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 沿着绿色发展新方向,做好生态环保“大文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 沿着绿色发展新方向,做好生态环保“大文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 沿着绿色发展新方向,做好生态环保“大文章”

【时政材料】
材料一 2020年5月12日,正在山西太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听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情况汇报。按照三年前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的要求,太原市先后启动治理工程,三晋儿女的母亲河正逐步实现“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愿景。眼前的汾河清水复流,再现碧波荡漾的大河风光。沿岸绿树葱郁,宛如一条条绿色长廊。习近平沿河岸边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对太原汾河沿岸生态环境的巨变表示欣慰。他进一步要求:“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治山、治水、治气、治城”的环保“四治”要求,是习近平在此次山西考察中首次提出的。环保“四治”既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延续,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具体诠释。环保“四治”不仅是对太原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对现代化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综合要求。

材料二 据新华社消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首先来到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建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坡,地处柞水、宁陕、长安三县(区)交汇区域,总面积16418公顷,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区蕴藏着众多的珍稀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动植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对秦岭而言,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及代表性,被誉为秦岭东部的绿色明珠,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此外,保护区内分布有旬河、石砭峪河、乾佑河等,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汉江、渭河支流的重要源头,支撑着沿岸数十万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也是西安市的重要水源涵养地。本次习近平赴陕西考察首站选择了秦岭,再次宣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材料三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重访了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江安吉县余村。习近平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2020年3月31日,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察看时,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2020年4月1日,听取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再次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教材链接】
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3、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4、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5、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6、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7、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8、建设美丽中国,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滋养一代又一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

【典型例题】
例1 “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下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 ②只要绿水青山,不要个金山银山
③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④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绿色发展,考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④正确;故选A。
【答案】A
例2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到:五年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这说明( )
①当前各级政府以建没“绿水青山”为工作中心
②先发展“金山银山”,才能为“绿水青山”打好物质基础
③有了“绿水青山”才会有真正的“金山银山”
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我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要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必须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应该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有了“绿水青山”才会有真正的“金山银山”,③④正确。故选C。
【答案】C
例3 《广州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月饼、棕子、茶叶、酒类、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包装材料,应当选择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限制使用木材、纺织物、陶瓷、漆器等浪费资源或者难以回收处理的材料。这些规定(  )
①符合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②能杜绝公款送礼等腐败现象
③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④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价值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广州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体现了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这是在循环利用资源,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够降低成本,增加利润,①③④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过度夸大了题干中这项规定的作用,故选C。
【答案】C
例4 材料: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某校九年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令人堪忧的过度包装】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年业务总量跃居世界第一。据有关部门统计,过去
一年消耗包装箱约37亿个,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胶带约3.3亿卷,数量惊人。过度包装不仅浪费了资源,其中泡沫、塑料袋等不易降解,还污染了环境…










(1)根据材料回答,过度包装带来了哪些危害?
第二小组:【生态文明的法治保障】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开征环保税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商家加速绿色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阅读分析材料,可以得出哪些结论?(答出一点即可)
第三小组:【美好生活的绿色行动】
◆针对过度包装问题,部分商家率先行动起来,推出了可重复使用的“共享快递盒“和循环包装袋,这一行动迈出了快递绿色包装的重要一步。绿色发展理念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环保、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从我做起!
(3)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一种具体行为加以说明)。
【解析】(1)由材料“过度包装不仅浪费了资源,其中泡沫、塑料袋等不易降解,还污染了环境”可知,过度包装带来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危害,以此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扣紧材料,分析作答即可,可以从依法治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方面作答。
(3)本题属于举例题,符合题意即可。设问已经限定答题方向,紧扣题意作答即可。
【答案】(1)浪费资源、污染环境。(2)有利于我国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味着环保治污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有利于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提高公民的保护环境意识和法治意识,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我们落实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选择绿色包装,不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减少了环境污染,社会中的白色垃圾减少,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例5 材料一:最近有关空气污染的两则段子在网上广为流传: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②留美学生在北京探亲后准备返程,同伴说:“你又要好几年才回来了,你不带一把故乡的泥土吗”?留美学生拍拍胸脯说,“带了,肺里装得满满的呢”。
材料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投票决定,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正式通过,明确规定对严重破坏环境的行为按日征收罚款、乃至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
(1)我国环境的总体现状是什么?
(2)你从材料二中感悟到了什么?
(3)请你为创建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言献策。(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作答)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相关内容。(1)考查学生概括与表达能力。需要概括出我国环境的总体现状,既要看到环境保护中取得成绩,也要看到依然存在的环境问题,依据所学及现实生活感受可组织答案。(2)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设问没有限定知识范围,比较宽泛,题目具有一定难度。作答此题要从题目提示信息——材料二入手,具体分析材料二内容,有如下信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国家加大环境立法,执法力度;《环境保护法》使得环境保护有法可依;用法律保护环境体现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体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以此来组织答案。
【答案】(1)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2)①要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②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③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①国家要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两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②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依法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废气、废水 、废渣未经除害化处理不得排放;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等。③个人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好垃圾分类;出门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依法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

