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科学立法(课件23张PPT+教案+学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科学立法(课件23张PPT+教案+学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1科学立法
[预习要求]
1.明确科学立法的内涵。
2.明确科学立法的标准。
3.理解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
4.辨析与评价:辩证分析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的关系。
[重点难点]
1.科学立法的标准。
2.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
课前预习案
科学立法的内涵
1.科学立法的内涵


2.科学立法的标准
(1)


(2)
(3)
二、推进科学立法
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
(1)内涵


(2)法律依据


(3)要求


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1)

(2)


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1)


(2)



课堂探究案
立法程序图

[探究任务]:探究我国科学立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六条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探究任务]:结合中华人民立法法第四、五、六条法律条文,谈谈如何提高立法质量,推进科学立法?





课后巩固案
1.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 部、地方性法规8600 多部,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立法权,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B.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依法治国取得了重大成就
C.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已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D.有法可依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2.2019年5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工作征求意见座谈会。关于科学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学立法要求构建科学的立法体制 ②立法有赖于科学的立法程序实现过程科学
③让人民享有立法权参与立法工作 ④立法尊重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就能科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中央纪委机关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成了国家监察立法的工作专班,共同研究起草监察法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最终形成的监察法草案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行使决定权 ②社会公众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立法
③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④立法与改革相衔接,以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的两年多时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民法总则草案三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决定权和表决权 ②全国人大有决定国家和社会重大事项的权力
③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④立法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开门立法”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亮点。如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原则上都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健全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等。这些做法(  )
①有利于公民有序参与立法过程,集中民智,反映民意 ②有利于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③是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改进工作、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④是保障公民行使立法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介绍说,我国推进民主立法,完善立法论证、听证、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使每一项立法反映人民意志。这(  )
①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保障 ②进一步夯实了人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
③有利于激发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和信心 ④拓展和创新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这说明(  )
①科学立法需要完善科学的立法体制机制 ②立法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就会科学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科学立法的目标是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法律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我国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了如下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上述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规定(  )
①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②强化了政府责任,对政府工作提出新挑战
③体现了强制性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④要求公民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9.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聚焦工作重点,切实提高立法工作质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立法高质量发展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于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 ②建立科学的立法体制机制
③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公民行使立法权 ④以立法高质量作为立法的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8月30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人工智能对法治社会有何影响?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捷和效率的同时,也给法治社会提出了许多挑战。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认为,自动驾驶汽车、人脸识别技术、深度伪造技术、算法歧视、公共部门的AI服务与决策等方面都蕴藏着较大风险。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汉华表示,“人工智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各种挑战,需要良法善治保驾护航。”
(1)面对人工智能对法治社会的影响,应怎样发扬民主实现科学立法?

(2)人工智能涉及多个行为主体,应如何规范其行为?















9.1科学立法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A 6、 A 7、B 8、B 9、A

10、[解析] 
第(1)问要求分析民主立法的过程和要求,需要从沟通、协商等角度入手。第(2)问考查规范不同行为主体的要求和措施,应从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等角度进行说明。
[答案]
(1)涉及人工智能的立法必须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
(2)要合理设定各方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3张PPT)
思想政治统编人教版(2019年)必修3
高一下
9.1科学立法
新知导入
思考:我国为什么要科学立法?如何实现良法善治?
9.1科学立法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知道我国法律制定的严谨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科学精神】
明白法律制定的流程,知道立法科学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法治精神】
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在科学的法律体系下健康成长。
【公众参与】
通过相关资料和所学,对科学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核心素养
科学立法的内涵
1、科学立法的内涵
1.科学立法的内涵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1、科学立法的内涵
2.科学立法的标准
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思考:请观看视频,谈谈视频体现了我国立法应该体现哪些标准?
1、科学立法的内涵
2.科学立法的标准
思考:请观看视频,谈谈视频又体现了哪些立法标准?
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
制定行政法规
制定地方性法规
制定部门规章
制定地方政府法规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科学立法的内涵
2.科学立法的标准
要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推进科学立法
思考:结合中华人民立法法第四、五、六条法律条文,谈谈如何提高立法质量,推进科学立法?
主题探究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六条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2、推进科学立法
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
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推进科学立法
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1)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2)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广东省在立法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很多具有开创性的尝试。1999年9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条例(修正草案)》举行了国内首次立法听证会。此举被称为我国立法民主化、公开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经过不断探索,广东省的立法听证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都可以向省人大常委会书而提出听证建议,发起立法听证。除充分运用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面谈、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外,立法机关还积极探索通过新型社交媒体等渠道,进一步增强参与的便捷性,力求通过广泛听取社情民意,找到立法的“最大公约数”。

相关链接
2、推进科学立法
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1)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
课堂总结
科学立法
推进
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的内涵
依法立法
充分发扬民主
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国家性质,时代要求
国情和实际
内在逻辑,规律,程序
内涵
标准
课堂练习
1. 2019年8月21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建立发言人机制举行第一次记者会,通报了今年上半年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情况。立法要征求意见,主要说明(  )
A.我国坚持依法立法 
B.我国坚持民主立法
C.合理设定权利义务
D.科学配置权力责任
课堂练习
2.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体代表经过认真审议和讨论,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看,这体现了(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19年)思想政治必修3高一第九课第一框教学设计
课题 9.1科学立法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知道我国法律制定的严谨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科学精神】 明白法律制定的流程,知道立法科学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法治精神】 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在科学的法律体系下健康成长。 【公众参与】 通过相关资料和所学,对科学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重点 科学立法的标准。
难点 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很高兴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一课时 科学立法,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核心素养。
教师: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视频中提到国家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法律要反应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科学立法。那么我先来看一下本节课探讨的几个议题,我们首先来探讨第一个议题。.
【讲授新课】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观看视频)思考,我国为什么要科学立法?又将如何实现良法善治?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科学立法的内涵
1.科学立法的内涵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教师:那我国立法有哪些标准呢?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我们共同探讨一下第二个议题:科学立法的标准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请观看视频,谈谈视频体现了我国立法应该体现哪些标准?
教师:视频中说到立法要回应时代使命,要体现中国特色,通过视频得知我们立法的第一个标准就是
2.科学立法的标准
(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教师:那第二个立法的标准是什呢?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请观看视频,谈谈视频又体现了哪些立法标准?

教师:视频中提到中国计划生育法修改的过程是适应我国人口生育需求的实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体现了科学立法的第二个标准。
(2)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师:既然要立法,那同学们想一下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有立法权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探究与分享1】立法程序图



教师:了解了我国的立法机关,那我国的立法程序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图来了解我国的立法程序。
学生:自主讨论,小组展示
教师:总结。
(3)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要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二、推进科学立法
【探究与分享2】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六条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探究任务]:结合中华人民立法法第四、五、六条法律条文,谈谈如何提高立法质量,推进科学立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四条提到立法要依法进行;第五条提到立法要发扬民主;第六条提到立法要坚持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的统一,首先第一个方面
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
(1)内涵
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2)法律依据
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3)要求
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
(1)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2)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相关链接:广东省在立法机制创新
学生:自主讨论,小组展示

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1)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
(2)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课堂小结】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科学立法,回应时代命题,方能用法律保障国家发展,保障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在科学的法律体系下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