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地理(一)复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辽阔疆域,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2、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浙江省的位置复习内容考点6 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一、我国辽阔疆域1、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2、中国疆域的四端点方位 经纬度 端点位置 端点间距离东 135°30'E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东西横宽5200千米西 73°40'E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南 3°52'N 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南北纵长约5500千米北 53°37'N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3、中国的陆上邻国东 东北、西北 北 西北 西 西南 南朝鲜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缅甸老挝越南4、隔海相望国家东 韩国、日本东南 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5、我国海陆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濒临海洋 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 台湾岛(中国最大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舟山群岛(我国最大群岛)疆域优势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这一地区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中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此外,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中国社会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海陆疆域方面来看,中、英、美、蒙古的不同之处 中美:海陆兼备(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中国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英国:岛国 蒙古:内陆国家考点7 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浙江省的位置一、行政区划1、目的:为便于管理,以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2、三级行政区划体制三级行政区划 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23个省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3、中国行政区划(见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P42)例: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1)在图中填注我国疆域的四端点、四大海域、三大半岛、三大岛屿、最大群岛。(2)在图中填出34个省的简称及省会名称。(3)在图中画出北回归线、400N;东经80、100、120度经线。(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京、津、吉、黑、苏、藏、浙、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澳、川、贵、云;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闽、赣、湘、皖;用本省的历史名称: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一个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东三省北一区 记忆歌诀:内蒙古、黑、吉、辽 省区形象:内蒙古自治区(项圈)、黑龙江(鹅) 吉林(雪松)、辽宁(侧卧睡狮) 西北三省两区 记忆歌诀:新、青、陕、甘、宁 省区形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狗头)青海(玉兔)、陕西(跪着的兵马俑)甘肃(狗骨头、哑铃)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字架) 西南三省一市、区: 记忆歌诀:云、贵、川、藏、渝 省区形象:云南(孔雀开屏)、贵州(短尾狗)四川(三角)、西藏自治区(藏靴)重庆市(“人”字)南部沿海四省三区 记忆歌诀:闽、粤、桂、琼、台、港、澳 省区形象:福建(长方形)广东(伸入南海的象鼻子)广西壮族自治区(猫头) 台湾(小船或香蕉)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记忆歌诀:湘、鄂、赣、皖、浙、苏、沪(沿长江南北对称) 省区形象:湖南(男人头)、湖北(水枪) 江西(女人头)、安徽(头向西的飞天蝙蝠)、浙江(开口蛙) 江苏(奔犬)、上海黄河中下游四省二市 记忆歌诀:晋、冀、鲁、豫、京、津 省区形象:山西(平行四边形)、河北(右耳) 山东(海龟或鹰)、河南(燕鱼或张弓)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内青藏新,陕甘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二、浙江省的位置1、简称浙,以省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古称钱江而取名。行政中心在杭州;相邻省份有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2、浙江省位于中国东部,东面是宽广的东海3、地处亚热带中部,介于东径118 ——123 与北纬27——31 之间;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各为450公里左右,陆地面积为10.18万平方公里,全省人中约4169.8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410人。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位于北纬40度,东经116度附近的城市是A.北京 B.上海 C.沈阳 D.郑州2、位于北纬30度,东经120度附近的城市是A.武汉 B.广州 C.杭州 D.成都3、位于北纬23度,东经114度附近的城市是A.哈尔滨 B.兰州 C.广州 D.北京4、位于北纬30度,东经114度附近的城市是A.武汉 B.广州 C.杭州 D.成都5、位于北纬35度,东经105度附近的城市是A.哈尔滨 B.兰州 C.广州 D.北京6、下列省区,有东经120度经线穿越的是A.鲁、苏、浙 B.内蒙古、陕、鄂 C.甘、青、藏 D.青、川、滇7、下列省区,有东经80度经线穿越的是A.云南、四川 B.西藏、云南 C.甘肃、宁夏 D.新疆、西藏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省区简称是A 云、桂、粤、台 B 桂、粤、闽、台 C 粤、琼、闽、台 D桂、粤、琼、台9、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海南岛 B、台湾岛 C、东沙群岛 D、黄岩岛10、领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A、领陆 B、领水 C、领海 D、领空11、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A、青海和四川 B、青海和西藏 C、西藏和四川 D、河南和湖北12、我国的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 )A、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C、东海、黄海、渤海、南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13、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上海市14、下列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与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A、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B、青海省—西宁 C、福建省—厦门 D、内蒙古自治区—包头15、下列港口,位于“黄金水道”上的是…………………………………………( )A、天津 B、广州 C、宁波 D、南京16、下列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地区的是…………………………………………( )A、山西省 B、河南省 C、江西省 D、重庆市17、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二、填空题1、西安、洛阳、开封、北京、杭州、南京、安阳被誉为我国的七大故都,现在,这七大故都在历尽岁月沧桑后仍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安、杭州、南京还分别是陕西省、浙江省、江苏省的行政中心。