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龙溪中学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与社会考试范围:人教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至第四单元第一课止。(2005.12.17)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1、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的是 ▲ 。A、雅尔塔协定制定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C、“北约”与“华约”建立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标志殖民时代终结的是 ▲ 。A、越南北部、朝鲜和中国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1955年的万隆会议C. 大殖民地国家印度的独立 D.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3、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是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D、1949年新中国成4、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的是 ▲ 。A、经济特区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 D、农业合作社5、“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具有的意义是 ▲ 。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是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标志 ④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新中国外交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国民经济的发展 B、综合国力的提高C、外交策略的运用 D、西方国家对华态度的转变7、温家宝总理说:“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水平。”总理的话说明 ▲ 。A.人口众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人口越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C.我国初级阶段不发达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口太多D.人口越少,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就越大8、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电能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这反映出 ▲ 。A.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B. 我国资源分布极不平衡C.我国人口数量过大 D.资源科学利用不够9.在落实环保行动中,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①搞好学校和家庭的环境卫生 ②爱护花草树木 ③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 ④对攀折花草树木的同学予以罚款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0、右边的漫画形象地说明了 ▲ 。①部分人科学利用资源意识淡薄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③生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④某些生物资源日益枯竭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2005年1月6日零时2分,中国第13亿个小公民平安诞生。“13亿”这个推迟了4年到来的数字告诉我们的是 ▲ 。①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 ②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依然不能放松③我国仍然是高生育水平国家 ④我国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巨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在“开源”与“节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科学技术 B.人民群众 C.立法工作 D.党的领导1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有 ▲ 。A.生存权和受教育权 B.受教育权和劳动权 C.劳动权和发展权 D.生存权和发展权14.李红所在的镇是个风景秀丽的古镇,旅游收入是本镇重要的经济收入,不久前,镇内发现了丰富的矿藏,镇政府很快批准开发,一些矿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地环境遭到了破坏,旅游人数大大减少,李红与同学一起就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问题起草了一份建议书。李红同学提交这一合理化建议的有效途径有 ▲ 。①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②直接向镇政府主管人员反映情况③找人民代表反映情况 ④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我国宪法规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此回答16—17题:16.在我国,行政机关是指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17.《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 ▲ 。①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为我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③有利于政府的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④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A. 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据此回答18—19题:18.这里的“有形手”、“无形手”分别是指 ▲ 。A.市场、政府 B.政府、市场 C.经济、科技 D.商品供求、商品需要19.这句话形象地说明,现代经济的发展 ▲ 。①是以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来优化配置资源的 ②需要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③政府的宏观调控就是对市场的调节和控制 ④必须把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20如果消费者在消费时遭遇 “朦胧价”,在与摊主交涉不成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 ▲ 。①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 ②向人民法院起诉③请求仲裁部门仲裁 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21、材料一:我们建设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项目 1992 比1978年增长国民生产总值 24000亿元 7.18倍国民收入 17400亿元 5.78倍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本题共12分)(1)根据材料一,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几个?设立这几个地区为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4分)(2)材料一所说的“改革”开始于什么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4分)(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一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22.材料一:陈水扁上台以来,岛内加快了“去中国化”步伐,推动“台湾正名”,叫嚣要在“2006年制宪”,“2008年实施新宪”,谋求通过所谓“宪政改造”。材料二:2005年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并发表共同声明,“鼓励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海峡相关的问题以及鼓励中国增加军事透明度列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材料三:2005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的制定,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得到了广泛的支持。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本题共12分)(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在祖国和平统一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障碍?(4分)(2)请你就如何应对材料一、二反映的问题为我国政府出谋划策。(至少二条)(2分)(3)材料三表明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反分裂国家法》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广泛的支持?(4分)(4)请你展开想象,和平统一后的台湾的前途将会是怎样的?(2分)23、材料一: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在北京诞生。预计今后20年我国每年净增的人口仍保持在1000万左右。材料二:据统计,我国文盲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目前全球成人文盲约为8.6亿。世界上平均每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每15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基本不识字,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本题共10分)(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存在哪些问题?(4分)(2)上述两个问题将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4分)(3)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继续贯彻执行哪一基本国策?(2分)24.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及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议案;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本题共8分)(1)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大的性质是怎样的?它行使了哪些职权?(4分)(2)人大进行民主决策的前提是了解民情。如果你是一位人大代表,你将通过哪些渠道搜集社情民意?(至少说出两条)(4分)25、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拥有淡水量只有世界平均水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北方地区缺水严重。如何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至关重要。对此,甲、乙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作用,多用水多花钱,优水优价,这是节水的唯一方法。乙:水是特殊的经济资源,节水只有靠政府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才行,市场起不了作用。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本题共8分)(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甲、乙的观点。(4分)(2)试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谈谈应如何节水。(4分)26、材料一:我国东部西部地区比较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 28.6 71.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1600 610高等学校(%) 75.3 24.7材料二:我国西部的矿产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矿种 天然气 煤炭 铅矿 钾矿 铬矿 锌矿西部储量(%) 57.6 61.2 56.3 99.6 89.4 64.5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0分)(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分别具有哪些优势?(4分)(2)国家为实现东、西部之间的优势互补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请举两例说明。(2分)(3)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谈谈东西部加强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4分)龙溪中学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与社会(答题卷)考试范围:人教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至第四单元第一课止。(2005.12.17)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60分)21、(1)根据材料一,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几个?设立这几个地区为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4分)(2)材料一所说的“改革”开始于什么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4分)(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一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22.(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在祖国和平统一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障碍?(4分)(2)请你就如何应对材料一、二反映的问题为我国政府出谋划策。(至少二条)(2分)(3)材料三表明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反分裂国家法》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的广泛的支持?(4分)(4)请你展开想象,和平统一后的台湾的前途将会是怎样的?(2分)23、(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存在哪些问题?(4分)(2)上述两个问题将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4分)(3)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继续贯彻执行哪一基本国策?(2分)24.(1)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大的性质是怎样的?它行使了哪些职权?(4分)(2)人大进行民主决策的前提是了解民情。如果你是一位人大代表,你将通过哪些渠道搜集社情民意?(至少说出两条)(4分)25、(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甲、乙的观点。(4分)(2)试从资源配置角度看,谈谈应如何节水。(4分)26、(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东、西部地区分别具有哪些优势?(4分)(2)国家为实现东、西部之间的优势互补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请举两例说明。(2分)(3)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谈谈东西部加强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意义?(4分)龙溪中学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B 4、B、 5、A 6、B 7、A 8、D 9、D 10、A 11、C12、A 13、D 14、D 15、B 16、C 17、D 18、D 19、D 20、D二、非选择题21、(1)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目的是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3)反映了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通过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22、(1)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存在。(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最高立法权;祖国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台湾将是更加稳定、繁荣和发展。23、(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人口素质偏低。(2)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严峻的就业压力;素质偏低增加再就业的难度。(3)实行计划生育。24、(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2)深入群众,进行调查访问;建立网上论坛,了解民情,等等。25、(1)甲乙同学的说法都是偏面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我们无法单靠“看不见的手”,也不能单靠“看得见的手”,应该使两只手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水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2)实行阶梯级水价;开发节水设施;(言之有理即可)26、(1)东部地区人才、资金雄厚,生产力水平高,而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2)西气东输、西电东送。(3)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共同富裕。龙溪中学初三( ) 姓名 学号……………………………………………………装……………………………………订……………………………………线………………………………………………龙溪中学初三( ) 姓名 学号……………………………………………………装……………………………………订……………………………………线………………………………………………PAGE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