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08年第一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问卷试题卷一、选择题Ⅰ(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以下关于“冷战”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表现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B.虽称“冷战”,但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仍不断发生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的主要根源D.双方相互对峙,但谁都不敢轻易动武2.毛泽东有“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这里的“一桥”就是指“一五”期间建成的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钱塘江大桥 D.杭州湾跨海大桥3.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4.标志世界殖民时代终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1949年,中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 C.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 D.1990年,纳米比亚宣布独立5.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基础的是A.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与苏联等26国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正式建交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6.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欧洲加快一体化进程 C.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D. 各国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7. ____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外交上坚持“一边倒”是指A. 坚定地站在亚洲国家的一边 B. 坚定地站在亚非国家的一边C. 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边 D.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20世纪40年代以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亚洲国家,不包括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中国10.实行土法炼铁、炼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运动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反右派运动11.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种田技术的迅速提高 B.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初步形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施1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近二十年高速发展的 “黄金时代”.给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大启示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重视科教兴国 C.保持稳定的环境 D.坚持对外开放13.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危害,阐述正确的有①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的践踏 ②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③解放军战斗力严重下降 ④优秀传统文化大遭破坏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14.我国在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巨大挫折和失误的主要原因有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缺少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③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④党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造成当今世界不太平的重要因素有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②恐怖主义 ③民族、领土、宗教、资源矛盾 ④核武器的存在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在国际上“南北关系”通常是指A.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间的关系 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C.独立国家与非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17.中国外交活动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是在______之后A.“文革”结束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三大 D. 加入WTO18.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A.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B.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成立 C.2001年,博螯论坛在海南举行D.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举行19.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A.1949年 B.1956年 C.1971年 D.1992年20.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阶级斗争 B.对外开放 C.和平统一 D.经济建设21.“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A.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允许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 尊重港澳台的历史现实22.以下选项属于发展问题的有①2006年11月来,朝核六方会谈成员国协商重启会谈时间以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 ②2006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③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就“多哈回合”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协议 ④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06年10月在广西举行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23.“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①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是综合国力提高的标志 ②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组织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④有利于改善中美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24.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包括①爱国主义 ②集体主义 ③社会主义精神 ④科学创新精神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5.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有①广东 ②汕头 ③深圳 ④珠海 ⑤福建 ⑥厦门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⑤⑥26.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①吸收外国资本 ②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 ③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④扩大对外贸易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27.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当前,阻碍这一历史任务完成的主要因素是A.大陆与台湾的社会制度有别 B.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联合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D.外国干涉势力和“台独”势力的存在28.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是A.“一国两制”构想科学合理 B.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C.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D.中英两国关系改善2007年杭州已经或将要完成的的大事:①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集团沃尔玛开出它在杭州的第一个大型购物中心 ②杭州目前最大的集体育、娱乐、生态休闲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城北体育公园一期年底建成 ③武林路三期新增4.5万平方米商业房,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 ④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的第七家分行将落户庆春路 ⑤江干区教育工会在3月6日举行“迎奥运,休闲健身走运河”的活动。据此回答29题。29.上述材料中属于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0.漫画反映出我国当前的国情是A.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B.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尚未实现小康D.我国即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31.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A.人口与经济 B.资源与环境 C.和平与发展 D.战争与反恐32.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其实质是以_____和______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军事和经济 B.军事和教育 C.经济和科技实力 D.政治和经济实力3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①“冷战”的结束 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③两极对抗的国际政治格局已被打破 ④世界已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格局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大题,按序为6分、8分、13分、7分、8分,共42分)34.类型 1952年 1956年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合作社经济 19.1% 53.4%公私合营经济 0.7% 7.3%私人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1%个体经济 71.8% 7.1%阅读上述表格回答下列问题:(1) 表格中1952-1956年各类经济百分比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分)(2) 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3) 上述变化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分)35.阅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开放潮流涌九州口岸 改革浪花溅四海国门(1)请你根据对联所表达的意思设计一个横批。(2分)(2)开辟对联中的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3)对联所反映的基本国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4分)36.材料一:“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倡导努力构建“和谐世界”.材料二: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2)你认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主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3)我国已成功加入WTO,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4分)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做 (2分)你认为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3分)37.图(一) 图(二) 图(三)(1)上述图片分别再现了中美关系发展历程中的哪几件大事 (3分)(2) 图片(一)反映的事件对新中国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分)图片(二)和图片(三)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分)38.历史诊所(请你找出下列小强一家发生的故事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8分)(1)小强的家在农村,他爷爷一代生活充满了苦难,1953年,粮食虽获得了丰收,但绝大部分用来交地租了,一家人还得饿肚子.(2)1968年10月16日,是小强的爸爸出生的日子,那天他们一家从广播里听到一个喜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他爷爷特地烧了一锅白米饭来庆祝.(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强他们一家分到了十多亩土地,自从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他们一家的积极性非常高涨,粮食年年喜获丰收,极大地改变了小强他们的生活面貌.(4)小强现在在一所农村初中上中学.有一天,思政老师在教学新农村建设专题时,向小强提了一个问题:“到2000年,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的历史性跨越是什么 ” 小强回答说:“我国已进入了小康社会”.PAGE42008年第一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卷答题卷一、选择题Ⅰ(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2 3 4 5 6 7 8二、选择题Ⅱ(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27 28 29 30 31 32 33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大题,按序为6分、8分、13分、7分、8分,共42分)34.(6分)(1)(2分)(2)(2分)(3)(2分)35.(8分)(1)(2分)(2)(2分)(3)(4分)36.(13分)(1)(2分)(2)(2分)(3)(9分)37.(7分)(1)(3分)(2)(4分)38.(8分)(1)(2)(3)(4)2008年第一学期初三第一次月考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Ⅰ(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2 3 4 5 6 7 8B A C D A C A D二、选择题Ⅱ(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C B D B C D A D B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A C D C C A D B D27 28 29 30 31 32 33D B D B C C B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大题,按序为6分、8分、13分、7分、8分,共42分)34.(1)私有制基本被消灭,公有制建立起来.(2分)(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分)(3)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分)35.(1)改革开放(2分)(2)十一届三中全会 (2分)(3)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2分)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2分)36.(1)独立自主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2分)(2)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分)(3)机遇:国际和平环境;(1分)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1分)挑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1分)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的压力.(1分)我国政府应加快自身的发展,应积极推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应团结发展中国家,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任答两点得满分)(2分)青少年应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任答三句得满分)(3分)37. (1) 图片(一)抗美援朝 ; 图片(二) 1972年,尼克松访华 ; 图片(三) 1979年,中美建交(各1分,共3分)(2) 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一场战争,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生的政权.(2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建交使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从此结束,两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2分)38. (1)1953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农民不用交地租了(2分)(2)原子弹爆炸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2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得到的是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2分)(4)小强回答是错误的,2000年,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的跨越是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2分)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社会答案.doc 社会答题卷.doc 社会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