳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氯化银不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B. 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C. 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D. 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答案】AC【解析】(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不含氯化亚铁和硝酸钙;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钾;(2)K2CO3+BaCl2=BaCO3↓+2K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138 197 106 19713.8g 19.7g 10.6g 19.7g由上面的对应关系可知,纯净的碳酸钠13.8g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而该粉末中含有氯化钾,故碳酸钠的质量小于13.8g;等质量的碳酸钾、碳酸钠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碳酸钠生成碳酸钡的质量多。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说明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A、由分析可知,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正确;B、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错误;C、该包粉末的组成可能是碳酸钾、氯化钾、碳酸钠及碳酸钾、氯化钾、碳酸钠、硝酸钾,共两种情况,正确;D、设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K2CO3+BaCl2=BaCO3↓+2KCl 208 197 x 19.7g x=20.8g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4%,错误。故选AC。10 (2018?山东泰安)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下图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纳溶液的实验。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100g。如按下图进行称量和量取,其它操作均规范无误,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不能确定”)11%。(2)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①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实验II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II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序号)。【答案】 (1). BDC (2). 小于 (3). 酸的种类不同 (4). Cu?+2AgNO3==2Ag?+Cu(NO3)2 (5). CD【解析】本题考查了粗盐的提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1)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故填:BDC;②如图量取蒸馏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1%(2)①A中加入的是硫酸,B中加入的是盐酸,酸的种类会影响反应的速度。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酸的种类不同;②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2Ag?+Cu(NO3)2;③由C可知,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说明活动性铜>银,D中的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说明活动性铁>铜,可得活动性:铁>铜>银,至少要做的实验是CD。 点睛: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类问题时,一般采取“三取中”的方法进行设计实验,即选取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单质与另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另两种金属的单质进行反应。11. (2018?四川雅安)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1)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A.5mL B. 10 mL C. 50 mL D. 100 mL(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 5 , AgCl-143. 5 )【答案】 (1). 6 (2). C (3). B (4). AgNO3 (5). 偏小 (6). 无影响 (7). 23.4%【解析】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化学式是C5H8NO4Na。(1)味精中至少含有碳、氢、氧、氮、钠和氯6种元素。(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根据就近原则,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50 mL,故选C。(3)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故选B。(4)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②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读数比实际少,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NaCl→AgCl,58. 5→143. 5, = ,x=0.117g, ×100%=23.4%。1.【2019年河南省】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 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答案】C【解析】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 g×6%=3 g,故选项说法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白糖 B.泥沙 C.牛奶 D.花生油【答案】A【解析】A、白糖能溶于水,把少量白糖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B、泥沙不溶于水,把少量泥沙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C、牛奶不溶于水,把少量牛奶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D、花生油不溶于水,把少量花生油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故选A。3.【2019年山西省】配制50 g质量分数5%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 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答案】B【解析】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B。4.【2019年天津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单质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 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答案】B【解析】A、高钙豆奶粉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故选项说法错误;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它们的结构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2019年重庆市B】用硫酸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时,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答案】B【解析】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不需要漏斗。故选B。6.【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答案】C【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不是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也可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故选项说法错误;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选项说法正确;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是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答案】C【解析】A、托盘天平需经调零后再称取氯化钠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 g×15%=7.5 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溶剂的质量为50 g﹣7.5 g=42.5 g(合42.5 mL),应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稀释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8.【201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答案】C【解析】A、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振荡不能得到紫红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是实验现象,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在瓶口上方出现白雾,该选项说法正确;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9.【2019年河北省】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答案】B【解析】A、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错误;C、实验2后,因为加入了溶剂,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正确;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正确。故选B。【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答案】D【解析】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对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无影响,故不符合题意;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水的体积偏小,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故选D。11.【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C.实验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散热D.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答案】B【解析】A、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 g×6%=3 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 g﹣3 g=47 g(合47mL),可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2.【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配制70克16%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量分数大于16%的是( )A.称取氯化钠 B.转移氯化钠C.量取水 D.配好后装瓶【答案】C【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砝码和食盐放反了,溶质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A错误;B、转移氯化钠时,若出现洒落,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错误;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正确;D、配好后装瓶,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C。13.【2019年重庆市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溶解【答案】D【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D、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14.【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则铁的表面的铁锈也起保护作用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发生爆炸【答案】D【解析】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但铁的表面的铁锈很疏松,不能起保护作用,故选项推理错误;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但还能再溶解其他物质,故选项推理错误;D、点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室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和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1)配制溶液。其中配制100 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称取氢氧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___g。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 g/cm3,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画出水的液面。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性质探究实验,20 ℃时,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下表是20 ℃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物质 Ca(OH)2 NaOH CaCO3 Ca(HCO3)2 Na2CO3 NaHCO3溶解度/g 0.16 109 0.0065 16.6 21.8 9.6①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CaCO3,再转化为Ca(HCO3)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Na2CO3,再转化为NaHCO3,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理论上吸收4.4 g CO2,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g,或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个位)。【答案】(1)①10②③氢氧化钠溶液 10%(2)①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②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③4632 80【解析】(1)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100 g×10%=10 g。②需要水的体积:(100 g﹣10 g)÷1g/cm3=90 mL,如下图所示: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氢氧化钠溶液10%。(2)①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CaCO3,产生白色沉淀,再转化为Ca(HCO3)2,沉淀消失,因此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②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Na2CO3,再转化为NaHCO3,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一段时间后碳酸氢钠部分析出,出现白色沉淀。