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素质评价命题单位:平湖实验初中 命题人:沈志强 核对人:朱国建温馨提示:1、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写上你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2、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亲爱的同学,本次测试是模拟情景测试。小叶是我们嘉兴地区平湖市黄姑镇的一名七年级学生,好学的他有较全面的知识。你不希望和他比一比、赛一赛吗?赶快行动吧!1、 知识乐园(每小题2分,共44分)今年暑假,小叶全家要外出旅游。小叶可高兴了。1、爸爸拨通了电话,“你好,天龙旅行社吗?请问七月份到海南旅游的团队还有吗?”小叶知道,这是…………………………………………………………………………………( ▲ )A. 物产联系 B. 人才联系 C. 技术联系 D. 信息联系2、小叶翻出好几张地图,想了解海南岛的有关信息。对他有帮助的地图有………… ( ▲ )①海南省旅游图 ②中国政区图 ③海口市旅游图 ④世界地图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①③3、那边的导游小姐唱起了“请到天涯海角来……柑桔红了叫人乐,芒果黄了叫人爱,芭蕉熟了任你摘,菠萝大了任人采……”小叶从歌中知道了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地中海气候4、德国世界杯还在继续,小叶看到了当地时间7月10日晚8:00(东二区)进行的意大利队和法国队决赛的实况转播。小叶看比赛的时候,应该是在北京时间(东八区)…( ▲ )A.7月1 0日下午 B. 7月10日晚上 C. 7月11日凌晨 D. 7月11日上午5、其实,小叶最喜欢的球队是巴西队。巴西所在的大洲是…………………………… ( ▲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欧洲 D. 大洋洲6、小叶还知道,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 ▲ )A. 亚马孙平原 B. 波德平原 C. 东北平原 D. 西伯利亚平原7、海南的风光让小叶赞叹不已,他给小学的同班同学小林寄了一张海南风光的明信片。地址栏的正确写法应该是………………………………………………………………… ( ▲ )①黄姑镇 ②平湖市 ③浙江省 ④嘉兴市A. ①-②-③ B. ④-②-① C. ③-④-① D. ③-②-①8、小叶说“今年我来到了我国的南方,明年我还要去我国的北方 ,到我国最北边的省去看冰雕”。该省的简称和省会城市是………………………………………………………( ▲ )A. 黑 哈尔滨 B. 黑 长春 C. 内蒙古 呼和浩特 D. 吉 哈尔滨9、下列属于北方地区的城市还有……………………………………………… ……… ( ▲ )A. 呼和浩特 B. 大连 C. 南京 D. 乌鲁木齐愉快的暑假结束了,小叶投入了丰富多彩的初中学习生活10、小叶的家住在镇大街的西端,每天上学的路上,他要往东步行200米,再向右转步行150米,才到达学校。学校在小叶家的………………………………………………………( ▲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11、每到周末,小叶总要和妈妈一起去小区的超市中去购物。体现了社区的…………( ▲ )A. 文化功能 B. 政治功能 C. 经济功能 D. 管理功能12、班上的新同学小亮是三峡移民,那里正在兴建著名的三峡工程。他们成了好朋友,小叶了解到了许多小亮家乡的信息。有关三峡工程的信息有………………………………( ▲ )A. 它位于长江的上游 B. 它位于长江的中游C. 它位于湖北省 D. 它位于重庆市13、该省中,注入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是…………………………………………………( ▲ )A. 赣江 B. 湘江 C. 汉江 D. 岷江14、小亮说他平时吃的荤菜主要是羊肉、牛肉等,从来不吃猪肉。由此,小叶判断小亮的民族是……………………………………………………………………………………… ( ▲ )A. 满族 B. 藏族 C. 回族 D. 汉族15、小亮告诉小叶,98年他所在的省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现在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小叶列举了几条防洪措施,合理的有……………………………………………( ▲ )①退田还湖 ②中上游禁止乱砍滥伐树木 ③加固江防大堤 ④围湖造田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6、小亮还告诉小叶,他最想去旅游的地方是“牧人的天堂”。那是指……………… ( ▲ )A. 内蒙古高原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教室里贴着几张地图,小叶有空就喜欢去看看,现在请你拿出地图,看看你的查图能力17、非洲的地形主要是………………………………………………………………………( ▲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平原和丘陵18、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极洲19、某地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纬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地地理位置是…………………………………………………………………………………………… ( ▲ )A. 北纬30 、东经160 B. 南纬30 、东经160 C. 北纬30 、西经20 D. 南纬30 、西经20 20、泰国和老挝的国界划分方式是…………………………………………………………( ▲ )A. 依山而定 B. 