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孙中山事迹,学习孙中山精神。
能力目标:能够从孙中山的故事中感悟孙中山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孙中山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
了解孙中山事迹,学习孙中山精神
难点
学习孙中山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材料:“一生就是屹立的一座中山陵,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
问:你知道中山陵是谁的陵寝吗?你对他的事迹了解有多少?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当时的中国: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慈禧太后发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丧权辱国宣言,清王朝基本成了东西方列强的打工仔,中国真正面临着亡国危机。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革命先驱孙中山:
1、孙中山生平
孙中山(1866-1925),本名孙文。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92年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通过行医实践,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
材料: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问:除了南京的中山陵,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足迹?
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2、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
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同盟会
成立的时间、地点、领导人、革命纲领、机关刊物、性质、三民主义、影响
——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颠覆封建政权、创建共和国家的一面旗帜,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进步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时代先锋 。
孙中山语录: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结合材料,孙中山在从事革命的活动中,体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见课件
视频《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发表讲话》
回忆上节课的知识
阅读材料
了解当时中国的状态
了解孙中山事迹,感悟孙中山精神,学习孙中山精神
课堂小结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板书
1、孙中山生平
2、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
3、同盟会
课件24张PPT。 “一生就是屹立的一座中山陵,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 第八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一课时《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慈禧太后发出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丧权辱国宣言,清王朝基本成了东西方列强的打工仔,中国真正面临着亡国危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孙中山(1866-1925),本名孙文。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92年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通过行医实践,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革命先驱孙中山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概况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会徽中国同盟会纲领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台湾的大胆岛,在金门烈屿西南7公里,与厦门岛相距更只有3公里不到。距离金门本岛约11公里,距小金门约5公里。如果你站在一个好的角度,能够清晰的用肉眼看到岛屿上写着三民主义的标识。自同盟会成立之后,支部则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

——孙中山同盟会的影响一息尚存,不忘救国。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孙中山语录自己只要有一口气存在,就不会忘记救国这件事。表达了为国捐躯,大义凛然的精神。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立足的根本。所以国家应为人民着道想,替人民考虑。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孙中山语录我要向着我的目标前进,一直向前走,困难只能使我更加强大,越多的艰辛我走越加坚强的走下去恢复大国地位;承担国际责任材料一:近30年的革命生涯,11次举行武装起义,3次建立革命政权;一生奔走,倡导民主,反对独裁,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材料二:从“医人”到“医国”,提出“天下为公”、“民生主义”思想,关注民生第一人。材料三: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遭拒绝,遂创兴中会,开始革命;1905年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从驱除鞑虏到追求民主共和;到1924年开始联俄联共。愈挫愈奋的斗争精神心系大众的人民情怀与时俱进的时代思想结合材料,孙中山在从事革命的活动中,体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二十年颠沛流离,
忍辱负重,
激扬三民五权,
推翻封建帝制;四十载呐喊呼吁,
运筹帷幄,
领导七省十义,
开启万年共和。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发表讲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