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教版科学三下《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教学设计课题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单元6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科学有不同领域,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分别研究什么。2.知道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六个环节,结合已有的经验和证据作出假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2.在对比实验中观察变量带来的变化,结合证据得出实验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2.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的好习惯。重点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依据证据得出结论和分享交流的新要求。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时,能够通过控制变量来做到公平实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给学生提供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资料:(1)火车提速,节省交通时间,提高办公效率。【资料】第一代火车的设计引入蒸汽机技术,以煤为燃料、蒸汽机为动力,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第二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内燃机技术,以柴油为燃料、柴油机为动力,速度为每小时150千米。第三代火车的设计运用了“高架接触网”供电系统,以电动机为动力,速度为每小时200千米。第四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磁悬浮技术或多动力车辆组合(动车组)技术,速度高达每小时350千米以上。(2)手机的进步,使人类由多媒体时代进入自媒体时代。【资料】(3)导航卫星的成功研制,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图片】【小结】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学家在不同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阅读与补充通过科技的进步,引入科学家概念,从而导入新课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走近科学家1、考考你①你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②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范例】居里夫人:发现了镭。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2、练练你的眼力①根据画面指出他们是什么科学家?②说说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研究的是什么?【小结】①物理学家:研究物质最基 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②化学家: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③天文学家:研究天体及其运行规律,揭开宇宙的奥秘。④地质学家: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地球的构造以及发展历史。⑤生物学家:研究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一切有生命的物体。【追问】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小结】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揭开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让科学为人类服务。3、悄悄话(资料)①因为当前科学家的研究越来越走向跨学科。比如,力学、化学、基因学、计算机科学、核物理学等方面的科学家可以共同推动医学的进步。所以,有一些科学家的类型定义越来越模糊,难以确定。②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它不仅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二、走入科学探究1、科学家们是怎样做出这一项项研究成果的呢?讲述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爱迪生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2、概括一下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小结】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提吃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3、爱迪生为了找到使用寿命最长、效果最好的灯丝,先后用了6000多种材料,他是通过什么从这么多材料中选出了最适合的材料?【小结】像爱迪生这样的实验在我们科学探究过程中,也经常用到,叫对比实验,这是验证假设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在科学实验中虽然不能和科学家一样,但也要尽量保证实验的公平性。3、例如,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快,要保证实验的公平,需要注意什么?【小结】在设计对比实验时,除了要对比的因素外,其它所有因素都必须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实验结果才会准确。三、探究积雪冰冻时撒盐与不撒盐的不同1、这是一张下雪后人们在路面上撒工业盐的图片。你能根据图片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吗?(展示图片)2、温馨提示:科学家告诉我们提出问题时——有些科学问题和对比有关,如: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更快?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3、根据科学家的提示,哪个问题可以通过对比实验进行研究?①为什么要在冰冻的路面撒盐?②在冰上撒盐和不撒盐,结果有什么不同呢?4、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提示】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结果作出猜想。5、假设的准确性需要通过实验来收集信息,如何来进行实验?(1)实验材料:冰块(2块)、盐(适量)、勺子、装冰块的器皿(2个)(2)实验步骤①准备2块同样大小的冰块,放在盘子里。②在其中一块冰块上撒一小勺盐。 ③每隔2分钟,仔细观察两块冰块分别有什么变化。(3)实验记录(4)强调实验过程中哪个因素需要改变? 哪些因素不能改变?【小结】改变因素:撒盐、不撒盐不变因素:数量、时间、大小、地点……(5)注意事项①观察时一位同学负责看时间,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两位同学负责观察现象。②观察的过程中不能用手碰冰块。③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器材。(6)整理收集到的证据,讨论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提示】提示:交流时,可以相互评价和质疑。6、教师寄语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将来当一名大科学家!四、课堂练习:判断题1.牛顿、爱迪生、诺贝尔和安徒生都是科学家。2.