沿河而行 C. 用经线划分 D. 用纬线划分21、黄河、长江干流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 )①云南省 ②四川省 ③青海省 ④重庆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22、小叶是个歌迷,“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韩红的一曲《天路》令小叶激动不已。这条“天路”通向我国海拔最高的自治区首府是………………( ▲ )A. 拉萨 B. 南宁 C. 乌鲁木齐 D. 呼和浩特二、连连看(共8分)23、(小叶想考考你对下列地区人们生活的气候环境了解程度)(4分)A 英国 (1)这里全年炎热,很少下雨,十分干燥B 亚马孙平原 (2)这里夏季炎热较干燥,冬季温和又多雨C 非洲撒哈拉 (3)这里夏季较凉爽,冬不冷,全年降水较多,较潮湿D 地中海沿岸 (4)终年高温多雨,很潮湿24、(小叶想考考你对下列现象出现原因的理解)(5分)A “一江春水向东流” (1)季风的影响B “梅雨时节雨纷纷” (2)海拔高度C 庐山是避暑胜地 (3)纬度位置D 哈尔滨是冰天雪地,海南岛依然赤日炎炎 (4)西高东低的地势三、地图中的奥秘(共39分)25、周日,小叶和几个同学去野外郊游,来到一座山脚下,拿出等高线地形图,他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每空1分,共4分)(1)他们想去最高处一览全景,应到达▲ 山峰(填“甲”或“乙”)(2)小叶建议,为了安全大家应走 ▲线路(填A或B)。并简要说明理由。理由: ▲(3)图中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正南方,请你在右下角的方框画上指向标。▲26、小叶还知道“麦哲伦环球航行”。15世纪初,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西航行,途中先后经过了① ② ③三大洋,并发现和成功穿越了著名的海峡④,最后船队回到了西班牙。小叶相信你也会说出下图中的地理名称(每空1分,共13分)(1)图中的大洋和海峡:① ▲ ② ▲③ ▲ ④ ▲(2)相信你会更棒图中甲处为 ▲ 运河,它是 ▲ 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图中的大洲:A ▲ B ▲ C ▲(3)小叶梦想成为一位航海家。首次远航,他要率自己的船队从上海港出发,去意大利的威尼斯。他经过的路线应该是:上海港―― ▲ (海)――台湾海峡――南海―― ▲ (海峡)―― 印度洋 ――红海―― ▲ (运河)―― ▲ (海)――意大利威尼斯27、课堂上的小叶也总能准确地回答问题。你也试试…(每空1分,共13分)(1)邻国A ▲ ,该国是位于中国 与 ▲ (填国名)之间的内陆国。(2)图上连接两个城市的实线D是 ……………………………………………………( ▲ )A、东西部分界线 B、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C、人口地理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3)图中虚线E是什么线? ▲ 。 该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哪几个省级行政区?(必须写简称) ▲ 、 ▲ 、 ▲ 、台。(4)图中B为 ▲ (山),C为 ▲ (河)。我们习惯上把这一山一河的连线作为哪两大区域的分界线,该线的年降水量大致为多少毫米?……………(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1500毫米 B、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800毫米C、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1000毫米 D、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800毫米(5)有一位同学出门旅游,出发时仅带一空包,到目的地时,包里已装满了他脱下来的衣服。你认为他的旅游路线是……………………………………………………… ( ▲ )A、乌鲁木齐→北京 B、北京→乌鲁木齐 C、哈尔滨→广州 D、广州→哈尔滨你认为他出门旅游时的季节是 ▲ (夏季或冬季),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可从我国冬夏气温的特点去分析)28、星期天,小叶来到嘉兴的舅舅家,发现舅舅家用的是天然气。他回到学校后找出了一张我国西气东输的线路图研究了起来(每空1分,共9分)(1)西气东输工程西起 ▲ ,东到 ▲ (两空格都填省级行政单位全称)。(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甲 ▲ (盆地)乙 ▲ (高原)丙 ▲ (平原)(3)山脉:A ▲B ▲(4)这一工程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在资源分布上存在什么问题?▲(5)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政府正在兴建一些重大的资源与能源的调配工程,你能否再试举一例?▲四、家乡的信息(共9分)29、小亮家乡的同学来信要他介绍这里的情况,小亮刚来还很不了解。他写了一份初稿要小叶指导,小叶指出了其中的多处错误。你能帮小亮改过来吗?原稿:我的第二故乡位于浙江省的西部,位于黄海之滨。与浙江省相邻的省市有上海市、江苏省、湖南省,江西省和福建省。这里属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经济发展很快。这里季风气候显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每到夏天,来自于印度洋的偏南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一般一年一熟。冬天比较冷,1月份均温都在0°C以下。