【针对训练】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引领中国朝着绿色经济转型,也引领着中国发展迈向新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

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②把治理环境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③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④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日前,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已获批建设,将涵盖卫星遥感和地面生态系统监测,预计2020年底前建成。这一举措,极大地利于( )
①生态文明建设 ②保护环境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④生态保护制度建设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最高检日前决定,挂牌督办33件破坏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分别发案于河北、河南等11省区,涉水、大气、土壤等多种类型污染。这一决定体现出( )
A.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 B.对环境破坏的惩罚力度越来越大
C.环境违法行为越来越多 D.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4.3月1日零时起,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闽江和海南省内陆水域等重要水域正式进入为期4个月的春季禁渔期。对“春季禁渔期”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落实科学发展的体现 B.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不利于渔民增加收入
5.生态保护红线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这(  )
①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
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习主席说: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就必须( )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杜绝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③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把环境保护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7.习近平主席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要共抓大保护,来刹住无序开发的情况,实现科学、绿色、可持续的开发。采取切实措施来保证长江经济带科学、绿色、可持续的开发,是因为( )
①水是生命之源 ②我国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④可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中国仅用了4年时间,就让城市细颗粒物浓度(PM2.5)的浓度平均下降了32%”,《纽约时报》称中国以创纪录的速度打赢了这场污染治理战。我国在从源头上治理环境问题上采取的措施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全面采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气质量标准
③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
④优化能源结构,推广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某中学安装了一台饮料瓶回收机,投入空瓶经机器判定为可回收的资源,投人者会获得每个瓶子3分至1角5分的回馈。这些钱,你可以用于手机话费、公交卡的充值,也可选择将这笔钱捐给环保事业。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做好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利己 ②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
③环保节能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④摒弃不良习惯,必须依靠法制建设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0.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计算方式,如果治污力度保持下去,中国的人均寿命将比2013年增加2.4年。为了健康长寿地享受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幸福,需要我们继续( )
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 ④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山西长治88岁的范富生老人,30多年间自己开荒、采籽、种树,在300多亩地上种下20多万棵树。他说,他年纪虽大,也要为建设美丽中国作贡献。下列不符合“美丽中国”建设的要求是( )
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B.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
C.必须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D.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2.最近,李克强总理对全国国土绿化、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确保完成全年造林1亿亩以上的任务等。这样做( )
①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④没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从国家林业局获悉:我国将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到2035年达到26%,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一举措的主要意义是( )
①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②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
③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
④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节能减排,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下列做法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
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②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
③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方便生活 ④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2019 年 4 月 28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此,以下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泰冉:改善生态环境是第一生产力
B.孟杰: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C.海燕:坚持不开发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生态理念
D.尤玉明: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工作的中心
16、运用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相关信息 体现的新发展理念
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 ①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②
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③
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继续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创新丝绸之路 ④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生态保护的理念贯彻始终,被视为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样本 ⑤
“一带一路”的成果更好惠及世界人民,为沿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⑥

17、材料一:观察下边漫画《零容忍》。

材料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环境日主题。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确立该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确定“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今年环境日主题,就是希望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事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1)漫画《零容忍》中的做法、“践行绿色生活”表明我国在实施什么战略?






(2)漫画《零容忍》中的做法和国家倡导“践行绿色生活”有什么意义?






(3)“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我们应该怎么做?





18、材料一: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某校决定开展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策划篇】请你为本主题设计几个环保宣传活动。



(2)【探究归因篇】请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战略与国策篇】请回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什么战略和国策?





材料二: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年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确立该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4)【共创明天篇】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家园做些什么?









答案:
1.A 2.B 3.A 4.D 5.A 6.A 7.D 8.B 9.B 10.A 11.B 12.A 13.A 14.D15.B
16. ①绿色;②协调;③开放;④创新;⑤绿色;⑥共享。
17.(1)可持续发展战略。
(2)①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①国家: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实现减排目标提供法律保障;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减排目标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注重科技创新,为实现减排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②公民: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提高公民权利意识,在节能减排行动中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18.(1)环保主题班会、环保主题黑板报、环保文艺演出、美丽社区摄影展、发放环保宣传手册、环保知识讲座或竞赛等。
(2)①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人口的大量增加、资源的过度消耗,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
(3)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例一: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④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例二:①保护绿化,垃圾分类投放。②随手关灯与水龙头。③纸张双面使用。④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⑤少乘汽车多走路。⑥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保护植被。⑦不乱丢垃圾、不乱排放生活污水;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