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兴起(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工业革命的兴起(说课稿)

资源简介

说课稿《工业革命的兴起》
宁波市镇海区乔梓学校
一、说教材
本课是第六单元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的第一框本框内容是对第五单元内容的延续,又为第六单元的其他内容做了铺垫。可以说是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五单元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是早期的殖民掠夺,积累了原始的资本和扩大了海外市场,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资产阶级最终战胜封建主意,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的新体制,这位工业革命的发生做好了准备。工业革命完成后,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需要更大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所以有了第六单元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整个世界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当时的清政府仍然是闭关锁国,这个欧美强国需要广大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是格格不入的。因为用武力叩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被动的汇入工业文明大潮中。
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要求对学生对以前的历史有一定的整合,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谈工业革命意义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视野和概括能力,对学生要求较高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通过材料、图表、数据对比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会新型的科技成果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瓦特经过数次反复实验终于研制成功具有使用价值的蒸汽机,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项成功来之不易,树立学生科学求实精神和持之以恒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理解蒸汽机在工业生产的重大作用和交通工具方面的重大进步
难点: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阅读学习法:通过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处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体验法:通过图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直观、简明的看到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对比法:通过数据对比工业革命前后人们生产能力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机器生产在社会化生产中的重大作用
六、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中归纳知识,在探究中提炼思维。
七、教学设计
导入: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轰鸣声,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此引入工业革命
1、关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3)、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第二,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市场条件);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制度保证);海外掠夺,积累原始资本(资本积累);有大量离开土地的自由劳动力(劳动力)等
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所以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兴起。
2、情感体验:
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巨大优势,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机器在棉纺织业的应用,展示图片图片6-2、6-3、6-4、6-5四张图片,让学生分析比较钱三种工具的局限性
学生通过合作分析得出结论:图6-2是工业革命前的图片,以人力作用动力,效率非常有限;图6-3珍妮纺纱机虽然效率提高了,但仍然以人力为动力;图6-4水力纺纱机虽然摆脱了动力,但仍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大。图6-5蒸汽机为动力不仅效率高,而且受季节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较小
作为工业生产的动力机器,逐步在纺织、冶铁、采矿等领域推广,
3故事激趣:
瓦特发明蒸汽机学生比较熟悉,在课上让学生讲述这个故事,以激起学生对瓦特改造蒸汽机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后才获得成功。
4、工业革命给交通工具带来的巨大进步
由于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原有的交通工具已满足不了商品的运输能力,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一系列新型的交通工具诞生
1)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通过flash动画演绎当年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与马车赛跑的情景,鼓励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加深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2)蒸汽机被用于航海上,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机轮船。
交通工具的重大进步又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跨出一国范围
5、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
综合以上的内容以及出示课本52页第一段的材料,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
1)、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3)、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开始了对外大规模知名扩大时代。
八、课后反思
本课时立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创设情境、提出质疑和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深层次、多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重点突出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蒸汽机的应用、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因此对问题的质疑和材料的选择要做到精炼准确,不要给学生增加文字阅读的困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