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期中学力调研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期中学力调研卷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期中学力调研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亲爱的同学们:《历史与社会》用她一幅幅灿烂生动的社会画卷已伴随我们度过了半个学期的学习生活。相信你对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让我们带着信心一起穿越时光隧道,细细回味我们传承的文明,请把你的学习成果、知识积累和才华在这里尽情地展示出来吧!祝你成功(全部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16世纪前后,首先出现工业文明曙光的区域在 ……………( )
A、东非 B、西欧 C、美国 D、法国
2、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的地点是 …… …… … ……… ( )
A、费城 B、康科德 C、士顿 D、来克星顿
3、下列属于莎士比亚的作品有 ……………………… ………( )
①《罗密欧与朱丽叶》②《哈姆雷特》③《奥德赛 》④《 伊丽亚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天赋人权”思想的提出是 ……… …… ……… …… ……( )
A、伏尔泰 B卢梭 C哥白尼 D牛顿
5、十六世纪被称为“教皇的奶牛”的是 ……… …… ( )
A、意大利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6、法国国庆日之所以定于7月14日是为了纪念 …… ……… ( )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人权宣言》发布 D、法兰西第一帝国被推翻
7、下列事物按照先后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A、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B、工厂→手工工场→手工作坊
C、手工作坊→工厂→手工工场 D、手工工场→手工作坊→工厂
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 ……… ……… ……… ( )
A希腊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9、在16世纪的西欧,明显走向没落的阶层是……… …… …… ( )
A、地主 B、富商 C、贵族 D、雇佣工人
下列文献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的是……… …… …… ( )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独立宣言》
11、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 ………… …………(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中华民国
12、清朝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的真正目的是…… …… …… ……( )
A、避暑 B、围猎 C、休闲 D、笼络少数民族首领
13、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出,下列不是属于四书范畴的是……… …… … …… … ……… ( )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语》 D 、《春秋》
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有 …( ) 
①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③制定了本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④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5、麦哲伦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 …… … ( )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6、自1553年葡萄牙人占据我国澳门到澳门回归祖国总共有多少年?………… ………… …… …… ( )
A 、444年 B 、446年 C 、445年 D 、447年
17、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科学家是………………… …………( )
A、 培根 B、牛顿 C、伽利略 D、哥白尼
18、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 ……… ( )
A、英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
19、宋代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朝又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两句谚语均说明当时 ……… ……… ( )
A.手工业发达  B.交通发达  C.农业发达 D.商业发达
20、历史上第一位总统是 … … … … … … … …… ( )
A、 孙中山 B、华盛顿 C、 林肯 D、 罗斯福
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6小题,共60分)
材料说明(8分)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为非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三是哪一国家哪一文献的内容?(2)
(2)该文献的颁布标志着什么?(4分)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议会分别是在哪些方面限制王权的?(2分)
材料分析(12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处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训》卷28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什么政策?(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6分)
(3)这一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危害是什么?(4分)
23、 古史探究(8分)
众臣曰:三保南下,费银数以万计,且兴师动众,于江山社稷不利啊。
帝曰:三保此行乃耀我大明之威,奈区区数银之何也。
(1) 问:文中的“三保”和“帝”分别指的是谁。(2分)
(2) 文中说的“三保此行”指的是哪回事?(2分)
(3)“三保此行”的结果如何?(4分)
24、材料探究(12分)
材料1 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 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2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的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底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摘自《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3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4分)
(2)根据材料1所述说明,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2、3看,他们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与上题“三保此行”的目的有什么不同?(6分)
(3)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3中的“公平交易”?(2分)
25、读图知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图A 图B
图A 、图B中的人物和相应发明分别是指什么?(4分)
图A 、图B分别处于工业革命的什么阶段?分别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什么时代?(4分)
在上述两个阶段中分别再举一例重要发明,在两个阶段中领跑的国家分别是什么?(4分)
关注奥运——和谐之旅(8分) 下图为2008北京奥运火炬境外传递路线,火炬传递所经过了六大洲,宏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精神,它还象征着世界和平、和谐、合作,象征着友谊和团结,象征着更高更快更强,这种精神已超出了体育运动范畴,成为一种普世性的认同,它将以圣火从人们手到手的传递方式,它将在万人空巷的热烈场面中向世人昭示,唤起人们的这种崇高感情,奥运火炬的传递一定会激发我国人民对体育运动深刻意义的认识,提升国人的体育意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奥运火炬的传递联系了六大洲,把六大洲联系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2)请列举出上题事件中作出贡献的代表性人物。(至少三个)(3分)
(3)在圣火传递的和谐之旅中出现了一些破坏圣火传递的不和谐的音符,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的?(3分)
稠州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期中学力调研卷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6小题,共60分)
21、 材料说明(8分)
(1)(2分)
(2)(4分)
(3)(2分)
22、材料分析(12分)
(1)(2分)
(2)(6分)
(3)(4分)
23、古史探究(8分)
(1)(2分)
(2)(2分)
(3)(4分)
24、材料探究(12分)
(1)(4分)
(2)(6分)
(3)(2分)
25、读图知史(12分)
(1)(4分)
(2)(4分)
(3)(4分)
26、关注奥运——和谐之旅(8分)
(1)(2分)
(2)(3分)
(3分)
稠州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期中学力调研卷答案
一、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A D B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 D B A D C 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6小题,共60分)
21、 材料题(8分)
(1)(2分)《权利法案》 英国 (2)(4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资产阶级专政确立 (3)(2分)立法 行政 财政 军事(任答二点即可)
材料分析题(12分)
(1)(2分)闭关锁国(自守)政策
(2)(6分)统治者妄自尊大,担心领土受到侵略,害怕交流引起统治不稳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4分)国家失去对外的文化经济交流,使国家视野狭窄,跟不上世界形势,致使发展缓慢.助长了统治阶级妄自尊大的心理,盲目排外,不思进取,保守愚昧,导致近代史的落后挨打局面。(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3、古史探究(8分)
(1)(2分)郑和 明成祖 (2)(2分)郑和下西洋 (3)(4分)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回答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负担也可
24、材料分析题(12分)
(1)(4分)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回答其他新航路的开辟的历史条件也可
(2)(6分)材料1 了解东方的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归依基督教。材料2、3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黄金。“三保此行”的目的是炫耀国威,加强与沿途各国人民的交流与理解。
(3)(2分)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建立殖民统治,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交易”。
25、读图知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4分)A瓦特 蒸汽机 B爱迪生 电灯
(2)(4分)A工业革命早期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B工业革命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3)(4分)A珍妮纺纱机等 英国 B电话等 美国德国
26、关注奥运——和谐之旅
(1)(2分)新航路的开辟
(2)(3分)迪亚士 哥伦布 达·迦马 麦哲伦 (写出3个给满分)
(3)(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