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6年洋思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6月)历史试题(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考试形式:开卷)注意:1、本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考生答卷时,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第一部分 选择题(25分)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上无效。1、孟子“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体现了当代人们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什么途径A.打击恐怖组织 B.坚持可持续发展C.控制人口 D.抵制跨国组织2、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下列改革中采取的措施与之相似的是A.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 D.彼得大帝改革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C.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D.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4、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梵典与华章”,即中印文化的交流。其实早在中国唐朝时期就有一位高僧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张骞5、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6、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 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 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7、翻开屈辱的中国近代史第一页,我们可以看到: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9、“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画押,电至京师,举国哗然……”其中当时声势最盛,言论最激的事情是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0、下列图片中,反映中国近代化起步是 ①圆明园遗址 ②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③福州船政局全景 ④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1、右图是某一“重点红色旅游区”内的革命遗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主题形象设计与图片所反映信息相符的是: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革命摇篮,领袖故里C.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D.延安精神,革命圣地12、“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 ④井冈山会师 ⑤新四军成立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13、下边是一张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五人的合影,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摄于A.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时期B.抗日战争反攻时期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期D.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时期14、“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全同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该政治路线为争取下列哪一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A.解放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西藏1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A. 镇压了反革命 B .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C. 实行了土地改革 D. 实行了改革开放16、有人说,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的第一次主动对外开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改变了中国闭关自守的状况,而21世纪初中国的第二次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之中。这里所说的“第一次开放”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B.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C.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7、世界文明是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是从下列哪个事件开始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18、下列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的是A B C D19、美国历史上被称作“合众国之父”和“黑奴解放者”的两位总统是A.Washing ton Linkoln B.Jefferson LinkolnC.Roosevelt Washington D.Linkoln Roosevelt20、以下人物和民主科学思想有关的是①孔子 ②卢梭 ③伏尔泰 ④李大钊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1、右图中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A.“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B.“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C.“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不会因为它的重负所压倒。”22、2005年5月,法国公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这表明了欧盟A.在外交方面完全用“一个声音讲话”B.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物资可以自由流通C.在政治一体化过程中遇到了阻碍D.成员国之间优势不能够互补,资源不能共享23、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战略才可抗衡他。”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战略是指A.美国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国、英国结成战时同盟C.美国向日本、德国等轴心国宣战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4、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社会的影响最主要的共同点是A.吸收外来文化 B.摆脱落后状态C.成为中央集权国家 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25、关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评述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曲折的B.应该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C.社会主义运动没有发展前途 D.要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25分)注意:考生必须将答案直接做在试卷上。26、 “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材料二 我联合国人民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及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确立立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联合国宪章·序言》(1)材料一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 (1分)(2)材料二所主张的基本信念就是后来哪一国际机构的宗旨 (1分)(3)简述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国家为促成这一国际机构的建立所做出的努力(举2例)。(4)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试举两例说明。(2分)27、货币是社会流通领域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读图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1)结合历史背景概括指出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1分)(2)图二所示的中国古代纸币最早产生于何时?它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重大意义?(2分)2002年1月1日,是3亿欧洲人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日子。从那天起,不管他们讲德语、法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从口袋里掏出来的都是同一种货币——欧元现钞。(3)图三是哪一组织的通用货币?它的出现对欧洲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28、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题为《资本主义与中国》的探究活动。请根据提示,帮助他们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什么?(1分)(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学西方,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事件是什么?(1分)(3)后来的哪些探索运动进一步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2分)(4)直到世界上发生的哪一件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才看到了“曙光”,找到了另外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1分)29、法国和德国是欧洲两个重要的国家,两国的历史及两国关系耐人寻味。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两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影响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理论成果。指出这两种理论成果,并举出运用这些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各举1例)。(2分)(2) 法德关系对欧洲大陆政局影响深远.请举出19世纪中期以来两国在欧洲矛盾冲突中所参加的两对对立的军事政治组织的名称。 (2分)(3)二战后两国又共同参加了哪一经济组织,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对欧洲及世界会带来什么影响。(2分)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二十七日下午宣布,“国家统一委员会”终止运作,《国家统一纲领》终止适用。同时表示在条件许可时,会推动台湾公众制定新“宪法”。 ——中新社台北2006年2月27日电材料二: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贯的、明确的,这就是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年3月14日答记者问材料三:1861年1月纽约州议会通过了《反脱离联邦法》:……纽约州法院深知统一的可贵,坚决维持国家统一不受损害……统一赋予了美国人民繁荣和幸福,为了捍卫这种统一……我们准备牺牲我们的财产、生命以及我们神圣的荣誉。——岳麓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Ⅰ(注:“国家统一委员会”1990年10月7日由台湾当局设立。《国家统一纲领》系经“国家统一委员会”在1991年举行的第三次会议,以及同年的“行政院”院会讨论后通过。 《国家统一纲领》阐明:依循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请回答:(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清朝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分)(2)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曾出现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有何不同? (1分)(3)材料一中陈水扁的所为,其实质是什么?(1分)(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是什么?(1分)(5)结合材料三及美国南北战争的有关知识,分析它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启示?(1分)06年洋思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C B B A B A A A C A C D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C A B B A B A C D D C二、非选择题26、(1)儒家 (2)联合国(3) A.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B.雅尔塔会议决议在战后建立联合国;(4)中国的努力: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7、(1)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货币形状各异、重量不一;秦灭六国完成统一以后,以秦朝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 (2)产生于北宋;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对欧元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它的出现有利于欧洲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28、(1)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2)洋务运动(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4)俄国十月革命29、(1)法国:启蒙思想。影响: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战争、日 本明治维新。德国:马克思主义。影响: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成立。(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同盟(3)欧盟影响:有利于欧洲的统一和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0、(1)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第一次是由于外来侵略造成的,第二次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的(3)想台独(4)一个中国(5)坚决维持国家统一;制定法律;尽量和平解决,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第 1 页 (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