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保定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初三历史试题(命题人:于会 审定人:徐永胜)考生注意:1、本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共8页,三大题,45小题;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3、本试题为开卷试题,考生可参考教材。卷Ⅰ(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圣诞节、十字架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2、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指…(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希腊 D、古巴比伦3、日本走向封建社会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 )A、伯利克里 B、汉谟拉比 C、明治天皇 D、孝德天皇4、在伊斯兰教的教历中,把622年作为元年,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B、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C、穆罕默德与麦加贵族达成妥协D、阿拉伯基本统一5、在菲律宾的一个岛屿上立有一座纪念碑,记述了当地人曾与麦哲伦的船队发生冲突的情形。下列事件与此相关的是……………………………………………………………( )欧洲探险家发现美洲新大陆B、欧洲船队开辟绕过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C、欧洲人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D、欧洲航海家发现好望角6、15世纪晚期,如果有人想横渡大西洋,跟着谁可以航行成功……………………( )A、哥伦布 B、达伽马 C、迪亚士 D、麦哲伦7、下列文艺作品能够感受到文艺复兴由发源地向欧洲其它国家扩展的是…………( )A、《最后的晚餐》B、《蒙娜丽莎》 C、《神曲》 D、《哈姆雷特》8、有人说16世纪的西欧“发现了世界,发现了人”,这两个“发现”主要是指…(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航路开辟 ③文艺复兴 ④思想启蒙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如果想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有关内容,可以查阅以下哪部文献……………(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D.《法典》10、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内战11、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列宁的这句话反映了……( )A、英国圈地运动出现的“羊吃人”的悲剧B、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人奴隶的处境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D、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12、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13、“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其中的“思想武器”是指………(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科学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 D、马克思和恩格斯14、喜欢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赛事的冠名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伊达尔哥 B、林肯 C、玻利瓦尔 D、圣马丁15、如果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 )A、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他在萨拉托加战斗中C、他签署颁布《1787年宪法》 D、他指挥纳西比战役16、19世纪末的日本人都以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作为时尚,这是明治维新哪项改革的结果……………………………………………………………………………………… ( )A、废藩置县 B、文明开化 C、置产兴业 D、允许土地买卖17、1862年秋冬,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黑人们在私下里飞快地传递着一个让人万分惊喜的消息:林肯总统宣布他们自由了,也可以参加军队。这是因为林肯政府颁布了………( )A、《独立宣言》 B、《宅地法》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法典》18、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A、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 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D、缺乏技术人才19、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是…………………………………………( )①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③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④都提倡向欧美学习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工人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C、机器完全可以代替人 D、机器比人工的效率要高得多21、对奴隶贸易的正确评价是……………………………………………………………( )①使英国许多城市兴盛起来 ②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使非洲得到开发 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2、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反映了德国…………………………( )A、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野心 B、不满意当时德国领土的狭小C、对其他帝国主义的不满 D、想称霸世界的野心23、16世纪—17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贸易迅猛发展②殖民扩张的掠夺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③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6、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顺序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③ 第二次科技革命 ④帝国主义形成⑤垄断组织出现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③①②⑤④27、穿越时空,如果你来到1917年11月6日晚的斯莫尔尼宫,这里正在发生……( )A、俄国二月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辛亥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8、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共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B.大国操纵,充满了矛盾和斗争C.暂时调整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D.美国在这两次会议上获利都很大 29、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B、这一体系的建立过程说明弱国无外交C、这一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D、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30、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B、瓜分德国殖民地C、限制德国军备 D、占领莱茵河东岸31、法西斯掌握一个国家的政权,最早出现在…………………………………………( )A、德国 B、日本 C、意大利 D、法国32、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似之处是…………………………………………( )A、煽动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B、利用了社会政治、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C、在对外扩张中建立D、法西斯党魁直接上台执政33、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最主要的矛盾是…………………………………………(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B、世界人民与法西斯之间的矛盾C、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4、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改善人民生活 D、消除经济危机35、“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是…( )A、捷克斯洛伐克人 B、德国人 C、波兰人 D、埃塞俄比亚人37、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一位英国政治家曾说:“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这反映了………………………………………………………( )A、波兰灭亡之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英国无力帮助波兰维持独立C、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毫无关系 D、英国想壮大德国的实力,保持欧陆均势38、决定建立联合国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39、下列不属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作用的是………………………………………( )A、提供了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B、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C、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D、促使法西斯侵略野心膨胀40、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不同是…………………………………………………………( )A、波及范围 B、爆发原因C、给人类造成的灾难程度 D、战争性质卷Ⅱ(非选择题,共6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共31分)41、材料一: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二:拿破仑是一个反动的军事独裁者,他的对外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阅读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思想基础是什么?(2分)(2)材料二体现了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具有什么性质?(1分)(3)你如何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拿破仑完全不同的评价?(5分)42、材料一;“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他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者,应该表扬。阅读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一把枪”和“一场战争”分别指的什么事件?(2分)(2)有人认为没有那“一把枪”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5分)(3)材料二中对这些国家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三、问答题(共2小题,共29分)44、有人认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只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此外还有哪些有利的因素?试结合史实谈一谈你的看法。(14分)45、日本和德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资本主义强国,在它们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中期,两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有什么不同?分别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8分)(2)谈一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进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20世纪30年代,两国都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为此两国寻找了一条相同的出路是什么?(4分)保定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初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卷Ⅰ(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1.C 2.C 3.D 4.B 5.C 6.A 7.D 8.B 9.A 10.A 11.D 12.B 13.B 14.C 15.A 16.B 17.C 18.C 19.B 20.A 21.B 22.A 23.C 24.B 25.D 26.D 27.B 28.D 29.C 30.B 31.C 32.B 33.B 34.A 35.A 36.C 37.A 38.D 39.D 40.D卷Ⅱ(非选择题,共60分)二、材料解析题41、(1)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家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2分)(2)战争的侵略性。(1分)(3)两段材料对拿破仑的评价都是片面的。(1分)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在国内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2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2分)42、(1)“一把枪”指萨拉热窝事件,“一场战争”指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2)不同意这种说法。(1分)萨拉热窝事件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没有此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不可避免。因为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其根本原因,这种不平衡使帝国主义的矛盾加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战争。(4分)(3)不正确。(1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三种势力中的国家都是为了瓜分世界,争夺霸权。(2分)43、(1)“公约”指〈〈九国公约〉〉。(1分)此公约不是真正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因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是打破日本在一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侵略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3分)(2)“宣言”指《开罗宣言》。(1分)日本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了满洲。(1分)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1分)《开罗宣言》的现实意义是驳斥了“台独”分子,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3)材料一中国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材料二中国作为大国参加重要会议,并通过了有利于中国收回领土主权的文件。(2分)说明弱国无外交,必须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有国际地位(言之有理既可)。(2分)三、问答题44、美国的两次社会革命是是指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美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6分)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大发战争财,并且远离战场,不在本土作战,因此战后美国不但没有受到损害反而迅猛发展,并以绝对的优势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4分)另外美国的发展还得益于:抓住了两次科技革命的机遇;通过罗斯福新政不但消除了经济危机,还稳定资本主义统治;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吸收大量欧洲剩余资本和欧亚移民。等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45、(1)日本的封建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面临西方列强侵略的民族危机(2分);德国国家分裂,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2分)日本通过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统治,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2分)(2)德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成为世界二号资本主义大国;日本通过对外侵略扩张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成为亚洲资本主义最强的国家。(4分)(3)20世纪30年代,两国都受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政治危机。(2分)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危机,两国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1分)得分 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