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Ca(OH)2+CO2CaCO3↓+H2O74 447.4 g 4.4 g2NaOH+CO2Na2CO3+H2O80 448 g 4.4 g理论上吸收4.4 g CO2,至少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100g+7.4 g=4632 g。至少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8 g÷10%=80 g。【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在实验室里,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2)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答案】(1)25(2)小于(3)玻璃棒【解析】(1)设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50 g×3%=x×6%,x=25 g。(2)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17.【2019年海南省】2019年4月以来,为防控非洲猪瘟,海南省防疫部门使用二氯异氰脲酸钠(化学式为C3Cl2N3O3Na)杀菌消毒。请计算(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二氯异氰脲酸钠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2)现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5000 g,需要二氯异氰脲酸钠的质量是多少?【答案】(1)71∶48(2)5 g【解析】(1)C3O3N3Cl2Na中氯、氧的质量比是(35.5×2)∶(16×3)=71∶48。(2)由信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消毒液5000 g”可知,溶液质量为50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所以需要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末的质量为:5000g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讲 溶液的浓度,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_ __。2.溶质质量分数=_ __×100%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 g+溶解度)×100%,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1.溶液的质量=_ __的质量+_ __的质量=溶质的质量÷_ __;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 _______;溶剂的质量=_ __的质量- __________的质量。2.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_ __,即稀释前溶液的质量×稀释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的质量×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氯化钠、量筒(10 mL、50 mL)、胶头滴管。2.实验步骤:(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计算 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 __,水的质量为:_ _②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③量取 用_ 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④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⑤装瓶 把上述氯化钠溶液装入贴有试剂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标签试剂瓶中,盖好瓶塞,放到指定地点整个实验流程如图所示:(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稀释问题) ①计算 所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 __,水的质量为:_ __②量取 用 ___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③混匀 用_ __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④装瓶 同前3.溶液配制中误差分析原因归纳原因误差 药品 天平 量筒 烧杯 计算结果偏高 ①称量前天平指针偏右;②右盘放了纸片,左盘未放纸片 ①量水时俯视读数;②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溅出 计算失误结果偏低 ①固体药品中含水分;②固体药品中含有杂质;③固体药品转移时损失(洒落烧杯外面或沾在白纸上面) ①称量前天平指针偏左;②称量前游码不在零点;③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颠倒(使用游码);④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 量水时仰视读数 烧杯内壁有水 计算失误1.(2017?资阳)20℃时,有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26.47%的食盐溶液B,下列有关A、B两种食盐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m g溶液B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B.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B>A C.m 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100m/26.47 g D.向m g溶液A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m g2. (2018?陕西)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 A B. B C. C D. D3.(2017?沈阳)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称取5.0g二氧化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4.(2018?河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关于配制50 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50.00 mL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C.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配制好的溶液存放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6.【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荧光棒中含有H2O2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O2溶液是氧化物 B.H2O2中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C.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D.5%的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2018?益阳)如表是?NaCl、NH4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40℃时,将?40.6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8.(2018?吉林)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20g,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2)生成NaCl的质量。9.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2)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资料:稀硝酸与碳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氯化银不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B. 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C. 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D. 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10 (2018?山东泰安)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下图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纳溶液的实验。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100g。如按下图进行称量和量取,其它操作均规范无误,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不能确定”)11%。(2)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①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实验II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II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序号)。11. (2018?四川雅安)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1)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2)称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字母)。A.5mL B. 10 mL C. 50 mL D. 100 mL(3)下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4)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应,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确的情况下,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仰视刻度量取蒸馏水,则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所测定的味精中NaCI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精确测定AgCl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 5 , AgCl-143. 5 )1.【2019年河南省】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 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2.【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白糖 B.泥沙 C.牛奶 D.花生油3.【2019年山西省】配制50 g质量分数5%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 B.量筒量水时俯视刻度线 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4.【2019年天津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单质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 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5.【2019年重庆市B】用硫酸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时,一般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6.【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7.【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8.【201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9.【2019年河北省】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可能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量取水时量筒内事先有少量水B.所用氯化钠固体不纯 C.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11.【2019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C.实验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散热D.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12.【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配制70克16%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量分数大于16%的是( )A.称取氯化钠 B.转移氯化钠C.量取水 D.配好后装瓶13.【2019年重庆市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溶解14.【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则铁的表面的铁锈也起保护作用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物都可能发生爆炸15.【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室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和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配制溶液。其中配制100 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称取氢氧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___g。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 g/cm3,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画出水的液面。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进行性质探究实验,20 ℃时,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下表是20 ℃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物质 Ca(OH)2 NaOH CaCO3 Ca(HCO3)2 Na2CO3 NaHCO3溶解度/g 0.16 109 0.0065 16.6 21.8 9.6①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CaCO3,再转化为Ca(HCO3)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Na2CO3,再转化为NaHCO3,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理论上吸收4.4 g CO2,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g,或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个位)。【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在实验室里,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2)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17.【2019年海南省】2019年4月以来,为防控非洲猪瘟,海南省防疫部门使用二氯异氰脲酸钠(化学式为C3Cl2N3O3Na)杀菌消毒。请计算(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二氯异氰脲酸钠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2)现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5000 g,需要二氯异氰脲酸钠的质量是多少?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16讲--学生版.doc 2020年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16讲--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