你能判别下列表格中三个省的轮廓图吗?名称省会简称2、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它们是北京市、 、上海市和 。三、读图题:读中国政区图回答⑴、写出陆上邻国 A B C D⑵、写出隔海相望的国家 E F⑶、写出省级行政区的全称 G H简称 I J 省会城市K L四、材料题 丝绸之路荒废之谜自汉至唐的1000多年里,丝绸之路的繁华比中原,商贾如云,它联系着东西方的物质文明。但自宋、元、明之后,这条丝绸之路渐渐荒废,楼兰早已被黄沙掩埋,罗布泊也于近代干涸,千里戈壁渺无人烟。丝绸之路的由盛及衰,至今人们还在探讨着这千古之谜。从气象角度来看,气候变迁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自西汉到明、清,大西北出现了气候变暖、变冷的周期性变化,因此,丝绸之路也经历了周期性的盛衰。每当寒冷气候到来的时期,天灾使物质匮乏,华夏大地上人类就向南迁徙,北方民族混战频繁并把矛头指向南方,丝绸之路便衰落。在气候温暖的时期,物质丰富起来,各民族也容易和睦相处,丝绸之路就生意兴隆。自南宋后期,随着小冰河期多次出现,气候变冷,中国的经济中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海上丝绸之路也不断开辟,大陆深处的丝绸之路便渐渐荒废,再也没有兴盛起来。⑴、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它主要形成于什么时期?⑵、查阅历史资料,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⑶、在丝绸之路上被称之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一的是什么?第2讲 中国地理(二)复习目标:1、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影响 2、了解黄河和长江概况3、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认识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复习内容考点8 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影响一、多样的地形1、地形特点: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22、中国地形类型地形类型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特征 中国主要地形区山脉 500米以上 排列有序,脉络分明,呈长条状延伸,仿佛是“大地的骨架”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平原 200米以下 宽广低平;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 1000米以上 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丘陵 500米以下 坡度和缓,连绵起伏 东南丘陵盆地 / 四周高,中间低 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山脉的分布山脉走向 主要山脉东西走向 北:天山一阴山 中:昆仑山一秦岭 南: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 西: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中:长白山一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 祁连山南北走向 横断山 贺兰山喜玛拉雅山脉—呈弧形、主峰珠穆朗玛峰8848m,中尼边境;山脉往往成为不同地形区的分界线。主要地形 分布地区 特点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高寒多内蒙古高原 坦荡辽阔黄土高原 沟壑纵横云贵高原 起伏崎岖四大盆地 四川盆地 温和湿润准噶尔盆地 纬度最高塔里木盆地 面积最大柴达木盆地 地势最高富饶的平原 东北平原 广阔肥沃华北平原 平坦完整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起伏的丘陵 黄山——东南丘陵泰山——山东丘陵庐山——东南丘陵3、中国地势⑴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三级阶梯(图册P24)平均海拔 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单元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 100—2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⑵影响:①河流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②蕴藏了丰富的水能;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④人口分布,东密西疏。4、浙江的地形:西南高、东北低一是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二是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七山一水二分田”。三是据地形高度、起伏状况、地质特征与海拔高度等因素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八个地形区:即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温黄平原、金衢盆地、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浙南山地和沿海岛屿区二、季风的影响1、季风的来源类型 方向 中国季风源地 季风方向 性质(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夏季风 海洋→大陆 太平洋和印度洋 偏南风 温暖湿润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冬季风 大陆→海洋 蒙古和西伯利亚 偏北风 寒冷干燥2、季风气候的特点:雨热同期,不稳定性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4、季风气候的影响⑴功劳(利):气候湿润,适应人类生存;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丰沛的雨水补充了河流、湖泊的水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⑵危害(弊):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引发洪水或干旱(当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造成洪水;而当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造成干旱)——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5、浙江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⑴降水量,是全国较多的地区之一,历年平均雨量在1100——1900毫米之间。⑵气温具有冬温夏热,四季分明,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等特点,对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多种经营较为有利。考点9 了解黄河和长江概况比较点 黄河P53 长江P54分水岭 秦 岭发源地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全长 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注入海洋 渤海(山东省) 东海(上海市)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高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内蒙古自治区),中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省) 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省)主要支流 渭河(陕西省)、汾河(山西省) 雅砻江、岷江、乌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主要景观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港、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工程作用 灌溉、发电 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悬河”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原因 人类过度利用自然,滥用自然,造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季风气候带来的弊端。