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资源简介

实验中学初二社会期末练习(三)——第三单元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68分)
1、爱琴文明的中心是 ( )
①斯巴达 ②克里特岛 ③雅典 ④迈锡尼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 ( )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3、按照雅典的民主制度,负责处理城邦日常事务的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4、注重军事训练,整个城邦就象一个大兵营的是 (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希腊
5、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点是( )
A、手工业发达 B、广泛使用奴隶 C、公民有机会参与政治 D、尚武善战
6、公元前27年,完成罗马由共和制向帝制转变的是( )
A、恺撒 B、 屋大维 C、安东尼 D、雷必达
7、下列属于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的是 ( )
①罗马帝国 ②阿拉伯帝国 ③查理曼帝国 ④古巴比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公元2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内海的是( ) A、红海 B、里海 C、地中海 D、渤海
9、罗马历史的发展顺序是( )
A、共和时代—帝国时代—王政时代 B、帝国时代—王政时代—共和时代
C、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帝国时代 D、王政时代—帝国时代—共和时代
10、灭亡西罗马帝国的是( ) A、波斯人 B、希腊人 C、斯巴达人 D、日耳曼人
11、造就西方文化之根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
12、有一个旅游团想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的最佳旅游目的地是( )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希腊
13、现代我们所说的“哲学”一词源出自( )
A、古代罗马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代中国
14、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 )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西亚
15、发明螺旋提水器的古希腊科学家是( )
A、希罗多德 B、阿基米德 C、修昔底德 D、亚里士多德
16.被誉为欧洲戏剧故乡的是 (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阿拉伯帝国 D、古印度
17.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的是 ( )
A、希腊法 B、罗马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十二铜表法》
18、“中世纪”特指 ( )
A、欧洲封建制时代 B、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中期 C、16世纪 D、10世纪
19.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说:“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说明当时存在封建等级制度 ②当时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
③这种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义务关系
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及农奴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以下当代国家同古时日耳曼人和日耳曼人国家有关的是 ( )
①英吉利王国 ②法兰西 ③德意志 ④意大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圣诞节”“十字架”与哪个宗教有关( )
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2.在中世纪的欧洲,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是 ( )
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3、以下对《圣经》理解正确的有 ( )
①它是基督教的经典 ②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③它都是由耶稣亲手写成的 ④也是一部包括诗歌、神话、传说在内的百科全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中世纪欧洲封建庄园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
A.自给自足 B.开放性 C.商品贸易频繁 D.依赖性强
25、中世纪欧洲著名的政治兼商业的都市有( )
A、罗马与斯巴达 B、伦敦与巴黎 C、巴黎与巴格达 D、雅典与斯巴达
26.在中世纪的意大利、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
A、米兰 B、热那亚 C、威尼斯 D、佛罗伦萨
27、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其意思是…( )
A、城市的空气真新鲜 B、农奴在自治的城市住满1年零1天就取得自由民的身份 C、人要长寿就要注意保护好空气 D、人人渴望的得到自由
28、欧洲中世纪,为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而形成的新兴社会组织叫 ( )
A、庄园 B、手工业联合会 C、行会 D、 帮会
29、8世纪中期,唐朝都城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与此同时,亚洲另一个繁华的国际贸易大都市是( )A、罗马 B、拜占庭 C、巴格达 D、东京
30、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顺序是 ( )
①佛教 ②基督教 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31、“他们奔波于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之间,搭起可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他们”指的是( ) A、罗马人B、阿拉伯人C、印度人D 、中国人
3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 )
A、创造出体现阿拉伯艺术的建筑 B、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D、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33、阿拉伯统一过程的最主要特点是( )
A、统一前正处于氏族制度解体时期 B、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C、统一进程与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同步 D、统一后立即向外扩张
34、阿拉伯的著名故事集是( )
A、《伊索寓言》 B、《荷马诗史》 C、《天方夜谭》 D、《格林童话》
二、简答题(32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13分)
材料一:下面是一组三大宗教的代表性建筑景观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A、“要爱自己的仇敌,不要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拿去。”
B、“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C、“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读后请回答:
(1)材料二的A、B、C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宗教,请写出它们的创始人和创立时间。(6分)
(2)请你将材料一的三幅图片与材料二的A、B、C三则材料,内容反映一致的连线。 (3分)
图一         A
图二 B
图三 C
(3)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宗教的经典是什么?(2分)
(4)这三种宗教中,曾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的是哪一个?发展成为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个?(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10分)
小明想在暑假参与“文化之旅”的活动。但是,目前仍未决定是否参加,于是,他去听导游在行前所举办的说明会。这位导游指着地图说:“参加这次的旅游团,可以让大家对世界的历史文化有初步的理解。
首先,我们到A地,在这里会带大家去罗马城,看竞技场、万神殿……,感受一下当地风情,接着,前往奥运会的发源地B地看看雅典古剧场……,随后飞越地中海,去C地造访基督教的故乡,去D地探访清真寺的建筑风格,领略阿拉伯民族坚忍不拔的品质。然后回国,欢迎大家参与此次的行程!”小明决定出游。
(1)请你说出A、B、C、D四个国家或地区的名称(4分)
(2)小明在这次出游中,他将在以上四个地点分别了解到哪些相关历史名人的故事。(4分)
(3)在以上四个地方中你最喜欢哪个地方?谈谈你的理由。(2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3分)
《罗马法》泛指古代罗马社会整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全部法律,是古代奴隶社会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期间的全部法律,也包括东罗马帝国的部分法律。罗马法是伴随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不断积累与完备的。
(1)、《罗马法》的渊源是什么?(1分)
(2)、《罗马法》的在法学史上的地位如何?(2分)
4、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谈谈:
(1)、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2分)
(2)、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4、(1)阿拉伯文化在当时具有领先的地位和融合的精神。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
(2)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它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