这里公路、铁路、水运交通都很发达,从嘉兴坐火车,我可以乘沪杭线、浙赣线、京九线就可以到达湖北武汉。今年寒假我会来看望老师们和同学们。甲BA甲丙乙意大利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素质评价第 1 页 (共5页)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素质评价(答卷)一、 知识乐园(每小题2分,共4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二、连连看(共8分)23、(小叶想考考你对下列地区人们生活的气候环境了解程度)(4分)A 英国 (1)这里全年炎热,很少下雨,十分干燥B 亚马孙平原 (2)这里夏季炎热较干燥,冬季温和又多雨C 非洲撒哈拉 (3)这里夏季较凉爽,冬季不冷,全年降水较多,较潮湿D 地中海沿岸 (4)终年高温多雨,很潮湿24、(小叶想考考你对下列现象出现原因的理解)(4分)A “一江春水向东流” (1)季风的影响B “梅雨时节雨纷纷” (2)海拔高度C 庐山是避暑胜地 (3)纬度位置D 哈尔滨是冰天雪地,海南岛依然赤日炎炎 (4)西高东低的地势三、地图中的奥秘(共39分)25、(1)(2)理由:(3)图中甲山峰位于乙山峰的正南方,请你在右下角的方框画上指向标。26、(1)图中的大洋和海峡:① ② ③ ④(2)图中甲处为 运河,它是 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图中的大洲:A B C(3)上海港―― (海)―― 台湾海峡 ―― 南海 ―― (海峡)――印度洋―― 红海―― (运河)―― (海)――意大利威尼斯27、(1)A (2) (3) ,(4)B C ,(5) 理由:28、(1) (2)甲 乙 丙(3)A B(4) (5)四、家乡的信息(共9分)我的第二故乡位于浙江省的西部,位于黄海之滨。与浙江省相邻的省市有上海市、江苏省、例: 北部(或东北部)湖南省,江西省和福建省。这里属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经济发展很快。这里季风气候显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每到夏天,来自于印度洋的偏南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一般一年一熟。冬天比较冷,1月份均温都在0°C以下。这里公路、铁路、水运交通都很发达,从嘉兴坐火车,我可以乘沪杭线、浙赣线、京九线就能到达湖北武汉。今年寒假我会来看望老师们和同学们。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座位号PAGE1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素质评价答卷第 1 页 (共2页)200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素质评价(参考答案)1、 知识乐园(每小题2分,共44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D A B C B A D A B B C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C C C A A B D A B D A二、连连看(共8分)23、(小叶想考考你对下列地区人们生活的气候环境了解程度)(4分)A 英国 (1)这里全年炎热,很少下雨,十分干燥B 亚马孙平原 (2)这里夏季炎热较干燥,冬季温和又多雨C 非洲撒哈拉 (3)这里夏季较凉爽,冬季不冷,全年降水较多,较潮湿D 地中海沿岸 (4)终年高温多雨,很潮湿24、(小叶想考考你对下列现象出现原因的理解)(4分)A “一江春水向东流” (1)季风的影响B “梅雨时节雨纷纷” (2)海拔高度C 庐山是避暑胜地 (3)纬度位置D 哈尔滨是冰天雪地,海南岛依然赤日炎炎 (4)西高东低的地势三、地图中的奥秘(共39分)25、(1)甲 (2)B 理由:B处等高线较稀疏,是缓坡 (3)略 (共4分)26、(1)①大西洋 ②太平洋 ③印度洋 ④麦哲伦海峡 (2)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3)东海 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每空1分,共13分)27、(1)蒙古 俄罗斯(2)C (3)北回归线 云或滇 桂 粤 (4)秦岭 淮河 D(5)C 冬季 冬季南北温差大 (每空1分,共13分)28、(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上海市 (2)甲:塔里木盆地 乙:黄土高原 丙:长江中下游平原 (3)A天山 B昆仑山 (4)资源分布不平衡(意思对即可) (5)如: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等(写出1个即可)(每空1分,共9分)四、家乡的信息(共9分)29、黄海改为东海 湖南改为安徽 珠江三角洲改为长江三角洲温带季风气候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洋改为太平洋 小麦改为水稻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两熟 0°C以下改为0°C以上 京九线改为京广线(每处1分,共9分)PAGE1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阶段性素质评价参考答案第 1 页 (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doc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参考答案.doc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答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