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研究任务。3.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4.科学家为揭开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而工作。5.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公平性。6.实验证明,撒盐的冰块融化得慢。五、拓展提高:与科学家交流,科学家告诉我们1、提出问题时有些科学问题和对比有关,如: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更快?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2、设计方案时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公平性,也就是除了对比因素的不同之外,其他因素要保持一致。如比较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快时,水量、地 点、蒸发时间等因素要保持相同。3、得出结论时要根据实验的结果对假设是否成立进行判断,得出探究的结论。4、分享交流时● 要结合实验中得到的证据,介绍自己的结论。 ● 对别人的结论进行质疑时,也要提出相应的证据。六、作业布置课后到我们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出更多和对比有关问题,选择一些我们可以操作的去探究,也可以和老师同学分享你们的新发现。回答结合教材,看画面叙述回答:生态学家、气象学家、电磁学家等认真听注意红色字体部分概括交流回答:实验回答:水量相同、蒸发时间相同、存放地点相同……提出相关问题回答:②学生作出假设:①撒盐后积雪容易融化,不撒盐积雪不容易融化。②撒盐后积雪不容易融化,不撒盐积雪容易融化。认识实验材料按步骤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讨论整理证据,讨论结论:撒盐后积雪容易融化,不撒盐积雪不容易融化。独立完成认真倾听科学家的心声课后完成让学生感知到科学有不同领域,科学家也有各自的研究领域。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具体实验知道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研究一个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课堂检测以科学家的口吻告诉学生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注意的重点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究,让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有意义的科学探究。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有不同领域,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分别研究什么;知道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科学探究中,知道科学探究六个环节,结合已有的经验和证据作出假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在对比实验中观察变量带来的变化,结合证据得出实验结论;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的好习惯。总结课堂板书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提吃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板书设计《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根据实验的结果对______是否成立进行判断,得出探究的结论。2、研究计划要列出实验______、 实验______。3、科学家都在努力揭开______的秘密和规律,让科学为人类服务。4、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______→作出假设→______→搜集证据→处理信息→______→分享交流。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牛顿、爱迪生、诺贝尔和安徒生都是科学家。( )2、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研究任务。( )3、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4、科学家为揭开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而工作。( )5、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公平性。( )6、实验证明,撒盐的冰块融化得慢。(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属于科学家的是( ) A.爱迪生 B.鲁迅 C.李白2、可以运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的是( ) A.为什么要在冰冻的路面撒盐 B.在冰上撒盐和不撒盐,结果有什么不同 C.在冰冻的路面上不撒盐会怎么样3、做比较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快的实验时,保持不变的量有( ) ①水量 ②存放地点 ③蒸发时间 ④温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④4、有关证据的作用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结合实验中得到的证据,介绍自己的结论 B.对别人的结论进行质疑时,要提出相应的证据 C.证据是在得出结论时起着参考的作用四、连线题 物理学家 研究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化学家 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地球的构造以及发展历史 天文学家 研究天体及其运行规律,揭开宇宙的奥秘 地质学家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生物学家 研究物质最基 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五、实验探究题1、问题:下雪后,人们为什么会在冰冻的道路上撒工业盐? 2、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计划:(1)实验材料(2)实验步骤4、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假设2、材料 步骤3、未知事物4、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 得出结论二、判断题1、? 2、√ 3、√ 4、√ 5、√ 6、?三、选择题1、A 2、B 3、C 4、C四、连线题物理学家 研究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化学家 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地球的构造以及发展历史 天文学家 研究天体及其运行规律,揭开宇宙的奥秘 地质学家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生物学家 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五、实验探究题2、如果在冰上撒盐,冰会加快融化。或者在冰上撒盐时比不撒盐时冰融化得快。3、(1)冰块(2块)、盐(适量)、勺子、装冰块的器皿(2个) (2)①准备2块同样大小的冰块,放在盘子里。②在其中一块冰块上撒一小勺盐。 ③每隔2分钟,仔细观察两块冰块分别有什么变化。4、在冰上撒盐,冰会加快融化。或在冰上撒盐时比不撒盐时冰融化得快。课件32张PPT。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科学苏教版 三年级下新知导入火车提速,节省交通时间,提高办公效率。