人们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使河流、湖泊的行洪能力大大降低,更加大了沿岸地带发生严重水灾的可能性。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如何治理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修建水库,使治沙和防洪并举,也是治黄的重要手段。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疏通河道、中下游禁止砍伐树木、裁弯取直、分洪蓄洪、开挖入海新河等措施。历史地位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考点10 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认识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一、秦岭—淮河分南北1、我国的地理分区2、我国南北差异区 域内 容 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北方(秦岭—淮河以北) 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生活习惯差异 民居特色 注重防寒保暖 注重通风、散热、防雨饮食习惯 喜吃面食 喜吃米饭交通工具 陆路交通 公路、铁路和水运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气温带 温带气候,比较干燥 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1月均温 低于00 c(<00c) 高于00 c(>00c)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降水差异 年降水量 少于800毫米(<800mm) 多于800毫米(>800mm)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农业生产差异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主要经济作物 花生、大豆、甜菜 油菜、甘蔗、橡胶、油棕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河流水文及内河航运的差异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普遍不结冰,便于航运地形 南方地区多丘陵 北方地区多平原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二、东西部差异显著(P62图3-28)东部 西部自然条件 地形 东部地区平原广阔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气候 较为湿润 气候干旱资源环境 水资源丰富,但矿产和能源短缺,且工业污染严重 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社会经济条件 发展历史 有较深厚的文化、经济、政治基础 灿烂的历史文化人口 东部人口多,且分布十分稠密 西部人口数量较少,且分布比较稀少民族 主要是汉族人 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特大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沈阳 重庆、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 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工业 工业发展条件优越,比较发达 比较缓慢、不发达,但能源工业发展潜力大交通通信 交通通信发达、方便 交通通讯设施落后教育 发达 教育水平、思想观念较滞后人才资金技术 较为丰富 短缺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 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相比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优势 ①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具有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才资源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劣势 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严重的工业污染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①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②与东部地区相比,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差距较大南北方交流与互补 南水北调工程东西部交流与互补 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目 的 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发展方向 提高东部发展水平,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被称为“大地的骨架”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D.高原2、分布在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BA.高原和平原 B.高原和盆地 C.平原和丘陵 D.山地和盆地3、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由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江水东多西少 B.地形复杂多样 C.季风气候显著 D.地势西高东低4、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的地区是(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丘陵5、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要素有 CA.风力和降水 B.气温和气压 C.气温和降水 D.风力和气压6、我国的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最大的是………………………………………………( )A.高山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季风气候7、夏季影响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偏南风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北冰洋8、我国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是 CA.太行山——长江 B.大别山——淮河 C.秦岭——淮河 D.大别山——海河9、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横断山区,有飞沙走石的千里戈壁。请你根据下面三句话的描述,概括出这是我国的( )①“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陵犯行人。由北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玄奘《大唐西域记》 ②这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所描写的地方 ③这里古时称为“葱岭”,当年,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进入我国内地的。A.天山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帕米尔高原10、各地地形、气候等方面的不同,构成了自然景观的差异,在青藏高原可见到( )A.壮观的冰川 B.热带草原 C.连绵的沙丘 D.亚热带风光11、下列各项中,说明某地气候特征的是( )A.今天风和日丽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昆明四季如春 D.雨过天晴12、生活在浙江,你能感受到浙江的气候特点是( )A.冬季温暖夏季凉快,四季如春 B.冬季低温少雨,夏季炎热多雨C.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江水十分稀少 D.全年高温炎热,降水十分稀少13、长江上游是从源头到( )A.宜宾 B.宜昌 C.重庆 D.武汉14、你认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治理泥沙 B.加固大堤 C.防治潮汛 D.开挖河道15、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是(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京杭大运河16、有人描述他家乡的气候:冬天很冷,夏天较热,全年降水较少。