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第二单元 第二课 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二教时)课 时 教学 目 标 1.了解不同阶层居民的生活状况,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地位。2.理解和分析贫富差别的出现、社会的逐渐分化。3.通过分析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和中国的分封制度,明确人类社会有了明显的阶级分化。4.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分析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作用。教学设想 教师借助课件,采用阅读法、讨论法、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和中国的分封制度,不同时期典型国家的管理形式;理解难点:分析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作用。教 学 程 序 与 策 略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要点,由此引入新课,并展示课题:早期国家的形成――分化的社会、军队与刑法。新课学习教师让各小组学生出示收集到的反映古代埃及贵族、奴隶生活图片或资料,每组都派出一位代表将本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同时进行适当的解说。接着教师鼓励学生一起分析点评,评出优胜小组,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分化的社会:1.古埃及出现了社会分化教师先展示课件,告诉学生古代埃及有统治阶级、自由民、奴隶这三等人,接着引导学生看课文及图片,让学生从中了解古代埃及,王室、僧侣和贵族是统治阶层;工匠和农民是自由民,受贵族剥削;奴隶处在最底层,处境十分悲惨。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媒体播放相关图片和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埃及的统治阶级、自由民、奴隶的生活情况。2.印度的等级制度教师先让学生看书,并作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认识种姓制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相关幻灯片,加深学生对种姓制度的理解,让学生明确种姓制度是统治阶级制定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有着存在的历史条件,种姓制度无论从宗教上还是王权上都是对统治者有利的。最后引导学生看“阅读卡”,并把它编成小品,在班上即兴表演,进一步认识到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性。3.中国的商王朝 教师引导学生看阅课文、图片及文字说明、阅读卡,接着展示思考题:我国商朝社会有等级之分吗?哪些人是统治阶级?哪些人是被统治阶级?启发学生小组讨论,大胆回答问题。教师边点评小结,边展示相关幻灯片,补充反映商朝奴隶被殉葬的图片的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奴隶教 学 程 序 与 策 略的悲惨遭遇,理解当时社会的分化情况。教师展示思考题:①假如你是商王朝的一个奴隶,你会起来反抗吗?②面对起来反抗的奴隶,假如你是奴隶主你会怎么办?你会借助于什么来进行镇压?启发学生回答,随后教师小结并引出第四目内容。四、军队与刑法1.古代埃及教师展示思考题:①古代埃及有军队吗?由谁来统帅?②古埃及军队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讨论答题,随后教师点评小结,帮助学生明白:古代埃及建立了常备军,由国王亲自统帅;军队的作用一是镇压奴隶,二是侵略扩张。2.夏商王朝教师出示《商朝文字所见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提问: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这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口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商朝文字所见刑罚简表》,提问: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这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材料,即“妇好墓随葬品:十六个人殉、六只犬殉、七千个贝壳(是当时的钱)、两百多件青铜礼器(祭祀用的)、五件大青铜铎和十六件小青铜铃(乐器)、十四件青铜工具、二十七件青铜刀、数个青铜镜、一百三十多件青铜兵器、两件大型青铜钺(是军中统帅权威的象征物)、四个青铜虎和虎头……”接着提问: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帮助学生明确商朝奴隶的悲惨命运,商朝已经有了强大的军队和妇女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3.汉谟拉比法典教师出示材料:“汉谟拉比法典”,创作于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石碑全长213厘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一位具有军事天才和卓越治国才能的君主,他还制订了一种“公平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条文。接着提问:汉谟拉比法典是不是公平的法律?为什么?至少说出三条理由。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在学生讨论答题的基础上,教师点评小结,让学生明确:汉谟拉比法典是不公平的法律,因为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新课小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出现了早期的国家,从而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学了今天的知识,你能概括出早期国家的统治者是如何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的?鼓励学生发言答题,随后教师小结点评,展示要点:国家统治者建立了统治人民的机构和军队,制定了法律。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和《填图册》上的相关练习题。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