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3古代印度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初步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2.掌握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与发展。二、课前自主学习1.古代印度的兴起与发展(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位于南亚次大陆的______、______流域,温暖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丰沛的河水使得这里发展______的条件十分优越。(2)______的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进入文明时代。(3)______的入侵: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征服了当地居民,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2.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1)产生时间:______进入印度后。(2)基本内容等级名称包含的社会阶层职权与义务第一等级______祭司掌管祭祀第二等级______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______广大的农民、牧民、商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______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3)主要特点:不同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之间不得______。(4)重要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3.佛教(1)产生背景①______激化了社会矛盾,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满,反对______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②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2)产生时间、地区: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3)创始人:______,后来被人们称为______。(4)教义①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的特权。②宣扬“______”,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答案:1.印度河;恒河;农业; 城市国家;雅利安人; 2.雅利安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通婚 3.种姓制度;婆罗门;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 众生平等三、问题探究1.阅阅读教材P7、P8,图1-10以及资料,思考:(1)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哪几个等级?各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答案提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官吏、武士,把持国家军政大权;吠舍: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从事最低贱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能通婚。(2)哪些等级是统治阶级?哪些等级是被统治阶级?答案提示:婆罗门、刹帝利是统治阶级,吠舍和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3)种姓制度与印度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答案提示:种姓制度逐渐成为印度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征服印度原始居民并建立国家的是( )A. 苏美尔人 B. 希伯来人 C. 犹太人 D. 雅利安人2.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印度统治阶层的有( )①法老 ②商人 ③贵族 ④国王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3.古代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A. 世袭制 B. 分封制C. 种姓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4.下列有关佛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B. 主张忍耐顺从,刻苦修行C.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D. 公元前6世纪传入中国5.下列有关古代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代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上,与现在印度的疆域一致B.印度河和恒河流经古代印度C.公元前3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D.印度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6.“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 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l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l头公牛。请回答:(1)以上材料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2)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存在着哪几个等级?此等级制度史称什么?根据材料判断最高的是哪个等级?最低的是哪个等级?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答案:1.D 2.C 3.C 4.D 5.B 6.B答:(1)古印度 (2)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 (3)最高等级为婆罗门;最低等级为首陀罗。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受罚最重;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l年,并交出l0头母牛和l头公牛,处罚最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