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因地制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新星学校 余美莲课程标准:4-2 描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教材分析:本课时在整个学业考试中比较重要,涉及到的考点是《历史与社会》2、8、26和38。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国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和协调家乡的区域经济发展概况,从而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的一些知识比较零碎,缺乏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家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目标:通过相关数据、案例和图文资料,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结合本地实际,尝试为发展本地特色经济提出合理建议。青少年要立志成才,勇于创新和实践,积极为“家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献计献策。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结合本地实际,尝试为发展本地特色经济提出合理建议。掌握红色根据地的创建。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时事以及家乡的案例,体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正确看待家乡的经济发展,勇于为家乡建设承担责任。教学重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区域特点,从实际出发的观念的形成。教学难点:如何积极为“家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献计献策。相关考点:考点2: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b)考点8: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 (b)考点26: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创建红色根据地的概况。(b)考点38:理解“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c)教学方法:比较、归纳和引导法等。教学流程:导课:五一长假马上要到了,如果我们要出去玩,坐火车要经过哪条铁路线?生:浙赣铁路。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浙赣线。(设计意图: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新课:出示图片浙赣铁路电气化技改,并于2006年9月15日竣工通车看图回答问题:师问:1、浙赣铁路起止地点是哪里?(生:杭州、株洲)2、浙赣铁路横贯哪三省?生:浙江(浙),江西(赣),湖南(湘)。主要地形和气候类型是什么?生:地形:浙江、江西、湖南——山地和丘陵;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4、三省所属地区?(出示地图)生:浙江——东部沿海;江西、湖南——中部。师:西部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哪些属于民族自治区?生:西部12个,其余是东部。少数民族自治区5个: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师:中部有哪几个省级行政区?生:中部6个省级行政区。(设计意图:由浙赣铁路电气化竣工通车引出话题,展示地图,使学生明确东部沿海、中、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意在复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老师叙述: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等千差万别。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请看资料分析东西的差异。5、出示资料:表一:我国东西部地区比较项目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 28.6% 71.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600美元 610美元高等学校 75.3% 24.6%表二:我国西部的矿产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矿种 天然气 煤炭 铅矿 铬矿 钾矿 锌矿西部储量(%) 57.6 61.2 56.3 89.4 99.6 64.5说一说:两个表格反映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分别具有哪些优势?关于东、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在分析优势的同时,带出东西部的劣势。)我们再来看看中部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生:优势——劳动力、旅游等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等。劣势——经济发展水平低、 科技、资金、人才等缺乏。叙述:中部旅游资源确实很丰富,江西、湖南等都是革命老区,这里有许多的红色旅游景点,你们知道有哪些红色旅游景点?说说它为什么会成为红色旅游景点。生: 江西南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军队的开始。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湖南交界处的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教师补充:(1) 其他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洪湖和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等。(2)江西瑞金: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顺便复习长征胜利相关知识)(3)红色旅游景点:江西的南昌、井冈山、瑞金;湖南韶山;湖北武昌等。(设计意图:利用浙赣线复习考点26中的创建红色根据地的概况)教师小结:东部沿海、中、西各有优劣势西部:优势:能源资源丰富,有发展能源工业的优势条件;劣势:经济发展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人才缺乏、 基础设施差。东部沿海:优势:工业交通基础好,人才、技术、资金雄厚,可发展高新科技。劣势:能源资源等缺乏。中部:优势:交通(区位)、资源、 气候条件。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 科技、资金、人才等缺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使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叙述:面对东部沿海、中、西部的优势与劣势,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遵循因地制宜 ,优势互补的原则。师: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浙赣铁路时速达200公里以上。请问:6、浙赣铁路提速改造起到什么作用?生:①加强东部沿海、中、西部各省市之间的联系。②促进沿线及相关地区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③拉近了东部沿海、中、西部之间的距离,为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开辟了快捷通道,并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④促进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师小结:看来我们的同学知道的还真不少,说得不错哦,能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衢州也是沿线,它能为我们衢州的发展带来什么契机?7、浙赣铁路的提速改造为衢州发展带来什么契机?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1)助衢州融入沿海两大经济区(我市与长三角、珠三角联系更加紧密);(2)加强与中部地区的合作交流;(3)出行更快捷更舒适,方便人民生活;(4)有利于我市做大旅游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等。(设计意图:借用浙赣铁路改造给衢州带来的契机,使学生关注家乡。)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促进衢州发展,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衢州。二、关注家乡1、看视频资料,分析家乡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师:家乡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生:旅游资源丰富:神、 圣、 奇 、秀 、谜、 源师:刚才视频资料中提到的哪些特色产品?生:桔子、开化龙顶、龙游小辣椒、江山蜂产品、常山胡柚等。师:特色农业面对家乡资源优势与劣势,要加快衢州经济发展应该怎样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与发达地区优势互补。师小结: 旅游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 因地制宜优势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发展特色经济交通便利 开展特色竞争特色农业资金缺乏人才不足 招商引资劣势 科技文化落后 借力发展观念落后 工业立市工业弱 山海协作2、在家乡的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做些什么?①勇敢地肩负起建设家乡重任 ②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 ④立志成才,勇于创新和实践,积极为家乡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⑤宣传衢州的特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积极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大的亮点:由浙赣铁路电气化竣工通车贯穿整个课堂来分析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知识,并复习沿线的相关知识,考点涉及到2、8、26和38。最大的难点:由于是开卷考试,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用心记住,一旦老师提出问题来,许多学生都拼命的翻书以答出最佳答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上复习课最大的难点。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