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二)花城版 一年级下新知导入欣赏《良宵》片段,感受美妙的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乐曲展现了怎样的场景?新知导入跟着《良宵》音乐,哼唱主题旋律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可能已经不记得妈妈把你们搂在怀里,哼唱着摇篮曲轻轻地拍着你们入睡的情景,妈妈的恩情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要懂得感谢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达对妈妈感谢的?你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新知讲解《摇篮曲》主题旋律这首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怎样?速度:稍慢情绪:幽静地新知讲解《摇篮曲》主题旋律二拍子的乐曲可以表现进行曲那样的铿锵有力的情绪,也可以像有这样温柔深情的情绪呢。新知讲解《摇篮曲》主题旋律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情绪是怎样的?力度:轻柔速度:徐缓节奏:平稳情绪:温存、安宁摇篮曲一般是几拍子的?3/4、4/4偶尔也会出现新知讲解舒伯特(1797- - 1828) 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是十八、十九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世界的作曲家,人们称誉他为“歌曲之王”。作者简介舒伯特教师范唱歌曲是什么节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规律:强 弱 次强 弱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嗯~~~~~~~~~~~~~~~~~~~~~~~~~~~~~~~~~~~~~~~~~~~~~~~嗯~~~~~~~~~~~~~~~~~~~~~~~~~~~~~~~~~~~~~~~~~~~~~~~嗯~~~~~~~~~~~~~~~~~~~~~~~~~~~~~~~~~~~~~~~~~~~~~~~嗯~~~~~~~~~~~~~~~~~~~~~~~~~~~~~~~~~~~~~~~~~~~~~~~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分组表演:一组同学用哼鸣伴奏并做拍宝宝动作二组同学轻声唱词并做推摇篮动作三组同学用三角铁轻轻伴奏我是小小演唱家:拓展学习课堂总结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 我们在音乐享受到了安静和温馨,还有浓浓的母爱,让我们再次唱上这首摇篮曲,回味妈妈的爱吧!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母亲节给妈妈准备了什么礼物呢?给妈妈做张爱心卡片吧,上面写上你最想对她说的话,再唱一首祝福妈妈的歌一起送给她!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2节《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二)》教学设计课 时:1课时课 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这是一个连续的栏目,贯穿于教材的每册。此栏目力图让孩子们在纯净、美妙的音乐中得以熏陶,从而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本册安排的是刘天华的《良宵》开头的“3、5、6、1、2”五个音引出如此简单的五个音也可以组成一段美妙的音乐,再到欣赏贺绿汀用五声音阶写成的器乐曲《摇 篮曲》片段,听唱舒伯特的歌曲《摇篮曲》,让学生在听赏中领略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去发现、表现歌曲所带来的美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教材分析:小提琴曲《摇篮曲》片段是根据贺绿汀于1934年完成的钢琴曲《摇篮曲》改编的,这首乐曲原为"A大调,一拍,ABA三段体结构。舒伯特《摇篮曲》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摇篮曲》之一(另两首为莫扎特与勃拉姆斯所作),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歌曲。学情分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年龄特征,本课从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分析音乐要素的能力,为以后的欣赏教学形成一种模式与习惯。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本课在选曲方面,选用音乐片段,用孩子已有的认知入手,在《摇篮曲》的选择上,选用了小提琴改编版,因为其旋律比原钢琴演奏版本更加清晰,适合低年段学生听辨,更适合一年级学生欣赏。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二)》一课时学科音乐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贺绿汀的《摇篮曲》片段,体会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听唱舒伯特的《摇篮曲》,用声音随音乐表现歌曲宁静温柔的情绪。过程与方法:听赏《摇篮曲》,感受摇篮曲平稳、优美、抒情的音乐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的欣赏,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共享亲情的温暖 。