第一代火车的设计引入蒸汽机技术,以煤为燃料、蒸汽机为动力,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第二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内燃机技术,以柴油为燃料、柴油机为动力,速度为每小时150千米。第三代火车的设计运用了“高架接触网”供电系统,以电动机为动力,速度为每小时200千米。第四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磁悬浮技术或多动力车辆组合(动车组)技术,速度高达每小时350千米以上。新知导入手机的进步,使人类由多媒体时代进入自媒体时代。新知导入导航卫星的成功研制,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新知讲解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学家在不同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①你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②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活动1:走近科学家考考你新知讲解①根据画面指出他们是什么科学家?②说说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研究的是什么?练练你的眼力新知讲解物理学家:研究物质最基 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化学家: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新知讲解天文学家:研究天体及其运行规律,揭开宇宙的奥秘。地质学家: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地球的构造以及发展历史。新知讲解生物学家:研究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一切有生命的物体。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新知讲解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揭开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让科学为人类服务。新知讲解悄悄话①因为当前科学家的研究越来越走向跨学科。比如,力学、化学、基因学、计算机科学、核物理学等方面的科学家可以共同推动医学的进步。所以,有一些科学家的类型定义越来越模糊,难以确定。②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它不仅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知讲解活动2:走入科学探究科学家们是怎样做出这一项项研究成果的呢?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 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爱迪生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新知讲解概括一下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新知讲解爱迪生为了找到使用寿命最长、效果最好的灯丝,先后用了6000多种材料,他是通过什么从这么多材料中选出了最适合的材料?像爱迪生这样的实验在我们科学探究过程中,也经常用到,叫对比实验,这是验证假设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在科学实验中虽然不能和科学家一样,但也要尽量保证实验的公平性。新知讲解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快,要保证实验的公平,需要注意什么?在设计对比实验时,除了要对比的因素外,其它所有因素都必须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实验结果才会准确。新知讲解活动3: 探究积雪冰冻时撒盐与不撒盐的不同这是一张下雪后人们在路面上撒工业盐的图片。你能根据图片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吗?新知讲解温馨提示:科学家告诉我们提出问题时——有些科学问题和对比有关,如: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更快?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 新知讲解根据科学家的提示,哪个问题可以通过对比实验进行研究?新知讲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提示: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结果作出猜想。新知讲解假设的准确性需要通过实验来收集信息,如何来进行实验?实验材料:冰块(2块)、盐(适量)、勺子、装冰块的器皿(2个)新知讲解实验步骤①准备2块同样大小的冰块,放在盘子里。②在其中一块冰块上撒一小勺盐。 ③每隔2分钟,仔细观察两块冰块分别有什么变化。新知讲解哪个因素需要改变? 哪些因素不能改变?想一想改变因素撒盐不撒盐不变因素数量、大小时间、地点……新知讲解注意事项①观察时一位同学负责看时间,一位同学负责记录,两位同学负责观察现象。②观察的过程中不能用手碰冰块。③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器材。新知讲解整理收集到的证据,讨论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撒盐后积雪容易融化,不撒盐积雪不容易融化。提示:交流时,可以相互评价和质疑。 新知讲解教师寄语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将来当一名大科学家!课堂练习判断题1.牛顿、爱迪生、诺贝尔和安徒生都是科学家。( )2.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研究任务。( )3.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4.科学家为揭开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而工作。( )5.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公平性。( )6.实验证明,撒盐的冰块融化得慢。( )√√√√??拓展提高与科学家交流科学家告诉我们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有不同领域,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分别研究什么;知道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科学探究中,知道科学探究六个环节,结合已有的经验和证据作出假设,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假设;在对比实验中观察变量带来的变化,结合证据得出实验结论;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的好习惯。板书设计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作业布置课后到我们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出更多和对比有关问题,选择一些我们可以操作的去探究,也可以和老师同学分享你们的新发现。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实验记录单观察到的现象没有撒盐的冰块撒盐的冰块2分钟后4分钟后6分钟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教案.doc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练习.doc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课件.ppt 实验记录单.doc 对比实验.mp4 积雪道路撒盐.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