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椒江二中2006学年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亲爱的同学们:在新学期,《历史与社会》用她一幅幅灿烂生动的历史社会画卷将伴随我们度过了近一个月的学习生活。相信你对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让我们带着自信一起去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请把你的学习成果、知识积累和才华在这里尽情地展示出来吧!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经济建设 B、爱国主义 C、独立自主 D、改革开放2我国的改革首先在( )展开A、沿海 B、内地 C、农村 D、城市3、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一国两制”方针C、坚持“两种制度”并存 D、坚持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4.右图告诉我们……………………………………………………………………………( )A.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B.台湾逐渐在远离中国C.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D.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好办法5 、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毛泽东提出的三条外交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提出不与任何大国结盟6、中国外交活动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开始于…………………………………( )A、新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7、下列事件中能体现和平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的是………………………………………( )A.美国出兵军事打击伊拉克 B.中国与东盟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C.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D.美国发生震惊全球的“9.11”事件8、对右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②恐怖主义依然威胁着世界和平③恐怖主义是引发战争的主要根源④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总体态势A.①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列国际事件能正确反映当今世界发展主题的有………………………………………( )①中东和平路线图的出台使巴以和平重见曙光 ②朝鲜愿意就朝核问题展开六方会谈③世贸组织成员就“多哈回合”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协议④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于2004年11月在广西南宁举行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0、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C.基本实现现代化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1、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应……………………………………………………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②坚持以军事建设为中心,加强国防力量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加强与世界大国的结盟,提高国际地位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2、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已少生了3亿多人,但在整个90年代,我国平均人口增长仍达1279万,也就是说我国年均增长的人口相当于爱尔兰、新西兰和挪威三国人口的总和。这则材料说明我国……………………………………………………………………… ( )①人口基数大,净增多 ②人口形势依然严峻 ③人口素质偏低④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解决我国现在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C.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14、下面是一位记者与一位农村放羊娃的对话:“为什么不上学——放羊——放羊干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娃娃干什么——放羊。”这段对话反映了………………………………………………………………( )A、人口素质低下是造成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的唯一原因B.放羊娃具有艰苦创业精神C、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D.只要经济发展了,人口素质就一定提高了15、我国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在资源问题上要考虑的—个重要国情是 ( )A.我国是个资源大国 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C.我国资源分布不均 D.资源利用不够科学16、进人2004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空前的电荒、煤荒和油荒,许多企业因电力不足而被迫停产。这主要说明 ………………………………………………………………………( )A.我国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B.我国资源种类不足C.资源问题已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D.我国的资源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17、费俊龙、聂海胜登上太空,标志着中国进行星际探索进入了新阶段。从应对资源危机的角度看,这一行动有利于…………………………………………………………………( )A.彻底解决我国资源问题 B.开发新的资源即开源的实施C.跨区域调配资源 D.建立以节流为中心的工农业服务体系18、我国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中国已亮起“黄牌”。以下属于中国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A.最近几年来我国北方每年春天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沙尘暴天气B.我国荒漠化面积高达267万平方千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亿C.中国90%的草地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产草量下降D.我国海洋环境日益恶化,近海无机氮超标率达70%,赤潮时有出现19、我国每年因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这说明…………( )①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②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③我国必须把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0、下列属于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举措是…………………………………………( )①占用耕地,大力开发房地产 ②开展植树造林、造福后代活动③农民在田间焚烧麦秸和稻草 ④国家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并决定投资建设A、①② B、②④ C、 ②③ D、③④二、非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21、(14分)中央台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海之门》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大发展为参考,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也突出展现了民营企业家在此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进入二十一世纪,为早日实现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市制定了政府工作计划。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坚持政务公开,执政为民。第三方面:坚持城乡兼顾,和谐发展。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改革开放是党的哪一次会议的正确决策?(2分)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3分)(2)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怎样的小康?(2分)全面小康又是怎样的?(3分)(3)你认为我市政府工作计划的第一方面最应该坚持的是什么?(2分)(4)作为我市未来的建设者,你现在怎么办?(2分)22、(11分)材料一:在过去的2005年,恐怖事件无论是数量还是造成的伤亡都大大的超过了2004年,世界上许多国家如伊拉克,以色列,英国都遭受到不同程度袭击。材料二: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5亿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有7亿营养不良,另有4000万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而且,目前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大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国内经济没有搞好,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国家。(1)以上材料共同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存在哪些问题?(4分)(2)造成材料二反映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该怎么办?(4分)23、(共10分)材料一: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在北京诞生。预计今后20年我国每年净增的人口仍保持在1000万左右。材料二:据统计,我国文盲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目前全球成人文盲约为 8.6亿。世界上平均每10个文盲就有1个是中国人,每15个中国人有1个基本不识字,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存在哪些问题?(2分)(2)上述两个问题将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4分)(3)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继续贯彻执行哪一基本国策?(2分)24、(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水资源的有关数据人均占有量 有效利用率 污染程度 分布状况世界人均量的1/4 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 2/3的河流受污染,1/5的河流丧失使用功能 南多北少材料二 :为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的矛盾,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1) 材料一反映我国水资源存在哪些问题?(4分)(2)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能解决我国水资源的什么问题?(2分)(3)生活在丰水地区的你,在生活上应如何对待水资源?(2分)25、(7分)在学完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后,老师围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容布置了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请你完成。(1)书面作业:写出我国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基本国策和战略。(3分)(2)实践作业:按照下面的活动设计,你打算怎样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4分)早晨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上街买菜 洗衣拖地 烧菜做饭 做作业 看电视、练书法26、(10分)某校的网站上转载了这样一则报道:2006年“两会”代表和委员使用的16000支环保铅笔全部都是用废报纸经过处理后做成的,取代了传统的木铅笔。此外,记者招待会的请柬使用的是再生纸;数千张专用的记者证也‘变小’了……(1)请给这段报道确定一个符合内容主旨的标题。(2分)(2)有的同学看了这段报道后,不一为然的说:“用废报纸做铅笔省不了几个钱,不值得。”请结合我国国情,对此观点加以评析。(5分)(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下面情形,请做正确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情形:喝完瓶装饮料,想把瓶子扔掉,但发现附近没有垃圾箱。初三第一次月考社会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C A C C C B B B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B C C B C B D C B选择题:非选择题:21、(1)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这次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3分)(2)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2分)“六个更加”(3分)(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4)言之有理(2分)22、(1)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4分)(2)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历史上长期的殖民掠夺和统治,独立后长期的不稳定和战乱,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负担。(答3点得3分)(3)要反对霸权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倡导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各答1点即得4分)23、(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口数量大或人口基数大,净增多(2分)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人口素质低(2分)(2)加重了国民经济的负担,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给社会带来就业压力,给教育、住房、交通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答两点即得4分)(3)计划生育(2分)24、(共8分)(1)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分布不平衡。(4分)(2)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制约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分) (3)言之有理即可(2分)25、(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3分)(2)买菜不用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例如布袋或篮子;拒买野生动物;一水多用;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用纸等)。(4分)26、(1)如“节约和环保,始于细节”。(1分)(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1分)因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目前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4分)这样做有利于人们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1分)(3)不随意乱扔,遇到垃圾箱时再扔或通过集中起来卖给废品回收站等方式处理。这样有利于保护环境。(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