他的家乡在……(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7、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水资源紧张,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最好办法是……(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止水污染18、屋顶坡度大,一般用瓦片覆盖,这样的民居分布在(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19、下列省区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 )A.黑、吉、辽、冀 B.鲁、苏、皖 C.甘、宁、川 D.鄂、豫、赣20、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21、被称为 “黑土地”的是 (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22、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23、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流失 B.华北平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D.华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24、最能反映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特征的地表景观是 ( )A.波状起伏的藏北高原 B.连绵的雪峰,纵横的冰川C.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 D.幽深壮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25、“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是指 ( )A.柴达木盆地 B.河套平原 C.呼伦贝尔草原 D.黄土高原26、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27.西北地区由东往西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28、宁夏平原农业用水主要来自 ( )A.河水 B.雨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29、下列地区,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地的是 ( )A.洞庭湖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海南岛30、下列农作物,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的是 ( )A、棉花 B、甘蔗 C、甜菜 D、油菜二、非选择题1、材料一:黄河“地上河”示意图,黄河开封段河床高出开封铁塔处13米。材料二: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面积为64万平方千米的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面积达45.4平方千米,目前平均每立方米黄河水含沙量高达35千克。按1919到1954年水文系列年平均值计算,平均每年入黄泥沙达到16亿吨,平均每年抬高河床10厘米。请回答:(1)黄河“地上河”河段主要分布在哪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省(2分)。主要成因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导致黄河含沙量极大和下游大量泥沙沉积 ,使河床逐渐抬高(2)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治理?根源是中游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做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同时,为了防止黄河决口成灾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固大堤和修筑防洪、蓄洪工程(3)为什么黄河该河段流量较小?因为是地上河,两岸无支流汇入,流经地区又是我国最缺水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大。2、以下自然景观反映当地气温或气候具有什么特点1)唐代诗人白居易咏庐山《大林寺桃花》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参考答案:昼夜温差大的特点。2)“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反映了当地气温日变化具有什么特点 简要分析:我国的新疆等内陆地区远离大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小,显示了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3.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分析回答: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秦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秦岭位于陕西省中南部,介于关中平原与汉水谷地之间,东西长400-500千米,南北宽l00—150千米,海拔多在1 000-3000米之间,主峰太白峰海拔3 767米。北侧断层陷落,山势雄伟,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南坡长而平缓,海拔高度逐渐降低。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伏牛山等,东西延伸千余千米。秦岭山地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显著,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1)年降水量北坡山麓为600—700毫米,南坡山麓为750—900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以北正好相反。(2)秦岭一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原因是什么?以北地区,冬季气温低,故河流普遍结冰;以南地区,冬季气温高,故河流不结冰。(3)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因为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尤其是积温不同,淮河以北积温较低,淮河以南较高。(4)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也很明显,请举例说明。如在形体上,北方人较高而胖,南方人较矮较瘦;北方人在田径项目上具有一定优势,南方人在小型项目上优势明显。北方人戏剧唱腔嘹亮,刚毅雄壮,而南方人的戏剧唱腔柔和委婉4、读中国地图,回答以下问题:⑴邻国A是__________,该国是位于中国与____________(填国名)之间的内陆国。⑵2008年奥运会将在________举行,这个城市是我国的________。有人说该城市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你认为对不对?_______。哈尔滨在该城的什么方向?________。⑶图上连接两个城市的实线D是( )A.东西部分界线B.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C.人口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⑷图中虚线E是什么线?_______________。该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哪四个省级行政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图中B为________(山),C为_______(河)。我们习惯上把这一山一河的连线作为哪两大区域的分界线,该线的年降水量大致为多少毫米?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1500毫米 B.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800毫米C.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1000毫米 D.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800毫米⑹把我们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用字母“F”在图中表示出来。⑺有一位同学出门旅游,出发时仅带一空包,到目的地时,包里已装满了他脱下的衣服,你认为他的旅游路线是( )A.乌鲁木齐—北京 B.北京—乌鲁木齐 C.哈尔滨—广州 D.广州—哈尔滨你认为他出门旅游的季节是_______(夏季或冬季),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员登山、飞行员起飞时的衣服为什么要比平时穿得厚一点 参考答案:随高度增加,气温会减低,因此须多穿一点。简要分析:在山顶和高空,海拔高度增加,气温下降,与地面相比气温低得多了。秦岭南北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