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主备:五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1 军神【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谈话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发生在刘伯承身上的震撼人心的故事。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难点)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诊:讠旁窄小,人字要扁宽、舒展,下边三撇上下排列、距离匀称、下边撇要长。 龄:止字左竖和下横稍长,下边框要窄,令字人要宽、上边点要小、下边点大。 绷:三部分要窄长,纟的撇折是撇长折短且轻、下提稍长,中间月字稍小。 剂:文字要扁宽、捺变为一长点、要有力,下边左面是竖撇,刂右边竖要长。 崭:山字扁窄,车字上横要短、撇折的横和下边提稍长,斤字首撇短、竖撇要长。 慈:上边点和撇与下横分开,两个幺字紧凑、下边撇折的撇要长,心字扁宽。 荣:艹的横稍短、右竖稍长,冖的横要长,木字横短竖稍长、撇和捺要舒展。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四、当堂检测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重点)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难点)二、品读释疑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2.讨论交流:沃克医生和刘伯承是怎么认识的 ? (1)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①开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头也不抬、冷冷”表现了沃克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非常冷淡。②沃克医生最开始对待病人的态度如何?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沃克医生面对眼前的病人,表现出“头也不抬、冷冷”的态度,表现了他孤高自傲的性格。 (2)“刘大川。” “年龄?” “二十四岁。” “什么病?” “土匪打伤了眼睛。” 语言描写简短、干脆、有力,介绍了病人的情况。 (3)“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①沃克医生的话表明他对眼前的病人有了新的认识。“一针见血”表现沃克医生态度果断,衬托了年轻人的镇定。②沃克医生依据什么理由判断眼前的病人是一名军人? 沃克医生曾当过军医,面对这样严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从容镇定地面对。 (4)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微微一笑”表现了病人具有超凡的意志,在伤势如此严重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够露出微笑。(5)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① “柔和”形象地表现了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②沃克医生的目光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沃克医生的目光变得柔和了,与先前冷淡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因为面前的年轻军人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表现得从容镇定,具有顽强的意志。他从内心钦佩这样的军人,所以在神态上也有相应的变化。 3.讨论交流:刘伯承为什么拒绝在手术中使用麻醉剂?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1)“平静”表现出病人的态度非常冷静,他向沃克医生说明拒绝使用麻药的原因。这样镇定从容的军人,让人肃然起敬。 (2)为什么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为了有一个清醒的大脑,为了以后能够指挥打仗,所以刘伯承毫不犹豫地拒绝使用麻醉剂。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位伟大的、意志坚定的军人形象,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甘愿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的这种行为让人动容。 4.拓展:沃克医生听到病人拒绝使用麻药时,有什么内心感受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天哪!真是不可思议,伤势这么严重,竟然不要使用麻醉剂,那可是要忍受巨大的疼痛啊! 5.讨论交流: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现是怎样的? (1)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①“再一次愣住、口吃”形象地表现了沃克医生听到病人回答之后的震惊。这种手术的痛苦,绝非常人所能忍受,而病人竟然拒绝使用麻醉剂,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侧面衬托出病人的顽强意志和从容镇定的心态。②“一刀刀”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一刀刀” 体现了手术的复杂,不是一刀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所以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肯定要遭受很大的痛苦。如果去掉“一刀刀”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试试看吧。” 这句话表现了病人怎样的特点呢? 病人在严重伤势时表现得如此镇定,而且拒绝使用麻醉剂。“试试看吧”短短的一句话表现了这个年轻的军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胆量。 (3)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①“从容镇定”与“颤抖、汗珠滚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表现了沃克医生在实施手术时心情紧张,他担心病人太痛苦,无法忍受和坚持,衬托了年轻人的坚强勇敢。②“一次又一次”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因为“一次又一次”说明沃克医生流的汗非常多,生动表现出沃克医生在手术中的内心紧张,他担心病人没有使用麻药,会遭受巨大的痛苦,手术坚持不下去。如果去掉,则不能表现沃克医生的内心活动。 (4)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①这两句话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具体描写了病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开刀的情景,尽管疼痛之极,病人却一声不吭,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自我克制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②对病人的细节描写,突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抓住”“暴起”“汗如雨水”“使劲”“抓破”这些细节描写,形象突出了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但是他却强忍和坚持了下来,表现了病人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非凡的毅力。 (5)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苍白”表现了病人失血过多,身体极度虚弱。 “笑”表现了年轻人手术后还能谈笑自如,语言描写反映出他的勇敢坚强和顽强意志。 (6)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这句话说明沃克医生被年轻人的行为所震撼,侧面衬托出年轻人的坚强和镇定。 (7)“七十二刀。” 病人在忍受剧烈疼痛的时候,却还清楚准确地数出手术中的刀数,可见他有多么大的忍耐力和毅力啊! (8)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①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年轻人比作“会说话的钢板”,直接表达沃克医生对年轻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点明文章的中心。②说一说你对沃克医生这句话的理解。 在医院做开刀手术不使用麻醉剂,病人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但刘伯承不仅忍受痛苦,还在数着手术的刀数。这种情况让做手术的医生惊呆了,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因为他在手术中能忍受一切艰苦,具有不怕一切的大无畏的精神;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自我克制的毅力是超人的。“你堪称军神!”这是对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6.沃克医生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课后第2题) 刘伯承眼部受到重伤却能从容镇静,沃克医生凭借自己做过军医的经验,确定眼前的病人绝非一般人,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因为刘伯承在重伤之后不仅从容镇定,而且在做手术时拒绝使用麻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承受难以忍受的疼;遭受剧痛的折磨,却能清楚地数出刀数,手术后还谈笑自如,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7.讨论交流:课文中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来写沃克医生? 课文中用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语言、神态、动作,以此来衬托刘伯承坚强的意志品质。 8.阅读方法解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 概念:除了心理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往往也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阅读时,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心理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仔细品味,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 运用:如抓住刘伯承手术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就能感受到他承受的疼痛之剧烈,体会到他为了今后有一个清醒的大脑,宁愿忍受痛苦的心理。三、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本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3.写作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是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能使所要描写的对象更加丰满、生动。文中除直接描写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他非凡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外,还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动作、语言,从侧面衬托刘伯承的从容镇定、坚强意志。 (2)举例:她开始唱了,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落在地上,溅到空中,滴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3)练一练:请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人物,突出其特点。 4.课堂小结 本文以“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为序组织材料,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并通过对人物语言和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四、课堂拓展推荐阅读:《关云长刮骨疗毒》五、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