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分类比较表格 (一)地形特征表地形类型 海拔高度 主要特征山脉 500米以上 高大,排列有序,脉络分明平原 200米以下 宽广低平,是主要生活地高原 1000米以上 边缘陡峭,高原面起伏和缓盆地 四周被群山所环绕的低地丘陵 多500米以下 坡度和缓,连绵起伏经线纬线比较经线 纬线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长度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等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0°经线) 东西方向经度纬度比较经度 纬度度数起点线 本初子午线 赤道(0°纬线)度数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代号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半球划分 20°W、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南北差异比较秦岭—淮河以北(北方) 秦岭—淮河以南(南方)衣食住行的特点 民居特色 注意防寒,墙壁、窗户严密,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一般没有取暖设备,注重通风、防雨。屋顶坡度较大饮食习惯 面食 米饭交通工具 没有水运,陆路交通发达 有公路和铁路,还有许多河流可以通航自然环境 一月均温 0oC以下 0oC以上气温带 温带 亚热带、热带干湿状况 比较干燥 比较湿润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到三熟水文状况 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冰,不利于航运 河湖众多,水量大,冬季不结冰,利于航运冬季风和夏季风比较对比项目 冬季风 夏季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风向、 性质 偏北风 寒冷、干燥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温暖、湿润影响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以外的广大地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咯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澳大利亚与内蒙古牧场比较位置 地形 气候 品种 居住方式 牧场特色 机械化程度澳大利亚牧场 南半球 平原 热带草原 美利奴羊 定居 机械化 高内蒙古草原 北半球 高原 温带大陆 普通 逐水草而居 人工 低气候类型及特征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特征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全年高温少雨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季风性湿润气候 北美、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温带大陆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亚寒带 亚寒带大陆气候 北极圈附近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寒带 苔原带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 全年严寒冰原气候 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全年酷寒高山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最多长江、黄河比较表比较项目 长江 黄河源头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流经省区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流经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流经干湿地区 基本为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长度 6300千米 5500千米主要支流和湖泊 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 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内蒙古河口、河南孟津水利开发 已建成葛洲坝等水电站,全国最大规模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在建;发挥黄金水道作用,大规模开发利用长江航线 上游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中游建成三门峡水利工程,在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主要自然灾害 洪水危害中下游平原地区 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治理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做好上游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 大修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重点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高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