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明的起源(一)一.慧眼识真:1. 发源于世界第一长河的文明古国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2. “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年,终于制服洪水的是 ( )A.尧 B.舜 C.禹 D.汤3.古印度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掌握祭祀大权的是 ( )A、刹帝利 B、婆罗门 C、吠舍 D、首陀罗4.在古代印度有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 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5.我们把一种潜在计算机内部并为黑客入侵提供方便的计算机病毒称为“木马病毒”,“木马”这个典故出于 ( )A、《吉尔伽美什》 B、《荷马史诗》 C、《哈姆雷特》 D、《圣经》6.位于“新月沃地”东部,并行奔流着两条河流,两河流经过的地区,被称为两河流域,这两条河分别是( )A.长江 黄河 B.长江 尼罗河 C.恒河 印度河 D.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7.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①地处大河流域②以农业经济为主③对外军事扩张④都存在等级制度,社会分化明显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8.公元前6世纪,灭亡古代埃及的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波斯 D.雅利安人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A.汉漠拉比法典 B.秦律 C.古罗马法典 D.普通法典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11.发明车船,制衣冠,创文字,教蚕桑的华夏族人文初祖是( )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12.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C.司母戊大方鼎 D.蛋壳黑陶杯。13.记述特洛伊战争的《荷马史诗》是下列哪个古代王国的文献(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14.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位于( )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巴比伦15.古代中华文明,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 )A.工业文明 B.农业文明 C.海洋文明 D.现代文明16.与“禅让”传说有关的人物是( )①黄帝 ②尧 ③舜 ④禹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综合探究1.连线古代埃及 青铜文明 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 金字塔 两河流域古代中国 摩亨佐·达罗城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古代印度 空中花园 黄河与长江流域2. 新月沃地是一块美丽富饶的狭长土地,位于亚洲西部。这里曾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请回答:(1)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发明了在西亚广为传播的文字,这种文字的名称? (2)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一位国王为解除异域公主的思乡病,建造了一座被后人称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奇观。它是哪一座建筑? (3)请你列举一下古代西亚人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3项)3.结合材料回答:材料一:*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处罚。*假如奴隶对自己的主人说:“你不是我主人!”,奴隶主就可以割去该奴隶的耳朵。⑴材料反映的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⑵它出自于古代哪个国家?⑶它是一部怎样的法典?⑷制定这部法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文明的起源(二)一.慧眼识真1.下列有关古代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部②埃及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③尼罗河是埃及惟一的水源④尼罗河谷地区一度是当时世界最富裕的地区之一⑤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小国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2.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于( )A.公元前30世纪 B.公元前31世纪 C.公元30世纪 D.公元前29世纪3.埃及国力强盛,成为一个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大约是在( )A.公元前21世纪 B.公元前18世纪C.公元前15世纪 D.公元前13世纪4.公元前6世纪,将古埃及帝国攻灭的是( )A.波斯 B.马其顿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5.下列有关古代埃及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室、僧侣和贵族等是统治阶级。B.工匠和农民是自由民,因此他们不会受到统治阶级的剥削。C.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奴隶,受尽统治阶级的剥削,没有人身自由。D.古代埃及的奴隶大多来源于战俘。6.相信来世审判观念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巴比伦人7.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来源于下列哪一国的太阳历(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希腊8.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哪一座( )A.哈夫拉金字塔 B.胡夫金字塔 C.门卡乌拉金字塔 D、孟考拉金字塔9.被古埃及奉为王国保护神的是( )A.耶稣 B.阿蒙神 C.月亮神 D.冥世之神10.下列不属于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共同之处的一项是( )A.都起源大河流域 B.都集中在河流的入海口C.都有象形文字 D.都有一定的等级制度,人们生活条件差别很大11.两河流域出现城镇、神庙、宫殿和文字,成为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约在(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000年C.公元前18世纪 D.公元前6世纪12.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下列哪一流域建造了有城墙的城市(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13.犹太人的祖先是( )A.希伯来人 B.波斯人 C.日尔曼人 D.苏美尔人14.创制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阴历的是( )A.两河流域的先民 B.尼罗河流域的先民C.恒河流域的先民 D.印度河流域的先民15.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度源自( )A.两河流域的先民 B.尼罗河流域的先民C.恒河流域的先民 D.印度河流域的先民16.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计时法源自( )A.两河流域的先民 B.尼罗河流域的先民C.恒河流域的先民 D.印度河流域的先民二.综合探究1.从事历史研究的李教授对巴比伦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深入研究巴比伦文明,它可以借助的资料有:巴比伦城琉璃墙及其墙上的浮雕、出土的人脸形状的金瓶、乌尔王出土的金制山羊、《吉尔伽美什》、西欧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关于巴比伦文明的传说等。(1)上面提到的资料,哪些是文献资料?哪些是口述资料?(2)其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3)如果按资料的可靠性来选择,李教授应该如何选择?2.结合材料回答:材料一:陕西蓝田县一带,人们发现了虎、豹、黑熊、剑齿象、犀牛、大熊猫等森林动物的化石,也发现了大角鹿、三门马等草原化石。材料二:蓝田附近的渭河两岸,是周秦以来许多王朝的建都之地。可是几千年来,随着这一地区人口的增加,土地被大量开垦,人们多以木材作为燃料,统治者又大兴土木,修造宫殿,致使森林植被破坏,导致河床淤塞,渭河有的支流无法行船,有的甚至断流,到十世纪,这里就不再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了。材料三: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斧斤以事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1)从材料一看,陕西蓝田一带的气候在远古时代有什么特点?(2) 从材料二看,该地的自然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这种变化造成了什么后果?评价该思想家的言论是否有道理?答案:文明的起源(一)一.慧眼识真 1—5.ACBCB 6—10.DCCAB 11—15.ADBBB 16 .D二.综合探究1. 古代埃及 青铜文明 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 金字塔 两河流域古代中国 摩亨佐·达罗城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古代印度 空中花园 黄河与长江流域2.⑴楔形文字 (2) 空中花园 (3)编制太阴历,星期制度,计时法. 3《汉谟拉比法典》 ⑵ 古代巴比伦 ⑶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4)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3.(1)黄帝和炎帝 (2)相传黄帝所领导的部落联盟发展成为华夏族的主体,他还有许多重要发明,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文明的起源(二)一.慧眼识真 1—5. B A CA B 6—10.A ABB B 11—15.B AAAA 16—17.A C二.综合探究题 1(1)文献资料:巴比伦城琉璃墙及其墙上的浮雕、出土的人脸形状的金瓶、乌尔王出土的金制山羊、《吉尔伽美什》、西欧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口述资料: 巴比伦文明的传说。(2)第一手资料:巴比伦城琉璃墙及其墙上的浮雕、出土的人脸形状的金瓶、乌尔王出土的金制山羊、《吉尔伽美什》、西欧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第二手资料:巴比伦文明的传说。(3)李教授应选择第一手资料。3.(1)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植被茂盛,以森林为主,草原为辅。(2)水土严重流失,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口的增加,土地被大量开垦;人们多以木材作为燃料,统治者又大兴土木,修造宫殿,致使森林植被破坏,导致河床淤塞,渭河有的支流无法行船,有的甚至断流。到十世纪,这里就不再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了。(3)有道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