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检测卷[检测内容:法律在我们身边 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果社会是一条船,法律就是让船得以一路向前的舵;如果社会是一列急速行驶的火车,法律就是让火车正常行驶的轨道。”这告诉我们( )A.社会生活需要法律的规范与保障B.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C.要自觉学法、用法,成为法律专家D.除了法律规定的事,其他的都不能做2.我们在学校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这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 )A.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C.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 D.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依相伴3.我们出生后,父母就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熟悉和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事实说明( )A.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加紧密 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4.下列对法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有了人类社会,就产生了法律C.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D.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5.每晚7时许,广场舞爱好者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各种音乐竞赛高音、舞队噪声,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律师认为,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这说明( )①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还需要法律来调整 ③法律调节社会关系,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④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关于“法治”认识正确的有( )①法治就是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②法治自古就有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④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如果说,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②法律是维护互联网秩序的唯一行为规范 ③法律能为经济发展创造安全、有序的环境 ④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2019年3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表明( )A.法律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9.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法律特征的有( )①2015年新版《中学生守则》新增了“……会自护懂自救;坚决远离毒品”等行为规范 ②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③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④2019年12月4日,四川巴中市政府原副市长张尚华涉嫌受贿一案,由内江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0.“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侵害,维权要靠法。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维护社会稳定 ②法律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法律惩恶扬善,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④法律无所不能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一“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一新规体现了法律( )A.具有规范作用 B.具有保护作用C.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 D.只有规范作用,没有保护作用12.近5年,中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00多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给予纪律处分100多万人,法律制裁上万人。它让我们明白了法律(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3.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拨打火警“119”称学校失火,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到达学校后,发现是骗局。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刘某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了( )A.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B.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C.人们不能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D.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14.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下列能体现其突出表现的是( )①14岁的霍刚每天按时到学校上课、学习,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②中学生小刚制止喝酒的爸爸开车外出 ③张某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李某捅伤致死后,被警方依法刑拘 ④27年来,江苏市民张纪清多次以“炎黄”之名到银行汇款给他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 ④惩恶扬善,伸张正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12分)当前,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我国为什么要制定这么多的法律法规?(6分)(2)我国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那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法治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17.(13分)考试作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类考试的增多,考试作弊现象屡有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4分)(2)从法治角度,谈谈考试作弊入刑将产生怎样的社会作用。(9分)18.(14分)材料一 2019年10月25日上午,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原巡视员王光和受贿案,认定被告人王光和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对王光和受贿所得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材料二 高铁G1747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用身体强行扒阻车门,且不听劝阻,造成列车延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扰乱铁路车站、列车正常秩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九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并处以两千元罚款。(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说明的道理。(5分)(2)上述两则案例体现出我国法律具有什么样的作用?(9分)19.(16分)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律意识,接受法治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做一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合格中学生,某校七年级(1)班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辩论会。(1)辩论主题:写出一个主题,使辩论会有明确的目的。(4分)(2)现场问答:提出3~5个问题并作出回答,让学生学法知法,为遵纪守法储备知识。(4分)(3)关注法律:列举最新颁布的几部法律或者列举最新的几项关于法治建设的事件,明确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4分) (4)发出倡议:请你为学生遵纪守法提出具体要求。(4分)参考答案1.A 2.A 3.A 4.B 5.A 6.C 7.C 8.B 9.D 10.D 11.C 12.B 13.B 14.C 15.A16.(1)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调整我们的社会关系、矛盾和纠纷,依据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并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②法律指导、服务着我们的生活,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③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因此我国制定了众多的法律来规定公民各项权利和义务、管理社会、规范和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 (2)①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意义: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17.(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①有利于更好地打击考试作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的考试秩序。②惩处考试作弊行为,彰显法治力量,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③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18.(1)①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④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⑤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19.(1)法律是特殊的规则;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法律是护身符还是紧箍咒;等等。 (2)①问题:法律依靠什么来实施;法律约束的对象有哪些;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什么;等等。②答案: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制定法律旨在保障人类生活的有序进行。 (3)略。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 (4)作为中学生,我们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认真学习,树立法治观念,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