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近在眼前的污染----学校周边农村环境问题调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那些近在眼前的污染----学校周边农村环境问题调查

资源简介

那些近在眼前的污染
----学校周边农村环境问题调查
【活动目标】
1、了解自身所处家园的环境问题;明白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学会多种形式整理信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多角度地展示信息,交流信息,让学生学会文明交际,分享信息资源,发展学生人格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方法】
实地调查,合作交流
【活动地点】
校园、周边村庄、教室
【参加人员】
指导老师
八年级(2)班全体学生
【活动实施步骤】
一、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活动的目的和途径。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我们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
2、分组调查,确定搜集的内容。
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学校周边的四个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
3、时间:休息日、课余时间。为期两周
二、整理信息
学生收集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教师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
1、小组交流。
学生搜集的材料很多但是零碎,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对信息进行整理。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并且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总结汇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将整理的资料汇总,形式可以是图片、文字,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3、时间:一周
三、交流信息
(一)、引入课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荷包丰满了,吃得更精致了,穿的更漂亮了,用的更高级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但是,我们慢慢地发现了潜藏在富裕生活中的危机——环境的破坏。通过三个星期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对身边的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各组的成果吧!
(二)、组内交流,推选代表
小组内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在此基础上推荐一人参加全班交流,组内其余同学可以补充。
(三)、全班交流
1东岙组:我们村有部分人家非常富裕,建的房子是别墅型的,出入都是轿车。这些人都是做镀金料生意的。他们从全国各地搜集各种含有贵重金属的废旧线路板、电子元件等,用硝酸这种强酸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把里面值钱的金属还原出来。硝酸又称“王水”,是一种腐蚀性非常强、冒黄色烟的液体,是一种硝酸(HNO3)和盐酸(HCl)组成的混合物,在反应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我们拍到了一些照片,大家看看这些树木都被熏得枯死了,由于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倾倒在小溪中,小溪不仅鱼虾绝迹了,连石头都变色,水污染还造成了周边农田减产。
出示照片。
2朴头组:朴头是一个海边的小村庄,长期以来都是靠海吃海的。近些年过量捕捞,使得各种野生资源已经几近枯竭,只能依靠人工养殖。由于缺少污水处理设施,或设施简陋,各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多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进入大海,近海污染严重,所养的海产品品质日益下降。最近,这里在开发工业区,围海造田,渔民们更加担心:大海还能承受多少?要知道,海洋环境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是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迁移、转化、富集进入人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出示围海示意图
3樟下组:樟下是一个大村,看我们班樟下人的数量就知道了。人一多,垃圾就多。各个垃圾桶都堆得满满的,有菜叶、果皮、剩饭剩菜、废纸、电池、易拉罐、玻璃塑料制品等。这些垃圾被运到小山坳等垃圾车来把它运走,每天都能堆成一座小山。樟下有些农民从事养殖业,可是养殖场的牲畜粪便无处排放就直接倾倒在野外,引得苍蝇蜂拥而至。我们的地球妈妈真可怜!
学生出示自制的漫画图:
图1 可怜的地球 (漫画地球在哭着吃垃圾)
图2 “病菌加工厂” (漫画堆放的垃圾及蝇、鼠)
图3 “硕果累累” (剪纸一棵大树上挂满塑料袋)
4下塘组:下塘的地势最低,各条河流都在此交汇经陡门入海。虽然河流密布,但由于污染严重,连地下水也已无法饮用,所以下塘成了最缺水的村庄,只好从别村引山水,到了夏季或冬季用水紧张时,只好拿大桶买水喝了。所以经常听人说:“嫁人不嫁下塘,还得回娘家洗澡”,虽然是玩笑话,但也说明这是个问题了。
四、讨论总结
各个调查组的发言引起了学生们的阵阵惊叹,平时看惯了也不觉得怎么样,可当这些问题一一摆放在面前的时候才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家一致认为: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决不该对身边的环境污染漠不关心,每一个地球的孩子都回关心地球妈妈的生命,都会自觉地用行动来保护地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经大家讨论提议课余时间组成一支环保小队,走出校门,向人们宣传环保,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活动效果】
通过实地调查,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性,他们不仅亲耳听到了,还亲眼看到了,耳濡目染,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索取,切身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综合实践课教学本身应体现丰富性、现实性的特点,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研究性、反思性、交流等实践活动,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活动形式。这一特点要求必须改变封闭的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式,走出一条创新之路。
1、注重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强调过程的教育价值的课程,可以说,没有了实践活动过程,也就没有了这门课程本身,其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便不复存在了。本次活动,从目的的确立,实地调查到交流总结,让每个学生切实经历活动主题实施的全过程,可以说每一步都是学生的成长。
2、尊重主体
以人为本,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活动中,根据活动范围不同,要求分成四个小组活动。学生可以自愿选择组别,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自主选择搜集的主要内容。这样,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
3、提高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有的画画,有的写文,有的摄影。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把原先零散的、单一的信息进行整合,就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汇总,要为我所用。
4、发展个性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尊重学生差异,发展学生个性。个性千差万别,能力各有所长,写作,绘画,演讲,交际……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获得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张扬自己的个性。
PAGE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