重点听唱舒伯特的《摇篮曲》,感受、体验音乐的美感。难点听唱舒伯特的《摇篮曲》,感受、体验音乐的美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二胡独奏曲《良宵》:我们已经学会了“3、5、6、1、2”这五个音,用这五个音可以编出许多好听的名曲,我国有一首诗情画意的二胡独奏曲叫《良宵》,它一开始的音乐就是由这五个音开始的,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段美妙的音乐。教师再次播放二胡独奏曲《良宵》。3、同学们,你们可能已经不记得妈妈把你们搂在怀里,哼唱着摇篮曲轻轻地拍着你们入睡的情景,妈妈的恩情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要懂得感谢妈妈。1、学生欣赏《良宵》片段,感受美妙的音乐。请同学们猜一猜,乐曲展现了怎样的场景?(除夕夜晚大家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等候农历新年首日的到来,以表示除旧迎新、大地春回、欣欣向荣的新气象)。2、再次聆听。学生一起哼唱开头五个音“3、5、6、1、2",并模仿拉二胡的动作。3、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达对妈妈感谢的?你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描绘的除夕夜天色清冷、银装素裹、灯火通明,不时又传来锣鼓喧天与爆竹闪响之声。在这良辰美景之时,人们的愉快心情。复听加深印象,感受愉悦的心情与美妙的音乐。3、由母爱来引入课题。讲授新课欣赏贺绿汀的小提琴曲《摇篮曲》片断欣赏贺绿汀的小提琴曲《摇篮曲》:教师播放音频。二拍子的乐曲不一定都像《划船比赛》一样雄壮有力,也可以像《摇篮曲》这样温柔深情。速度:稍慢情绪:幽静地 再次聆听贺绿汀的《摇篮曲》:教师播放教师轻轻地用三角铁或碰铃敲出每小节的重拍。.安静聆听贺绿汀的小提琴曲《摇篮曲》,感受二拍子的乐曲风格。这首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怎样?2、请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主题旋律。让学生体会二拍子的摇篮曲,给人的那种温暖慈祥之感。体会摇篮曲的特点。讲授新课舒伯特《摇篮曲》欣赏歌曲:教师播放舒伯特《摇篮曲》视频力度:轻柔速度:徐缓节奏:平稳情绪:温存、安宁摇篮曲一般是3/4、4/4偶尔也会出现作者简介: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是十八、十九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世界的作曲家,人们称誉他为“歌曲之王”。教师范唱:教师跟着伴奏音频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歌曲的节拍是:4/4拍强弱规律:强 弱 次强 弱旋律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谱面力度记号:很弱换气记号:“V”装饰音:前倚音教师伴奏,教唱歌谱,唱准后按照4/4拍的强弱规律,拍拍子唱旋律。教师伴奏,带领学生用鼻腔哼鸣“嗯”来轻声哼唱旋律学唱歌词:教师伴奏,指导学生自己试着对应歌谱填词演唱。歌曲表演:教师播放伴奏音频,指挥学生做歌曲表演。9、我是小小演唱家:教师将学生分成三组,安排各组角色,指挥学生表演。1、学生欣赏视频并体会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情绪是怎样的?摇篮曲一般是几拍子的?学生看屏幕上的文字,找学生把舒伯特介绍给同学。3、学生欣赏老师的范唱并思考 :歌曲是什么节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4、找出谱子中的音乐记号并说一说它们的作用。5、学生跟着教师的伴奏唱歌谱,唱准后加入强弱规律6、学生跟琴哼唱旋律7、跟着老师的伴奏加入歌词来演唱,不准的地方示意老师多练习。8、学生跟着伴奏音频第一遍做拍宝宝的动作,第二遍做推拉摇篮的动作带着宁静温柔的情绪演唱。9、分组表演:一组同学用哼鸣伴奏并做拍宝宝动作二组同学轻声唱词并做推摇篮动作三组同学用三角铁轻轻伴奏1、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初步感受摇篮曲这种体裁的特点。积累音乐家相关知识。再次欣赏加深印象,巩固4拍子强弱规律,为学唱好歌曲打基础。为准确的唱好歌谱做铺垫。旋律准确性的练习。用鼻腔哼鸣更适合表现摇篮曲的特点。歌词准确性的练习。让学生模仿母亲在哄小宝宝睡觉时候推着摇篮,拍着宝宝,唱着摇篮曲的情景 。多形式完整的表现歌曲,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妈妈的辛苦和宝宝的幸福。拓展延伸 拓展欣赏《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师播放视频妈妈养育我们辛苦了,我们也送给妈妈唱一首摇篮曲吧! 让学生体会妈妈的辛苦,学会感恩。课堂小结 我们在音乐享受到了安静和温馨,还有浓浓的母爱,让我们再次唱上这首摇篮曲,回味妈妈的爱吧!谈一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吧!总结本课学习内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lx pd.mp3 ylq gqyzpd.mp3 ylqhlt.mp3 ylqsbt ban.mp3 ylqsbt fan.mp3 ylqsbt.mp3 一年级下册第12课《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二)》.ppt 一年级下册第12课《到这里来享受音乐(二)》(教案).doc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swf 摇篮曲.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