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农耕文明(一)一.慧眼识真1.古代希腊文明源于( )A.巴比伦文明 B.爱琴文明 C.印度文明 D.埃及文明2.希腊城邦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五百人议事会 B.陪审法庭 C.执政议事会 D.公民大会3.注重军事训练,整个城邦就像一个大兵营的是(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 D.希腊4.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了(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5.下列有关《十二铜表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古罗马于公元前5世纪制订并颁布的 B.是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C.是罗马法的渊源 D.是欧洲法学的基础6.勤于思考,热衷于探讨宇宙万物的起源,“Philosophy”(哲学)一词的原创者是( )A.古希腊人 B.古罗马人 C.古埃及人 D.古印度人7.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这种关系使封建主之间权利与义务造成混乱②说明当时存在着封建等级制度③当时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及农奴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8.以下当代国家中,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的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意大利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9.统一的英吉利王国形成于( )A.8世纪早期 B.8世纪晚期 C.9世纪早期 D.9世纪晚期10.英国人的祖先是( )A.法兰克人 B.色雷斯人 C.盎格鲁·撒克逊 D.斯巴达人11.在中世纪,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而成立的社会组织称为( )A.商会 B.行会 C.学会 D.协会12.12世纪时,西欧最大的城市是( )A.佛罗伦萨 B.伦敦 C.巴黎 D.威尼斯13.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是( )①和苏格拉底在街上辩论 ②到剧场看戏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 ④欣赏奥林匹亚运动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4.去意大利的罗马旅行,可以观赏到下列哪些古罗马的建筑( )①圆形大剧场 ②空中花园 ③万神殿 ④金字塔 ⑤凯旋门 ⑥记功柱A.①③⑤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⑤⑥15.“法西斯”一词源于( )A.斯巴达 B.雅典 C.迈锡尼 D.古罗马二.综合探究材料一:雅典 古希腊著名城邦,位于中希腊,境内有多处良港,为航海和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公元前7世纪建立国家,前6世纪,由于平民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确立了奴隶主的民主制。前5世纪,打败入侵的波斯军队,政治经济出现全面繁荣,成为爱琴海地区的强国。雅典人富于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但后为争夺希腊霸权与斯巴达交战失败,雅典逐渐趋于衰落。公元前2世纪,被罗马军队征服。材料二:斯巴达 古希腊著名城邦。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与雅典差别较大。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东南部,境内三面环山,中间为肥沃的平原地带,适宜发展农业。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为镇压和奴役当地居民和奴隶,实行严格的军事社会生活。国家努力将每个男子锻炼成为坚强的战士,将每个妇女训练成为健壮的母亲。社会注重军事教育,男孩从7岁起便集体接受体育训练,培养纪律严明、勇敢刚强的作风。20岁后,他们就入军营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斯巴达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远比雅典人逊色。斯巴达人言语简洁质朴,不善表达,历史上没出现过像雅典人那样才华横溢的雄辩家。有人曾形容说:“在斯巴达,从男孩那里比从石像还难得听到声音”。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与雅典等城邦联合抗击波斯军队的侵略,后又在战争中击败雅典,称霸希腊。公元前4世纪后,斯巴达逐渐衰落,前2世纪,被并入罗马版图。①比较同一时期的古希腊和古中国,两种文明有什么不同?②斯巴达人崇尚武力,表现在哪些方面?③雅典和斯巴达是怎样衰落下去的?④探究讨论:你认为雅典和斯巴达分别是什么方面发达?哪个城邦对后世的影响大?农耕文明(二)一.慧眼识真1.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A.6世纪前期 B.7世纪后期 C.8世纪中叶 D.9世纪后期2.这一时期阿拉伯帝国都城的是( )A.斯巴达 B.孟斐斯 C.巴格达 D.底比斯3.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后,伊拉克境内各地清真寺经常发生爆炸袭击活动,清真寺是世界哪一个宗教教徒定期朝拜的地方?(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4.下列有关清真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B.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以圆顶寺庙为主体C.早在14世纪,清真寺就建筑风格就已经被带到了美洲D.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清真寺建筑风格被带到世界许多地方5.伊斯兰教教徒称为( )A.信徒 B.穆斯林 C.和尚 D.陛下6.下列哪位人物是14世纪阿拉伯的著名旅行家( )A.伊本·白图泰 B.马可·波罗 C.徐霞客 D.张骞7.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A.古代美洲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埃及人 D.古代阿拉伯人8.将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的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巴比伦人9.阿拉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体现在文学方面的是( )A.《安徒生童话》 B.《神曲》C.《汉谟拉比法典》 D.《天方夜谭》10.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A.创造出体现阿拉伯艺术的建筑 B.发明了阿拉伯数字C.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 D.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11.下列属于佛教文化景观的是( )①金字塔 ②寺院 ③教堂 ④佛塔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2.把我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传到西欧的是( )A.古印度人 B.古埃及人 C.法兰克人 D.阿拉伯人13.“他们奔波于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之间,搭起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他们”指的是( )A.罗马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 .中国人二.活动探究题1.简答题(1)麦加、麦地那和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著名的城市。请分别说出这三个地点的地位或发生过的重大事件。(2)在世界文化的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说说你对"阿拉伯人的脚"的理解,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2.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谈谈:(1)阿拉伯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2)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范围内的伊斯兰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材料二 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配备起来,并准备出征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材料三 穆罕默德在传教中提出"凡加入伊斯兰教皆为兄弟"的口号,并建立麦地那宪章宣称:一致对外。(1)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有着怎样的遭遇?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那样对待伊斯兰教?(2)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到什么答案:农耕文明(一)一.慧眼识真 1—5. B D B B B 6—10 .A C B C C 11—15. B C D A D二、综合探究题 1. 古希腊:民主制 古中国:专制制 2. 男婴出生时,残弱的即被丢弃;男孩7岁时就要开始军事训练;女孩也要练习跑步、投矛,以便将来成为强壮的母亲。3. 双方都想压倒对方,彼此争战,消耗很大。4. 雅典:工商业 对后世影响大斯巴达:农业农耕文明(二)一.慧眼识真 1—5 .C C C C B 6—10. A B C D B 11—13.D D B二.综合探究题 1.(1)麦加:伊斯兰教的创始地;麦地那:穆罕默德出走的城市;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的都城(曾遭到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攻打)(2)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它也把中国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在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年代,帝国收集了大量希腊、罗马、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2.(1)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2)基督教: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创始人是传说中的耶稣;佛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伊斯兰教: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 (3)图一宗教的经典是《圣经》;图三宗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4)伊斯兰教。基督教。 (5)伊斯兰教的产生及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3. (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伊斯兰教;穆罕默德(3)要求人民忍受苦难,顺从命运的安排。放弃斗争。3. (1)反对,触怒了贵族的利益(2)召唤、团结人民反对贵族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