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4份打包)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相对原子质量


1.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
B.最外层电子数为7
C.容易得到电子
D.有3个电子层
2.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下列关于R原子和R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Mg2+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
5.近年来,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H3和粒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3和属于相同粒子
B.H3和的化学性质相同
C.H3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电子数
D.构成H3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6.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 B.4
C.6 D.10
7.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6
C.30 D.56
8.下图是几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B与C相似,其原子结构特点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能形成    离子。?
(2)写出D单质在A单质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9.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钠原子    氯原子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3)钠原子和氯原子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质子数 ②电子数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10.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
A.NaCl、CuSO4 B.CH4、HCl
C.Si、CO2 D.Ar、Au
11.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12.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粒子为原子且m=11,则n=    ;?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m=      ;?
(3)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     (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13.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分析下表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名称 符号 原子结构示意图 熔点/℃ 沸点/℃ 与冷水反应
锂 Li 180.5 1 347 缓慢
钠 Na 97.81 883 剧烈
钾 K 63.65 774 爆炸
铷 Rb 38.89 688 剧烈爆炸


(1)写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m的数值    。?
(2)从不同方面找出对应规律(各答一点):
①原子结构:?  ;?
②物理性质:?  ;?
③化学性质:?  。?


课后作业·测评答案
1.A 2.C 3.A 4.D 5.C 6.D 7.B
8.答案 (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阳
(2)硫+氧气二氧化硫
9.答案 (1)17 (2)失去 (3)③
10.A 11.B
12.答案 (1)1 (2)16 (3)阴离子
13.答案 (1)11
(2)①从锂到铷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从上到下第一层电子数都是2;从上到下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从上到下电子数依次增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②从上到下沸点逐渐降低(或从上到下熔点逐渐降低) ③从上到下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2017长沙中考)“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了长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小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3.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水变为“热冰”属于化学变化
D.结成“热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4.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说明过氧化氢分子是可分的
6.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7.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物质是由各种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能说明粒子运动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说明粒子间存在间隔的是      ;能说明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的是      。?
①美酒飘香 ②盐咸糖甜 ③干冰升华 ④轮胎爆胎 ⑤热胀冷缩 ⑥水银非银
8.(2017广西桂林中考,节选)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2)“醋酸糖甜”是因为?  。?
(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  。?
9.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a、b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请回答:

(1)a、b物质均属于      (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 ?  ;
(2)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10.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分子质量变大 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 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11.将金块与铅块压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金中有铅,铅中有金,有关理由:①原子很小;②原子不断运动;③原子间有间隔;④同种原子化学性质相同,其中能说明该现象的正确理由是(  )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已知无色的酚酞溶液遇到氨水显红色。小维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从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①  ;?
②  。?
★13.可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如图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         。?



课后作业·测评答案
1.D 2.D 3.A 4.C 5.D 6.C
7.答案 ①③ ③④⑤ ②⑥
8.答案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2)分子不同,物质性质不同(或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3)空气含多种分子,氧气只含一种分子(答案合理即可)
9.答案 (1)混合物 它们都是由不同种(或两种)分子构成
(2)分解
10.B 11.B
12.答案 (1)棉花团变红
(2)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②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3.答案 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长滤纸条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1.(2017四川自贡中考)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4 B.58 C.82 D.140
2.(2017山东威海中考)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4.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5.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对应的是(  )

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6.已知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每个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1个水分子里有    个质子,   个原子核,   个电子,整个水分子     (填“显”或“不显”)电性。?
7.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通过下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7


(1)  ;?
(2)  ;?
(3)  。?

8.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9.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10.【设置情景】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 000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μm,重叠了3 000层左右的原子;
③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④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 μm金箔包含了3 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课后作业·测评答案
1.B 2.C 3.B 4.B 5.A
6.答案 10 3 10 不显
7.答案 (1)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2)有的原子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3)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8.A 9.C
10.答案 (1)不会 原子核 (2)B (3)C

课题3 元素


1.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元素均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从元素周期表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元素符号 B.原子序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3.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
B.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的种类都保持不变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4.(2017四川自贡中考)每100 g黑木耳中含铁0.185 g,是常见天然食品中最高的,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5.以下四幅元素含量分布示意图中与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分布较一致的是(  )


6.(2017湖南邵阳中考)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核内有115个质子
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内有173个中子
7.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3H—3个氢元素 B.O—1个氧分子
C.Na—1个钠原子 D.Mg+2—1个镁离子
8.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氯都属于金属元素
B.氯化钠是由a、d两种粒子构成的
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g
D.a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
9.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      (填“最左边”“中间”或“最右边”)。?

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要求填空。

3 Li 锂 4 Be 铍 5 B 硼 6 C 碳 7 N 氮 8 O 氧 9 F 氟 10 Ne 氖
11 Na 钠 12 Mg 镁 13 Al 铝 14 Si 硅 15 P 磷 16 S 硫 17 Cl 氯 18 Ar 氩


(1)硫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2)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    。?

(3)某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其结构示意图如图,该离子的符号是    。?


1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12.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I和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属于同种元素
13.下列符号中,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 B.2H
C.O2 D.Fe
★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中含有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则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课后作业·测评答案
1.B 2.D 3.D 4.D 5.A 6.C 7.C 8.B
9.答案 20.18  最右边
10.答案 (1)16 (2)D BC (3)Mg2+
11.C 12.B 13.D
14.答案 (1)金属 55 (2)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